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_教师主页

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广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王均

更新日期:2023年3月14日 姓 名 王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年10月 籍贯 湖北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院长 Email mcjwa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006 通讯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382号,华南理工大学B12-405 单位电话 (020)39380975 个人主页 http://www2.scut.edu.cn/bmse/2019/0222/c26925a393862/page.htm 个人简介 王均,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围绕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和肿瘤微环境展开研究,取得创新学术成果为:(一)系统揭示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特性对其体内效应的影响;(二)提出并发展了肿瘤微酸性环境活化的药物载体材料设计新思想,综合克服体内递送多重屏障。2011年获材料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0年入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励。目前担任Biomaterials(2019~)副主编、ChemNanoMat(2015~)、Acta Biomaterialia(2014~)编委。在医用生物材料合成、纳米药物递送及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在Nat Nanotechnol、Sci Transl Med、Nat Commun、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2000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 工作经历 2018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2016年-至今,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2020.01-2021.12,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18.07-2021.12,华南理工大学医疗器械研究检验中心,主任;2016.06-2020.12,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2006.12-2016.0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2.10-2016.0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教授;2004.9-2006.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教育经历 1989-1993,武汉大学,学士,主修化学专业,辅修细胞生物学专业1993-1998,武汉大学,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999-2002,Johns Hopkins Singapore,博士后2002-200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1994,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2006.6-2006.8,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教授 获奖、荣誉称号 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一负责人2019年获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202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智能仿生生物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Biomaterials 副主编Acta Biomaterialia编委ChemNanoMat编委 研究领域 抗体和核酸医药;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医学;纳米药物;药物递送系统 科研项目 1. 基于纳米载体的核酸药物体内靶向递送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11-2027.10,研究骨干2.抗体药物递送的纳米适配子的构筑及其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1-2026.12,项目负责人3.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的通用型纳米递送系统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广州市科学技术局,2021.4-2024.3,项目负责人4. 纳米适配子构筑双/多特异性抗体用于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深圳湾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2023,项目负责人5. 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药物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7-2022.6,项目负责人6. 高分子纳米药物的表面特性控制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干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12-2021.12,项目负责人7. 智能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多功能化研究,基金委,2014.12-2018.12,课题负责人 发表论文 代表性成果如下:[1]Mingdong Liu#, Liangqi Huang#, Weinan Zhang#, Xiaochuan Wang, Yuanyuan Geng, Yuhao Zhang, Li Wang, Wenbin Zhang, Yun-Jiao Zhang, Shiyan Xiao*, Yan Bao*, Menghua Xiong*, Jun Wang* ,A Transistor-Like pH-Sensitive Nanodetergent for Selective Cancer Therapy, Nature Nanothchnology, 2022, 17, 541-551[2]Mengwen Huang#, Songrong Wang#, Senbiao Chen#, Jilong Wang, Congfei Xu, Jing Liu, Zhexiong Lian*, Xiaojiao Du*, Jun Wang*, Pegylated Liposomal Mitoxantrone Modulates Tumor Immune Landscape to Boost PD-L1 Blockade Therapy, Nano Today, 2022, 44, 101500[3]Cheng-Tao Jiang#, Kai-Ge Chen#, An Liu, Hua Huang, Ya-Nan Fan, Dong-Kun Zhao, Qian-Ni Ye, Hou-Bing Zhang, Cong-Fei Xu, Song Shen*, Meng-Hua Xiong, Jin-Zhi Du, Xian-Zhu Yang, Jun Wang*, Immunomodulating nano-adaptors potentiate antibody-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359[4] Yansong Dong, Yalan Tu, Kewei Wang, Congfei Xu, Youyong Yuan*, Jun Wang*, A General Strategy for Macrotheranostic Prodrug Activation: Synergy by Tumor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and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7168-7172.