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首页 - 同济大学

李家彪

姓名 李家彪
教师编号 107151
性别
学校 同济大学
部门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研究员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家彪,1961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1983年7月在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10月在同济大学海洋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年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2002年7月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12月任自然资源部第二研究所(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2019年7月兼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现任浙江省海洋科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副主任,科创中国绿色低碳联合体主席,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海洋领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海洋十年Digital DEPTH(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2022-2030)首席科学家,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专业委员会(ISO/TC8/SC13Marine Technology 2014~2022)创始主席,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 )联合主席。李家彪院士长期从事海底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技术研究,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陆架划界和中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科学评审组组长(2017、2018 ),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拓展了海底科学与海洋权益交叉融合的新领域,近年来关注全球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议题,是“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2021-2030”北极多圈层循环深部观测(ADOMIC)项目的发起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省部特等奖3次、一等奖8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版专著7部、图集1部、中英文论文集6部,发表论文234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8项,主持国家标准13项。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深海深部探测技术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团队名称:海底演化与动力过程本研究团队着重关注大陆边缘及洋中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大陆边缘和洋中脊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两大关键区域,前者发生的岛弧增生、造山运动和边缘海盆演化体现了板块边缘区丰富而复杂的地质过程,而后者是洋壳增生和大洋岩石圈形成的场所,两者组成了“传送带”起始点和终点。两者不仅蕴含了全球地球动力学理论重大的地质问题,而且物质和能量交换非常强烈,形成了包括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多金属矿在内的诸多重大资源,是国家权益和需求的关键所在。本团队主要关注以下研究内容: (1)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区深部结构及动力机制; (2)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区的构造-岩浆作用及主控因素; (3)边缘海盆地形成模式和动力过程; (4)陆缘盆地的沉积过程及油气资源潜力评估; (5)外大陆架划界及相关海洋权益维护支撑技术研究。团队目前承担的项目主要包括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重点、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南海及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专项,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基金。 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情况(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101400,沉浮式智能组网的声学探测关键技术,2022-03-至2025-12,2500万元,在研,主持(2)国家基金委战略研究项目,专项项目,42242019,地球系统科学背景下的海洋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2023-01至2023-12,25万元,在研,主持(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893081010,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2019-01至2023-12,1986万元,在研,主持(4)国家海洋专项,国际合作项目,GASI-GEOGE,亚洲大陆边缘动力学及全球变化,2015-01至2019-12,7700万元,在研,主持(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028006,南海西南次海盆中脊3D地震成像及其构 造演化,2011-01至2014-12,450万元,已结题,主持(6)国家海洋局中印尼合作项目,南海地球动力学联合观测计划(Seismic Observation and Geodynamic Research in South China Sea),2010-01至2014-12,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海洋专项,海峡两岸合作项目,大陆架联合调查研究——南海西南次海盆海底地震仪(OBS )三维地震探测,2010-01至2012-12,180万元,已结题,主持(8)国家大洋专项,中法合作项目,大洋中脊海底地震OBS实验与深海科学联合研究(Mid-Ocean Ridge OBS Experiment and Deep Ocean Scientific Research),2010-01至2012-12,160万元,已结题,主持(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700,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2007-01至2011-12,3055万元,已结题,主持(10)国家大洋专项,研究项目,DYXM-115-02-3-01,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OBS深部构造及其动力过程的综合研究,2007-01至2010-12,420万元,已结题,主持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地球物理学(博士)   2015 2 地球物理学(博士)   2016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代表性论著 1.Li, J., Jian, H., Chen, Y. J., Singh, S. C., Ruan, A., Qiu, X., ... & Zhang, J.. (2015). Seismic observation of an extremely magmatic accretion at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2(8), 2656-2663.2.Yu, Z., Li, J. *, Niu, X., Rawlinson, N., Ruan, A., Wang, W., Hu, H., Wei, X., Zhang, J. & Liang, Y. (2018).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Tectonic Processes Constrained by Microearthquake Activity at the Central Ultraslow-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49.2 degrees to 50.8 degrees 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23, 6247–6262 3.Zhao, M., Qiu, X., Li, J.*, Sauter, D., Ruan, A., Chen, J., ... & Niu, X. (2013).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Dragon Flag oceanic core complex at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49°39′E).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14(10), 4544-4563.4.Li, J. , Ding, W. , Lin, J. , Xu, Y. , & Zhou, Z. (2021).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curved subduction system in southeast asia: a review and future perspective. Earth-Science Reviews, 217(8), 103647.5.Li J., Ding W., Wu Z., et al. (2012). The propagation of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South China S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7(24): 3182-3191.6.Zhang, J., Li, J.*, Ruan, A., Wu, Z., Yu, Z., Niu, X., & Ding, W. (2016).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a fossil spreading centre in the Southwest Sub‐basin, South China Sea. Geological Journal, 51, 548-561.7.Ding, W., Niu, X., Zhang, T., Chen, S., Liu, S., Tan, P., ... & Li, J*. (2022). Submarine wide-angle seismic experiments in the High Arctic: The JASMInE Expedition in the slowest spreading Gakkel Ridge. Geosystems and Geoenvironment, 1(3), 100076.8.Huo, G., Wu, Z., & Li, J*. (2020). Underwater object classification in sidescan sonar images using deep transfer learning and semisynthetic training data. IEEE access, 8, 47407-47418.9.李家彪主编,《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成矿地质学》,科学出版社,2017。10.李家彪主编,《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第二版),海洋出版社,2008,1-517(2009年度优秀海洋科技图书)(第一版,海洋出版社,2005)。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系统开展中国边缘海地质研究,发展完善动力学演化理论知识;(2)实现海底科学与海洋法学的交叉研究,创建我国大陆架划界技术理论体系;(3)推动我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的跨越发展,实现国际海底硫化物找矿重大突破;(4)促进多波束测深技促进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完善我国海洋调查的技术标准体系。 学生信息 研究生 学术型博士 于志腾 李彦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李家彪
李家彪
SCI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