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首页 - 同济大学

李浈

姓名 李浈
教师编号 107521
性别 邮箱 : lztjsh@126.com
学校 同济大学
部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位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学历 工作电话 : -
职称 软件著作权666包写包过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  浈,男,1969年4月出生。山西省偏关县人。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硕士,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2000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2007年迄今,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遗专家;等等。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中国建筑史,遗产保护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本团队自2003年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07年始招生博士研究生。自2023年6月止,共培养硕士生60余人,博士生10人。目前团队内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10人。团队公众号: 注册名:古元拱瑞,微信号: guyuan-sh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领域的科研工作,在技术史方向尤专。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5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并负责子题。        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并负责子题3项。        主持并完成省市科研项目数十项。        主持其它纵横向省市项目多项。        获校级以上奖励20余项。【主要科研项目列表】1.   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778125),时间2008.01-2010.12,经费总数30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422.  典型传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技术研究,属《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课题之一——“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08BAJ08B04-03,时间2007-2011,经费总数74.46万3.   历史建筑保护的传统技术研究,属《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课题之“历史建筑修缮与维护技术”系列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点)项目,编号2006BAJ03A07-03-02,时间2005-2010,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3030, 经费总数24万4.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模型研究,属《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课题之“历史建筑的信息采集与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系列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编号2006BAJ03A07-01-03,时间2005-2010,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3030,经费总数24万5.   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系统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078277),时间2011.01-2013.12,经费总数38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626.   “遗址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与古代建筑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四)(五),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合同编号20121109),委托单位:国家文物局,经费总数23万,时间2012年6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50029。7.   尺系·手风·匠派·形制——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378357),时间2014.01-2017.12,经费总数80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1228.   我国地域营造谱系的传承方式及其在当代风土建筑进化中的再生途径,项目负责人常青,子课题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编号51738008),时间20180101-20221230,经费总数70万元( 重点课题总额度299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174/0029.   传播学视野下我国南方乡土营造的源流和变迁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878450),时间2019.01-2022.12,经费总数60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20610.  度制和匠习影响下我国官式与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系统关联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278040),时间2023.01-2026.12,经费总数54万元,同济大学科研项目号:01002340296 学术著作          重要学术专著《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前后共两版,填补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并获华东地区第七届大学出版社优秀著作、教材二等奖。        教材《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已出第三版,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主要著作列表】1,     李浈著: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ISBN7-5608-2540-0/TU·478,字数44.1万(学术专著)2,     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ISBN 7-5608-3218-0/TU·648,字数45.4万(新专业教材),第一版3,     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ISBN 978-7-5608-4061-1,字数48.0万,第二版[L.z1] 4,     阮仪三、李浈、林林著.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ISBN 978-7-5322-6586-2,负责完成其中第二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字数约10万字[L.z2] 。