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姓名 | 刘玲 |
教师编号 | 107080 |
性别 | 女 |
学校 | 同济大学 |
部门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学位 | 博士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称 | 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博士于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工程力学专业。长期深耕于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领域,在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自修复、多场耦合分析、多尺度分析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复合材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多个人特色的研究成果。担任国内外众多权威期刊的审稿和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复合材料损伤在线监测与自修复,复合材料多场耦合分析与多尺度分析,机器学习与智能复合材料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项目情况 主持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一般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目:1. 2023-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72268)“植入型网栅传感器对CFRP分层损伤的在线监测与原位修复研究”,2. 20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2256)“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I/III型分层裂纹的自修复研究”,3. 2021-2022,哈飞项目“单闭腔泡沫模压受力变形与损伤机理研究”,4. 2018-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33)“基于二维纳米组装体的复合材料分层损伤原位抑制与自感知效应研究”,5. 2020-2021,一般纵向项目“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在线监测测试研究”,6. 2020-2021,横向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温力学性能评价”,7. 2018-2020,一般纵向项目“耐高温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损伤演化与模拟”, 8. 2017-2018,横向项目“耐低温碳纳米杂化复合材料制备新工艺研究”,9. 2017-2019,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高阻尼机热一体化多功能复合材料技术研究”,10. 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11)“碳纳米管网格协同增韧层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11. 2012-2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多尺度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强韧化机制”,12. 2010-201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复合纳米纤维网架协同增韧层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13. 2011-2012,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创新基金项目“部分浸润预浸料的树脂流动过程和树脂均匀性研究”,14. 2008-2009,GF973子项目“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15. 2008-2010,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人选科研项目“金属填充碳纳米管/环氧复合材料的电磁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16. 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02038)“含同轴电纺纳米纤维的功能复合材料设计与优化”。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 2024 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 2 2024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项目 主持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一般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目。代表性科研项目:1. 2023-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72268)“植入型网栅传感器对CFRP分层损伤的在线监测与原位修复研究”,2. 20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2256)“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I/III型分层裂纹的自修复研究”,3. 2021-2022,哈飞项目“单闭腔泡沫模压受力变形与损伤机理研究”,4. 2018-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33)“基于二维纳米组装体的复合材料分层损伤原位抑制与自感知效应研究”,5. 2020-2021,一般纵向项目“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在线监测测试研究”,6. 2018-2020,一般纵向项目“耐高温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损伤演化与模拟”,7. 2017-2019,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高阻尼机热一体化多功能复合材料技术研究”,8. 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11)“碳纳米管网格协同增韧层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9. 2008-2009,GF973子项目“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10. 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02038)“含同轴电纺纳米纤维的功能复合材料设计与优化”。 研究成果 目前为止,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70篇,获批专利3项。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论文他引1000余次,在研究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和影响。近5年在研究领域TOP3期刊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 Pan Wu, LingLiu, Zhanjun Wu. A transesterification-based epoxyvitrimer synthesis enabled high crackself-healing efficiency to fibrous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2, 162, DOI: 107170.[2] Tao Sun, Hongyu Fan, Ling Liu,Zhanjun Wu. Double modified amino phenolic resin particles: A novel modifier tothermally stable, mechanically-strong and tough epoxy. Composites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22, 228, DOI: 109645.[3] Guangming Yang, Qin Ouyang, Jinrui Ye, Ling Liu. Improvedtensile and single-lap-shearmechanical-electrical response of epoxy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griddednano-carbons.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2, 152, DOI: 106712.[4] Qin OuYang, Xiaolong Wang, Ling Liu.High crack self-healing efficiency and enhanced free-edge delaminationresistance of carbon fibrous composites with hierarchical interleav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217, DOI: 109115.[5] Bingchen Wang, Xu Feng, Ling Liu. Enhanced electrothermal effect of carbon fibrouscomposites decorated with high conductive carbon nanotube webs. Chinese Journalof Aeronautics, 2021, 34(11): 243-253. DOI: https://doi.org/10.1016/j.cja.2021.04.016. [6] Wei Wang, Qin Ouyang, LingLiu, ZhanjunWu. Novelnanotube/poly (ethylene-co-methacrylic acid)/epoxy composite adhesivepossessing in-situ electrical-heating activated crack healing function.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1, 150, DOI: 106599. [7] Guangming Yang, Xu Feng, Wei Wang, Qin OuYang and Ling Liu. Effectiveinterlaminar reinforcing and delamination monitoring of carbon fibrouscomposites using a novel nano-carbon woven grid. Composites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21, 213, DOI: 108959. [8] Guangming Yang, Xu Feng, Wei Wang, Qin OuYang, LingLiu, Zhanjun Wu. 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based high-sensitive filmsensors for in-situ monitoring out-of-plane shear damage of epoxy 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2021, 204:DOI: 108494.[9] Lulu Shen, Ling Liu, Yexin Zhou, Zhanjun Wu.Thickness 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 interleaves on free-edge delamination andultimate strength within a symmetric composite laminate. Composites Part-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0, 132: DOI 105828. [10] Ya Gao, Ling Liu, Zhanjun Wu, Zheng Zhong. Toughening and self-healing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omposites using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poly (ethylene-co-methacrylic acid)sandwich membrane. Composites Part-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19,124: DOI 105510.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