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
时间:2024-05-03 22:5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24年3月13日 姓 名 李小华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文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系主任 Email 705me@163.com 工作单位 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位电话 020-39380899 个人简介 李小华,女,文学博士,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人类学系访问学者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总台全媒体节目评估专家成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委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委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会员。目前主要致力媒介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媒介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4部,合著3部,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学术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东方文化》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广州市科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及校级、企业委托等10多项科研课题;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媒与语言文化。获校级社科成果奖、科研优秀奖和教学优秀奖。 工作经历 2018.2-2018.8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4.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硕士生导师2016.1-2016.6 《广州日报》理论部调研、学习2011.06-2012.06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9.09-2014.0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2006.07-2009.08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教育经历 2003.09-2006.06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2000.09-2003.06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获奖、荣誉称号 1.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成果优秀论文奖2.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社科成果著作奖3.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4.《媒介批评》课程入选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总台全媒体节目评估专家成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委会理事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委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会员 研究领域 新媒介文化、媒介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媒介人类学 科研项目 1.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客家影像文献的族群意识书写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主持202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返记忆之场:新时期以来电子媒介的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3.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广东濒危客家民俗文化影像记录与文献整理研究》。4.主持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培育项目《基于影像记录的濒危客家民俗文化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研究》。5.主持2014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热点事件词化传播及其舆论引导研究》。6.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研究》。7.主持2013年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热点事件报道与广州城市形象提升之关系研究》。8.主持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度)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媒介传播的广州区域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发表论文 1.《被遮蔽的媒介:影碟机与日常生活的勾连——文本消费、关系生产与意义建构(1990-2010)》,《当代传播》,2023年。2.《技术可供性视角下儿童科普图书多媒介文本建构及其功能》,《中国出版》,2022年。3.《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4.《后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向度——基于李子柒的短视频分析》,《中国出版》2020年。5.《文化自信视域下海外客家族群的影像传播价值探析》,《对外传播》2019年。6.《论主旋律影片家国情怀的历史脉络与现实逻辑》,《现代传播》2018年。7.《回溯与展望:当代媒体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中国出版》2018年。8.《文化工业视域下的IP电影热潮思考》,《中国出版》2016年。9.《纸质媒体数据新闻实践特征及趋势分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当代传播》2016年。10.《基于数据新闻热的审视与思考》,《中国出版》2016年。11.《由记者卧底高考反思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法理道德》,《中国出版》2015年。12.《社交媒介中的“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新闻界》2015年。13.《媒介热词形成与传播现象探析》,《传媒》2014年。14.《为何媒介热词传播愈演愈烈——以“土豪”、“且行且珍惜”为例》,《青年记者》2014年。15.《基于用户调查的纸媒官方微信传播效果实证分析》,《中国出版》2014年。16.《<客家文化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17.《论大众媒介中字母词的分级界定与使用》,《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18.《地方纸媒报道本地重大事件策略分析——以广州地区报纸为例》,《中国出版》2013年。19.《多维视角与深度探析:美国传播学旗舰学刊论文分析》,《中国出版》2013年。 出版专著和教材 1.《重返“记忆之场”:电子媒介的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1978-2010)——基于L市的媒介社会学考察》,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2.《大众媒介语言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 教学活动 研究生课程:《文化理化与大众媒介专题研究》本科生课程:《媒介批评》《媒介人类学》《传播社会学》 指导学生情况 1.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增进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2.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媒介化社会的数字鸿沟——当代农民工子女线上教育调查研究》。3.2017年度“百步梯攀登计划”一等奖项目“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形象变迁——基于《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46-2016)”,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4.2017年度优硕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基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5.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广州地区报纸评论版特色调查与内容分析——以《南方周末》《南方报市报》《广州日报》为考察对象”。6.2010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优秀滚动项目“《二十一世纪南方主流报刊语言状况考察》之二——中西方报刊新闻跨文化比较”。7.200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二十一世纪南方主流报刊的语言状况考察”。8.200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SRP项目“南方传媒中的广告分析——以《南方周末》为例”。 我的团队 影视传播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