5,     齐康院士总编、杨维菊主编的十一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之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之一——《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ISBN978-7-5641-2603-2,完成其中第二章“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P16-27,字数约1.5万。6,     2014年10月,出版标准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1),ISBN978-7-5182-0037-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7,     2014年10月,出版标准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中),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2),ISBN978-7-5182-0038-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8,     李浈著: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2版),ISBN 978-7-5608-5900-2,字数44.9万(学术专著)9,     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ISBN978-7-5608-5959-0,字数48.0万,第三版10,    2016年7月,出版标准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3),ISBN978-7-5182-0438-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学术论文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和遗产保护的研究,发表正式论文百余篇。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等领域颇有心得,带领团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主要学术论文列表】1.  李浈:住文化的自然流变与传统民居的发展,载《新建筑》1999年2期,《新建筑》杂志社出版,P.272.  李浈:建筑史学中建筑工具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月,第27卷增刊(博士后专辑),P.87~91。3.  李浈:近世木作加工工具的分类与特色,《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1期(总66期),P.7~11 ISSN L000-7237/CN11-2173/TU4.  李浈:试论框锯对古代建筑技术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P.68~74。ISBN7-302-01190-75.  李浈:试论平推铇对古代建筑技术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P.140-147。ISBN7-302-01190-7[L.Z.1] 6.  李浈:铇与平推铇,《文物》2001年第6期(总540期),P.70~76。ISSN 0511-47727.  李浈: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制材工具及相关技术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0卷第3期,P.225~237. CN11-1810/N8.  李浈:石器时代建筑工具及相关技术初探,第二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122-131。9.  李浈:试论框锯的发明与建筑木作制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1卷第1期(2002年),P.67-79,CN 11-1810/N10.  李浈:杉木在古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古建园林技术》(建筑科学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1期(总74期),P.58-60. ISSN L000-7237/CN11-2173/TU11.  李浈:刀锯考辨,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P.52-65,ISBN 7-302-05365-012.  李浈:近世传统建筑木作工具的地域比较,《古建园林技术》(建筑科学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总76期),P.34-38. ISSN L000-7237/CN11-2173/TU13.  李浈: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古建园林技术》(建筑科学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总76期),P.39-43. ISSN L000-7237/CN11-2173/TU14.  李浈:杉木在古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华中建筑》2004年第22卷第1期(总88期),P.118-119,ISSN1003-739X CN42-1228/TU15.  李浈、雷冬霞:遗珠拾粹——浙江台州皤滩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调研,阮仪三主持),《城市规划》2005年7期,P.74-75,ISSN 1002-1329 CN 11-2378/YU16.  李浈、雷冬霞:遗珠拾粹——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调研,阮仪三主持),《城市规划》2005年8期,P.40-41,ISSN 1002-1329 CN 11-2378/YU17.  李浈. 朱家角古镇的保护规划. 孙继伟、徐洁. 都市水乡朱家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P.109-124.ISBN7-5608-2581-818.  李浈、雷冬霞.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修复设计探析. 《新建筑》2006年第5期:P.14-19. CN 42-1155/TJ  ISSN1000-395919.  李浈. 我国南北朝及以前的石作工艺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5卷第4期(总第100期,2006年10月):P.365-382, CN 11-1810/N20.  李浈、雷冬霞、瞿洁莹. 历史情境的传承与再现——朱家角古镇保护探讨. 《规划师》2007年3期,P.54-58,ISSN 10060022, CN 45-1210/TU21.  李浈、雷冬霞.情境再生与景观重塑——文化空间保护的方法探讨,《建筑学报》2007年5期,P.1-4,ISSN0529-1399,CN 11-1930/TU[L.z.2] 22.  李浈,雷冬霞 ,瞿洁莹,走进朱街阁——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变迁与地域特征,《东方建筑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SBN 978-7-5010-2370-7,P.133-14423.  李浈. 扣时代脉,展历史风采——“中国营造法”课程教学在同济大学,《建筑史》第23辑(2008),P.157-163,ISBN 978-7-302-18050-024.  李浈,雷冬霞. 关于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应用体系的思考[L.z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期. P.27-31,ISSN 1009-3060,CN 31-1777/C25.  雷冬霞 ,李浈,走进珠街阁(2)——朱家角古镇的文化遗产及空间环境探析,《东方建筑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SBN 978-7-5010-2635-7,P.145-16226.  李浈. 古代建筑实践中木材的采运工艺[L.z4] ,《建筑师》137期(2009年),P.31-35,ISSN1001-6740,CN11-5142/TU27.  李浈. 官尺·营造尺·鲁班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初探[l5] ,《建筑史》第24期(2009),P.15-22,ISBN978-7-302-18784-428.  