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首页 - 同济大学

胡京南

姓名 胡京南
教师编号 107084
性别
学校 同济大学
部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研究员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联合国东北亚清洁空气伙伴关系(NEACAP)科学和政策委员会委员(2022-2023年轮值主席)、联合国东亚酸雨网科学顾问委员会(SAC)委员(主席团成员)等。2006年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7年赴美国环保局国家机动车与燃料排放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及地方科技服务项目30余项。牵头完成3项国家和行业等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合作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等。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作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带领团队建设形成了在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空气质量管理与气候变化应对技术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等方向共六个研究室、近120人的综合性科研团队。依托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按照“1+X”模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形成了多部门紧密协作、多学科高度交叉、共性技术研发协同高效推进的攻关机制,具备雄厚的综合研究实力和科研条件。近五年,承担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生态环境部重点科技项目等科研任务及地方咨询服务项目等近300项,为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项目情况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703000,环境空气质量评估与标准制修订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10至2026.03,994万,在研,主持[2]     PM2.5和O3复合污染成因、协同防控研究与成果集成应用(一期),DQGG2021301,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课题, 2021.07至2022.06,1653万,已结题,主持[3]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G-2107-33164,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消除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区划及污染应对调控方案研究,2021-07至2022-06,194.184万元,已结题,主持[4]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工作项目,河南省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污染防治科技支撑项目,2020.12至2022.12,2313万,已结题,主持[5]     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预研课题,O3污染预研究成果集成及多媒体宣传,2020.12至2021.04,已结题,主持[6]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G-2011-32620,基于大数据的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技术方法及应用框架研究,2020-11至202110,65.187万元,已结题,主持[7]     世界银行集团,7190948,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费效分析研究,2019-05至2020-06,240.8万元,已结题,主持[8]     地方科技支撑项目,SZCG2019190A,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服务, 2019-01至2021-06,1500万元,已结题,主持[9]     生态环境部工作专项项目,2110301,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2018-01至2018-12,280万元,已结题,主持[10]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303,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平台,2017-04至2019-09,2233.15万元,已结题,主持[11]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506,廊坊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2017-04至2019-09,448.51万元,已结题,主持[12]   生态环境部工作专项项目,2010301,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工作,2017-01至2017-12,575万元,已结题,主持[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1577135,汽油中烯/芳烃含量对机动车VOCs和PM2.5排放特征谱的影响研究,2016-01至2019-12,81.4万元,已结题,主持[14]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0913,国六阶段机动车尾气细颗粒物的粒数和质量排放限值研究,2014-01至2016-12,422万元,已结题,主持[1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子课题,2014AA06A503,移动式车用油品环保指标实时监测车研制,2014-01至2016-12,350万元,已结题,主持[16]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Z121100000312035,北京市机动车PM2.5源成分谱研究,2012-06至2013-12,73.804万元,已结题,主持[17]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09002,重型柴油车NOx总量控制的监管技术体系研究,2012-01至2014-12,301万元,已结题,主持[18]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机动车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削减潜力研究,2012-01至2012-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高排放汽油车尾气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特征研究,2009-01至2011-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2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重点项目,非道路移动源现场排放测试方法研究,2008-08至2010-07,70万元,已结题,主持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 1 2018 2 资源与环境 1 2022 3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 1 2023 博士1: 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博士2: 环境科学博士3: 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获奖 [1]     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9. (国家级人才奖)[2]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 2021. (生态环境部人才称号)[3]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特别推荐奖, 201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人才奖)[4]     “汽油车尾气细颗粒物排放特征、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3 (科研奖励)[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 (科研奖励)[6]     “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来源解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 (科研奖励)[7]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 (科研奖励)[8]     “重型在用车排放测量技术”. 美国环保署科学成果奖,2008. (国际学术奖) 研究成果 [1]     Lingling Lv, Peng Wei, JingnanHu*, Yingjun Chen, Yaopeng Shi.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regional transportof PM2.5 during haze episodes in Beijing combined with multiple models.Atmospheric Research, 2022, 266, 105957[2]     Rencheng Zhu, Yanan Fu, LuluWang, Jingnan Hu*, Liqiang He, Menglei Wang, Yitu Lai, Sheng Su. Effectsof a start-stop system for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vehicles on fuelconsumption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in hot and cold environment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2, 308, 119689.[3]     Lingling Lv, Peng Wei, Juan Li,Jingnan Hu*.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improvenumerical simulation prediction of PM2.5 and chemical components.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21,12(11),101211[4]     Rengcheng Zhu, Jingnan Hu*,Liqiang He, Lei Zu, Xiaofeng Bao, Yitu Lai, Sheng Su. Effects of ambienttemperature on regulated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from gasoline-,E10-and M15-fueled vehicles [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2021, 15(1):14[5]     Lv Lingling, Chen Yingjun*, HanYong, Cui Min, Wei Peng, Zheng Mei, Hu Jingnan*. High-time-resolutionPM2.5 source apportionment based on multi-model with organic tracers in Beijingduring haze episod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772:144766[6]     Liqiang He#, JingnanHu#, Liuhanzi Yang, et al. Real-world gaseous emissions ofhigh-mileage taxi fleets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59:267-274.[7]     Xueming Zhou, Jihua Tan*,Juanjuan Qin, Hu Jingnan*, et al. Impact of emissions controls onambient carbonyls during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summit in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26:11875-1188[8]     Liqiang He, Jingnan Hu*,Shaojun Zhang, et al. The impact from the direct injection and multi-port fuelinjection technologies for gasoline vehicles on solid particle number and blackcarbon emissions. Applied Energy, 2018, 226: 819-826.[9]     Rencheng Zhu, Jingnan Hu *,Xiaofeng Bao, Liqiang He, Lei Zu. Effects of aromatics, olefins anddistillation temperatures (T50 & T90) on particle mass and number emissionsfrom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 vehicles. Energy Policy, 2017, 101:185-193.[10]   Jihua Tan, Leiming Zhang,Xueming Zhou, Jingchun Duan, Yan Li, Jingnan Hu*, et al. Chemical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Lanzhou, China. Science of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601-602: 1743-1752.[11]   Liqiang He, Jiangnan Hu *,Shaojun Zhang, Ye Wu, Xing Guo, Jinghao Song, Lei Zu, Xuan Zheng, Xiaofeng Bao.Investigating Real-world emissions of China’s heavy-duty diesel trucks: can SCReffectively mitigate NOx emissions for highway truck? Aerosol and Air QualityResearch. 2017, 17: 2585-2594.[12]   刘晓,胡京南*,王红梅,杨丽,张皓.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南省建材行业排放清单[J].环境科学,2023(4):1924-1932.[13]   石耀鹏,胡京南*,褚旸晰,段菁春,胡丙鑫,殷丽娜,吕玲玲. 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钢铁行业污染源识别方法[J]. 环境科学,2022,43(05): 2427-2435[14]   吕玲玲,胡京南*,何立强,石耀鹏.汽油车技术发展对尾气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1,34(2):286-293.[15]   胡京南*,柴发合,段菁春,易鹏,褚旸晰,谢德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成因与应急管控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0):1704-1712.学术专著[1]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1年[2]     《PM2.5污染防治知识问答(续)/环保科普丛书》,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7年[3]     《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 科学出版社, 2017年[4]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实例》,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年[5]     《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 科学出版社, 2008年 学生信息 研究生 邵盼阳 学术型博士 吕玲玲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胡京南
胡京南
SCI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