李凌燕
姓名 | 李凌燕 |
教师编号 | 107637 |
性别 | 邮箱 : 23916944@qq.com |
学校 | 同济大学 |
部门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学位 |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
学历 | 工作电话 : - |
职称 | 软件著作权666包写包过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凌燕,女,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广播电视学专业主任,副教授,城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关注并从事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研究、建筑批评与文化研究、国家与城市形象与品牌构建研究、城市建筑与传播等跨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与实践,是城市传播团队核心骨干、首届亚洲双年展策展团队成员、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团队成员。先后主持与参与国家级基金8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课题1项,上海、深圳等地重要咨询项目10余项。在新闻传播及建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研究,建筑批评与文化研究,国家与城市形象与品牌构建研究,智能媒介与空间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负责国家与省部级基金项目:1.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挖掘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特征演变与传播机制研究(2008至今),20万元,2021.1-202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kz1108020),排序1 。2.新媒体环境下以“标志性建筑”为对象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研究,20万元,2016-201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XW020),排序1 。3.5G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基底(园区)发展趋势与建设模式研究,5万元纵向项目,2020.09至2021.1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GD2029),排序1。4.中国建筑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49-2019)之当代中国建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10万,2021.1-2024.12,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ZD11),排序3。5.美术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创新研究,25万元,2017-201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64),排序3。 参与国家级基金项目:1.社交网络互动中用户“信息窄化“机理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8-2021,在研。2.大众传媒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传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编号:51278342,2013-2016,已结题。3.基于关键词定量统计方法的现代中国建筑观念转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编号:51108322,2012-2014,已结题;4.村镇区域集约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开发,1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批准编号:2012BAJ22B03,2012-2015,已结题。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51108322,基于关键词定量统计方法 的现代中国建筑观念转型研究,2012-01至2014-12,20万元,参与,已结题 研究成果 发表文章:1. 李凌燕,支文军.建筑媒体对于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公共性拓展的意义与作用[J].建筑学报,2020(11):24-30.2. 潘霁,李凌燕.媒介研究、技术创新与知识生产:来自媒体考古视野的洞见——与齐林斯基教授的对话[J].国际新闻界,2020,42(07):96-113.3. 李麟学,李凌燕.主流融合、特色交叉——全媒体视野的新闻传播学教育[J].青年记者,2021(03):83-85.4. 邓小骅,李凌燕,支文军.当代中国建筑与媒体的关联式图景研究——以媒介场域为视角[J].新建筑,2020(02):29-33.5. 李凌燕.以“流动空间生产”为特征的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例[M].媒介批评,2020.11,p1-10.6. 李凌燕.智能媒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转向初探[J].时代建筑,2019.3.7. 李凌燕.媒介实践视角下建筑专业期刊对于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的作用研究(1980-1989)[J].时代建筑,2018.9:140-144.8. 李凌燕.城市更新语境下标志性空间生产与文化品牌事件传播机制研究——以上海的近期城市空间更新实践为例[M].2017中国城市营销报告,2017,12.9. 李凌燕,支文军.纸质媒体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场域[J]. 世界建筑,2016,03.10. 支文军,李凌燕,施梦婷来自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前线报道”[J].时代建筑,2016(05):148-155.11. 李凌燕,支文军.新闻周刊的“建筑”叙述——一种跨学科批评视角的传媒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哲学 社科版),2015,09.12. 李凌燕.新媒体的建筑批评话语建构[J]. 同济大学学报(哲学 社科版),2015,03:59-64.13. 李凌燕,支文军.大众传媒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图景(1980年至今)[J]. 时代建筑,2014,06:40-43.14. 支文军,李凌燕.大转型时代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 时代建筑,2012,02:8-10.15. 李凌燕.第十四章:城市空间更新生产与文化品牌事件互动:来自浦江两岸的经验.参编:刘彦平.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7[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P310-327.16. 李凌燕.四大湾区文化影响力研究.参编:刘彦平.世界四大湾区影响力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2.17. 李凌燕.以当代城市与建筑为载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初探.范红.国家形象研究:文化自信与国家兴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