李浈. 我国南北朝及以后的石作工艺探析[L.z6]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10期),P.227-238, ISSN 1000-0224, CN11-1810/N29.  李浈. 天下第一诗村的千古人文. 《国家人文地理》,2009年09期,P10, ISSN 1000-9744,CN50-1087/S30.  李浈,雷冬霞.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L.z7]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  P44-51.31. 千古一村,再现盛景——杏花村的历史景观及其再生研究[l8] ,《南方建筑》2009年4期,P.16-20.ISSN 1000-0232,CN44-1263/TU32.  雷冬霞、李浈. 走近珠街阁(3[l9] )——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建筑探析,《东方建筑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SBN 978-7-5010-2898-6,P.151-16233.  李浈,隋唐以后木作工具的变迁与家具的发展[L.z10] ,文物建筑,第3辑(2009年12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6247-9,P27-3934.  潘一婷、李浈.发现、整合和表达——芜湖古城肖家巷历史建筑的保护再生设计探讨[l11] ,《华中建筑》2010年第4期,ISSN1003-739XCN42-1228/TU,P36-41.35.  雷冬霞、李浈. 走近珠街阁(4[l12] )——朱家角古镇的现实困惑与保护再生策略,《东方建筑遗产》(2010年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SBN978-7-5010-3073-6,P.173-18236.  项箐、李浈,“模范监狱”保护再利用设计探索[l13] ,《新建筑》2011年2期,ISSN1000-3959,CN 42-1155/TU,P36-3937.  李浈、冯珊珊,传统营造在石库门建筑形成中的历史调适[U14] ,《古建园林技术》109期,2010年第4期,P38-43,ISSN1000-7237,CN11-2173/TU38.  刘成、李浈. 浅论上海工业遗产再生模式——世博背景下工业遗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华中建筑》2011年3期[U15] ,ISSN 1003-739X,CN 42-1228/TU,P.177-18239.  李浈.江南水乡遗产保护管理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乌镇和西塘三地的历史街区为例,2011年文化资产保存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57-6640.  李浈,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经验和特征,第9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福建,福州大学建筑学院[l16] ,P341-34741.  雷冬霞、李浈,“花、酒、景、人、诗[l17] ”——杏花村的文化空间解析,《东方建筑遗产》,2011年卷,文物出版社,ISBN 978-7-5010-3317-1,P195-20642.  李浈、杨达,芜湖古城的文化空间特征及再生策略——兼论古城保护规划中的历史评价及现实定位,《规划师》2012年2期,ISSN1006-0022,CN 45-1210/TU,P44-4943.  李浈.政府主导下的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管理运作模式比较——以江南水乡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与西塘古镇为例,《南方建筑》2011年第6期,总第146期,ISSN1000-0232,CN 44-1263/TU,P33-37[l18] 44.  李浈. 试论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建筑史》第29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l19] ,ISBN 978-7-302-29163-3, P167-17545.  李浈、李柱石. 安徽杏花村历史记忆的价值与发展策略,《中国名城》,2012年11期[l20] ,总第134期,ISSN 1674-4144,CN32-1793/G0,P60-6546.  李浈,中国传统大木匠工具的种类与特征,“韩·中·日传统木结构建筑大木匠之世界”国际展览论文集,韩国·水原華城博物馆, http://hsmuseum.suwon.ne.kr/chi/  2012年12月,P76-97[l21] 47.  李浈,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与思路,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特约论文),P83-96[U22] 48.  李浈. 官尺·营造尺·乡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再探,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 P258-263, 2014.0749.  李浈,杨达.固本留源——关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特征及其当代传承的探讨[L.Z.23] ,时代建筑,2014年第3期,P36-3950.  李浈,官尺·营造尺·乡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再探[L.Z.24] ,建筑师,2014年第171期(2014年10月),P88-9551.  李浈.鲁班匠艺的传承——“中国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课程建设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同济城乡建筑遗产学科领域研究与教育探索.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ISBN978-7-5608-5615-5, P238-24352.  刘成,李浈,乡土建筑营造尺法与体系的研究意义——兼论从营造尺度的构成规律来探讨地域营造技艺,东方建筑遗产[L25] ,2014年卷,P3-14。ISBN978-7-5010-4201-0253.  李浈. 十年磨一剑,旨在艺有承——同济大学“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中国)”课程的创设、发展与变革, 建筑史(教改论文)第34辑(2014年12月[L26] ),P153-163。ISBN 978-7-302-38607-054.  李浈、刘成、雷冬霞,世界遗产与中国乡土建筑的保护,世界遗产讲堂、金门申遗总体规划论坛及工作坊,2015年6月28日[L27] 55.  李浈,雷冬霞,刘成,关于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的技术类型与区划探讨——《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上)编后记,南方建筑2015年第1期(总第165期[L28] ),P36-4256.  李浈,刘成,雷冬霞,乡土建筑保护中的“真实性”与“低技术“探讨[L29] ,中国名城,2015年10期(总第169期),P90-9657.  李浈,营造意为贵,匠艺能者师——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建筑学报,2016年2期(总569期),P78-8358.  李浈从表形达意到人生哲理——试析营造之器的历史本原和文化意义,新建筑,2016年2期(总165期),P46-5059.  李浈,雷冬霞,文化传承和创新视野下乡土营造的历史借鉴,城市建筑,2018年2期,总第273期,P26-2960.  李浈,雷冬霞,中国南方传统营造技艺区划与谱系研究——对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建筑遗产,2018年第3期,总第11期,P16-2161.  李浈,丁曦明,传统营造语境下黎川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色探析——兼议“赣系临川派”的乡土区划,建筑遗产,2018年第4期,总第12期,P29-3762.  李浈,吕颖琦,南方乡土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南方建筑,2018年4期,(优秀论文奖),P51-5563.  