[5] Hong-Jun Li#, Jing Liu#, Ying-Li Luo, Sen-Biao Chen, Jin-Zhi Du*, Jun Wang*, Intratumor Performance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MAM Dendrimers Carried by Clustered Nanoparticles. Nano Lett., 2019, 19, 8947-8955.[6] Hua Huang, Cheng-Tao Jiang, Song Shen*, An Liu, Yun-Jiu Gan, Qi-Song Tong, Sen-Biao Chen, Zhu-Xin Gao, Jin-Zhi Du, Jie Cao*, Jun Wang*, Nanoenabled Reversal of IDO1-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Synergizes with Immunogenic Chemotherapy for Improved Cancer Therapy. Nano Lett., 2019, 19, 5356-5365.[7]Jin-Zhi Du*, Hong-Jun Li, Jun Wang*, Tumor-Acidity Cleavable Maleic Acid Amide (TACMAA): A Powerful Tool for Designing Smart Nanoparticles to Overcome Delivery Barriers in Cancer Nanomedicine. Acc. Chem. Res., 2018, 51, 2848-2856.[8]Cong-Fei Xu#, Zi-Dong Lu#, Ying-Li Luo, Yang Liu, Zhi-Ting Cao, Song Shen, Hong-Jun Li, Jing Liu, Kai-Ge Chen, Zhi-Yao Chen, Xian-Zhu Yang, Zhen Gu, Jun Wang*, Targeting of NLRP3 Inflammasome with Gene Editing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Nat. Commun., 2018, 9, 4092.[9]Hong-Jun Li#, Jin-Zhi Du#, Xiao-Jiao Du#, Cong-Fei Xu, Chun-Yang Sun, Hong-Xia Wang, Zhi-Ting Cao, Xian-Zhu Yang, Yan-Hua Zhu, Shu-Ming Nie*, Jun Wang*, Stimuli-responsive Clustered Nano.particlesfor Improved Tumor Penetr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PNAS, 2016, 113, 4164-4169.[10]Yan-Dan Yao#, Tian-Meng Sun#, Song-Yin Huang, Shuang Dou, Ling Lin, Jia-Ning Chen, Jian-Bin Ruan, Cheng-Qiong Mao, Feng-Yan Yu, Mu-Sheng Zeng, Jian-Ye Zang, Qiang Liu, Feng-Xi Su, Peter Zhang, Judy Lieberman*, Jun Wang*, Erwei Song*, Targeted Delivery of PLK1-siRNA by ScFv Suppresses Her2+ Breast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2, 4, 130ra48 (Highlighted by Nature Review Cancer) 科研创新 1.王均、范亚楠、沈松、叶倩妮,基于血清白蛋白的融合蛋白、纳米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210094235.6,授权日期:2022年10月11日2.王均、黄晓仪、杨显珠、杨艳芳、李洁仪,一种含有脂质的SN-38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10401363.6,授权日期:2022年3月18日3.王均、章望成、杨显珠,一种核酸转运用载体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小干扰RNA药物中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246551.1,授权日期:2022年8月16日4.杨显珠、张丽婷、王均、裴佩,一种缩硫酮键键合阿霉素和聚磷酸酯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110313.7,授权日期:2021年05月14日5.杨显珠、王均、曹紫洋,一种缩醛键骨架的超支化聚磷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10549428.X,授权日期,2020年5月22日 教学活动 1.《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与防护》,2022年秋,16课时,研究生课程2.《生物大分子药物》,2022年秋,32课时,研究生课程3.《生物材料工程》,2022年春,8课时,研究生课程4.《生物医学材料前沿进展》,2017年春,4课时,研究生课程5.《生物医学工程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2022年秋,16课时,本科生课程6.《生物医学工程与人类健康》,2022年秋,1课时,本科生课程7.《国际交流与科研》,2022年秋,16课时,本科生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近5年培养学生毕业情况: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0名,其中已获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6名。在这些学生中,7名博士生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奖,6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历年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有11名在高校工作,6名到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2名到加拿大进行博士后研究,1名到新加坡进行博士后研究,1名到法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毕业硕士生中,有1名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1名到德国攻读博士学位。 我的团队 Co-PI   :  都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