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首页 - 同济大学

李佩娴

姓名 李佩娴
教师编号 107544
性别
学校 同济大学
部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位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学历 学位:博士
职称 副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佩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博士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建筑热环境与热舒适相关研究,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智能建筑运维技术与决策方法。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际项目4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JCR一区的SCI论文16篇,影响因子合计125,被引1300余次,ESI前1%高被引论文2篇,学术领域顶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最优论文1篇,优秀会议论文1篇。担任多本国际一流期刊审稿人和特刊编委。发明专利授权1项、公开2项。工作经历2023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2020至202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博士后 教育经历201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成环境中心(CBE),博士访问 2014至202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建筑科学,硕士&博士2010至2014,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属于建筑技术科学团队,建筑与城市性能工作室工作室页面:http://pbc-caup.com/index.php?r=post/show&id=19&title=intro01 项目情况 主持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频高精度时空数据的建筑室内热环境长期评价方法研究,2022.1-2024.12l  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点云的自动场景解析与高效三维逆建模技术,2022.11-2025.10l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基于人工智能与红外成像的建筑热舒适模型研究,2020.11-2022.10l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基于自主感知的大数据智慧运维管理技术,2020.6-2022.5l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基于高精传感与认知心理的室内热舒适长周期评价体系,2022.7-2023.4 参与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传感器的建筑能耗数据融合方法与时空演化机理研究,2021.1-2024.12l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学部重点项目),绿色建造发展战略研究,2022.3-2023.2l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碳达峰与碳中和专项,大型公共建筑超低能耗设计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22.9.1-2025.8.31l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碳达峰与碳中和专项,双碳背景下超大城市环境动态规划设计研究及示范,2022.9.1-2025.8.31l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研究,2022.3.1-2025.3.31l  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2021.3-2021.12l  同济大学2022年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重点项目,基于三维重建和建筑特征语义识别的城市建筑能耗模拟与分析技术,2022.6-2024.5l  美国ASHRAE, Development of the ASHRAE Global Thermal Comfort Database II, 2015.7-2018.7l  加拿大NSERC, Improving the Cost Perform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Low-Cost Housing, 2016.12-2017.6l  加拿大CANARIE, Green 2.0: A Middleware Platform for Enabling Socio-Technical Analytics of Green Buildings, 2014.4-2015.8l  加拿大NSERC, Sustainable Building Science Program, 2011.4-2017.3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建筑学 2 2024 2 建筑学   2024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成果 代表性期刊论文:l  Li, Peixian, Pengfei Dai, Daqian Cao, Bo Liu, and Yujie Lu*. 2022. “Non-intrusive comfort sensing: Detecting age and gender from infrared images for personal thermal comfort.”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19:109256. l  Li, Peixian, Jeremy Ng, and Yujie Lu*. 2022.“Accelerating the adop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 Insights from a survey of corporate renewable procurement in Singapore” Renewable Energy 199:1272-1282.l  Li, Peixian, Yujie Lu*, Yingchu Qian, Yicheng Wang, and Wanying Liang. 2022. “An Explanatory Parametric Model to Predict Comprehensive Post-Commissioning Building Performance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13: 108897. l  Lu, Yujie, Peixian Li*, YihPerng Lee, and Xiangnan Song. 2021. “An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for Existing Building Retrofits Based on Energy Simulation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43: 103200.l  Li, Peixian, Yujie Lu*,Da Yan, Jianzhuang Xiao, and Huicang Wu. 2021. “Scientometric Mapping of SmartBuilding Research: Toward A Framework of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 (HCPS).”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129:103776.l  Li, Peixian*, Thomas Parkinson, Stefano Schiavon, Thomas Froese*, Richard deDear, Adam Rysanek, and Sheryl Staub-French. 2020. “Improved long-term thermal comfort indices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Energy and Buildings 224:110270.l  Li, Peixian, Thomas Parkinson, Gail Brager*,Stefano Schiavon, Toby C. T. Cheung, and Thomas Froese. 2019. “A Data-DrivenApproach to Defining Acceptable Temperature Ranges in Buildings.” Building andEnvironment 153:302–312. l  Li, Peixian*, Thomas M. Froese*, and Gail Brager. 2018. “Post-OccupancyEvaluation: State-of-the-Art Analysis and State-of-the-Practice Review.”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33:187–20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李佩娴
李佩娴
SCI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