刘军瑞,李浈,扇架地区乡土营造口述史研究纲要,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ISBN 978-7-112-22918-5,P305-31064.  唐黎洲,李浈,辐柯谱系学历史研究法视野下的云南干栏式建筑研究思考,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ISBN 978-7-112-22918-5,P326-32965.  朱友利,李浈,武汉近代基督教堂地方性营造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ISBN 978-7-112-22918-5,P456-46166.  唐黎洲,李浈. 转译与移植——福建元坑真神堂原型与现实拼贴,建筑遗产,2019年第1期(总第13期),P99-10667.  李浈,王一帆,乡土营造中低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系统——福建邵武金坑古村保护实践中的启发和思考,建筑师,2019年4期(总200期),P95-100.68.  李浈,丁曦明,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般营造正式》的关系探析——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10,P.291-30469.  李浈、丁曦明,赣东“减柱抬梁式”厅堂的原型、完型与衍化— 传统营造语境下黎川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色再探,建筑学报,2020(02期),总617期,P94-10170.  李浈、刘军瑞,口述史方法在乡土营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解析,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古汇今,林源、岳岩敏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IBSN 978-7-5608-9220-7, P.215-225 71.  李浈、刘军瑞,乡土营造研究中的几点问题探讨——纪念刘致平先生诞辰110周年,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第二十五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赵兵、麦贤敏、孟莹主编, IBSN 978-7-112-25433-0, P86-8872.  李浈、颜炳亮,“整数尺”手法在乡土营造中的应用再探——兼论嘉定孔庙大成殿“减尺定侧”方式的可能性,建筑史学刊,2020年第1期,ISSN 2096-9368,P67-7873.  李浈、丁曦明,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般营造正式》的关系探析——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建筑遗产,2021年第1期(总21期),ISSN 2095-7289,P88-100 74.  李浈,西建大建筑学人:李浈,世界建筑,2021年第5期,ISSN 1002-4832,P3675.  李浈、颜炳亮,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晋系乡土建筑的区域关联,建筑遗产,2021年第2期(总22期),ISSN 2095-7289,P12-2176.  李浈、刘圣书,对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系统的研究,城市建筑,2021年8月(上)第22期,总第399期/第18卷,ISSN 1673-0232,P11-1577.  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近年传统营造用尺制度研究的一些心得,建筑史学刊,2022年第1期,P54-5978.  李浈、刘军瑞,“近世的区域“营造尺”南北差异比较——乡尺的共时性特征解读”,建筑史学刊,2023年第1期,P79.  李浈、张知秋, “赣尺探寻”——历史地理学视野下赣地乡土营造尺的流布与辨析——建筑遗产,2022年4期,P 实践成果         理论联系实践,主持并完成古城/古城/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保护与整治等工程项目150余项。        特别是在负责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绍兴、嘉兴,以及福建的和平、金坑、培田等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与历史建筑整治实践中卓有成效,深受信任和好评,并集体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一、近年完成的代表性“策划及规划设计“项目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福安廉村古村保护规划(2002版和2015版);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0年);常州东方盐湖城“道风街”概念规划(2011年)和工程设计方案(2012年);广东省开平市赤坎古城概念规划(2014年)和修建性详细规划(2015年);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景区配套及整治工程策划及概念性规划(2016年);吉林市小白山景区策划及概念性规划(2016年)。湖州太湖溇港文化(织里)概念性规划(2016年)广东河源春沐园岭南生态小镇项目概念规划及古城区策划(2017年)山东蒙阴云蒙湖桃源古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策划、概念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2017年)陕西潼关古城策划及实施概念规划(2018年)福建元坑古城旅游资源整合及发展策划及概念性规划(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全域旅游规划(2020年);等等。二、近年完成的代表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有:浙江乌镇东栅的修真观修复工程(明风)、访卢阁重建工程(清风)、翰林第修复工程(清风)、财神湾及市河南岸景观工程;浙江西塘的西街修复工程(清风)、西园修复工程、塘东街修复工程、圣堂扩建工程(清风)、西入口工程、东入口工程;上海朱家角圆津禅院修复工程(清风)、珠浦电厂优秀历史建筑修复修复工程(民国);嘉兴的梅湾(南门片)保护整治工程(清风)、月河(中基路)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清风);乌镇西栅的白莲塔重建工程(宋风)、乌将军庙重建工程(明)、昭明书馆整治修复工程(明清)、浙直分署重建工程(清风)、关帝庙修复整治工程(清风)、西栅游客中心等;浙江绍兴的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一、二期保护整治工程(清风)、嶯山书院重建工程(清风);河南郑州上街区方顶古村寨墙及方顶塔工程设计、方顶程湾古村方案及工程设计;宁波慈溪鸣鹤古城历史建筑群(甘四间、银号、小五房等)修复工程(清风);四川松潘灾后重建历史景点复建工程(包括衙署、城隍庙、威远门、筹边楼、琴鹤楼、鼓楼、游人中心等八个项目);安徽滁州醉翁亭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清风);北京司马台观音庙及文峰塔重建工程(清风);云南马龙县景观塔修建工程(唐风);上海嘉定孔庙修缮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风);福建邵武市和平古城和平书院修复工程(清风)、南谯楼及黄氏祠堂修复工程(清风)、县丞署修复工程(清风);福建武夷山市下梅古村镇国庙、邹氏家祠、大夫第等文物及历史建筑修复工程(清风);常州茅山温泉度假小镇道风街建筑方案设计(唐风);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茶街、万寿宫、当溪和老村部四个地块的保护性整治工程等。浙江省青田县神秘刘府重建工程(明风);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金坑古村古巷人家、天主堂(市保文物)、金坑街、文津坊地段、儒林郎(省保文物)、将军庙、红军文化园等文物和历史建筑的整治工程。河南方顶古村方顶塔、古城寨和程湾段的重建工程(清风)。上海嘉定孔庙修缮工程(明代)。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李浈
李浈
SCI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