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雪阳
姓名 | 包雪阳 |
性别 | 发明专利4999代写全部资料 |
学校 | 南方科技大学 |
部门 |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
学位 |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
学历 | 版权登记666包过 代写全部资料 |
职称 | 助理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教师主页 团队成员 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 学术成果 教学 科研分享 新闻动态 疼痛医学中心 成果介绍 软件 毕业去向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包雪阳 ResearcherID 助理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地质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布朗大学和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生院进行地震学研究。2019年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长期从事地震学全波形反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发和地震波衰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在AGU秋季会议等国际学术核心会议上4次担任地震学专题召集人。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基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曾共同主持国外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曾数十次担任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审稿人与基金评审专家,现任Earthquake Science杂志编委成员。2019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 简历 助理教授,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地质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9年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布朗大学和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生院进行地震学研究。2019年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地震学全波形反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发和地震波衰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AGU秋季会议等国际学术核心会议上多次担任地震学专题召集人和主持人,数十次为专业主要国际刊物和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主持国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基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已共同主持国外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教育背景 2005.08-2011.12,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地质科学系 2001.09-2005.07,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1997.09-2001.07,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工作经历 2011.11-2013.12,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2014.01-2014.12,美国布朗大学,地球、环境与空间科学系 2014.12-2019.01,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生院 2019.01-至今,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荣誉奖项 2022年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优秀审稿人、优秀青年专家论文(通讯作者) 2019年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 主持与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震学方向,全波形各向异性Pn波成像研究青藏高原中南部上地幔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三维结构。2022-2025,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洋地球物理方向,测试洋脊转换断层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地震学全波形成像与重力联合反演东太平洋布兰科转换断层岩石圈三维结构。2020-2023,主持。 AFRL项目1,2016-2018,共同主持。 AFRL项目2,2016-2018,共同主持。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 地震学全波形正反演,地震波衰减测量和反演,洋底断层、特提斯域青藏高原等构造活动区地球物理研究。 地震学全波形正反演:基于三维全波形方法反演地震波振幅比、结合重力数据联合反演地下三维精细速度和密度结构,利用Pn波波形反演岩石圈地幔精细结构,基于全波形反演进行背景噪声成像,利用三维地震波场正演评估三维地球模型,利用Pn波波形反演岩石圈地幔精细结构,基于全波形方法估计地下小尺度异常统计分布以实现宽频带地震记录预测,基于三维波场模拟和网格搜索的地震震源参数反演等。 地震波振幅衰减:逆双台法Q值成像技术以及Q值各向异性反演,利用面波传播的大圆射线理论、弯曲射线理论和有限频理论提高全球衰减模型的精度,亥姆霍兹地震面波精细成像方法,建立美国全区的瑞利波Q值模型等。 教学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基础(大三课程):讲述线性反演的基本理论和在重磁电震地球物理方法中的简单应用,非线性反演的常用方法和基本问题,以及机器学习的基本数学知识。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研究生课程):主要讲述地球物理反演的理论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概念、原理和思路,建立、解决与分析基本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并运用理论理解和评价地球物理反演理论或应用的最新进展。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 21. Liu, Bao*, and Guo (2022). Modeling of seismic attenuation infracture-filling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ield observations in the Krishna-Godavari Offshore Basin, Indi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41.doi: 10.1016/j.marpetgeo.2022.105698 20. Dai, Shan, Meng, and Bao* (2022). Review of progress in seismic attenuation tomography. Reviews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 53(6):702-720 (in Chinese). doi:10.19975/j.dqyxx.2022-028. 19. Bao*, Guo*, and Shen* (2021),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in the Crust of Peninsular Ranges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Southern California, Revealed by Full-Wave Seismic and Gravity Joint Invers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126(12) 18. Sun, Zhang, Ren, Bao, Xu, Sun, Yang, and Chen* (2021), 3d seismic-wave modeling with a topographic fluid–solid interface at the sea bottom by the curvilinear-grid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1(5), 2753-277 17. Bao*, and Shen* (2020), Early-stage lithospheric foundering beneath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revealed by full-wave Pn tomograph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7, doi: 10.1029/2019GL086469 16. Wang*, Shen*, Bao, and Flinders (2019), Locating shallow seismic sources with waves scattered by surface topography: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 at the Nevada Test Site, JGR-Solid Earth, 124, doi:10.1029/2018JB017291 15. Emry*, Shen, Nyblade, Flinders, and Bao (2019), Upper mantle Earth structure in Africa from full-wave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G3, 20, 120-147,doi:10.1029/2018GC007804 14. Bao*, and Shen (2018), Full-waveform sensitivity kernels of component-differential traveltimes and ZH amplitude ratios for velocity and density tomography, JGR-Solid Earth, 13. Dalton*, Bao, and Ma (2017),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cratonic lithosphere from global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EPSL, doi: 10.1016/j.epsl.2016.10.014 12. Bao*, and Shen (2016), Assessing waveform predictions of recent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model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GR-Solid Earth 11. Bao*, Dalton, Jin, Gaherty, and Shen (2016), Imaging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with USArray,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0. Bao*, Dalton, and Ritsema (2016), Effects of elastic focusing on global models of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9. Kaviani*, Sandvol, Bao, Rumpker, and Gok (2015), The structure of the crust in the Turkish-Iranian Plateau and Zagros using Lg Q and velocity,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 1254-1268, doi:10.1093/gji/ggu468 8. Bao*, Sandvol, Chen, Ni, Hearn, and Shen (2012), Azimuthal anisotropy of Lg attenuation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GR, 117, B10309, doi:10.1029/2012JB009255 7. Sahin*, Bao, Turkelli, Sandvol, Teoman, and Kahraman (2012), Lg wave attenuation in the Isparta Angle and Anatolian Plateau, Pageoph, 170, 337-351, doi:10.1007/s00024-012-0517-1 6. Bao*, Sandvol, Ni, Hearn, Ceylan, Liang, and Phillips (2012),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models of eastern Tibet and adjacent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33nd Monitoring Research Review of Ground-Based Nuclear Explo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Tucson, AR 5. Bao*, Sandvol, Ni, Hearn, Chen, and Shen (2011), High resolution regional seismic attenuation tomography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GRL, 38, L16304, doi.10.1029/2011GL048012 4. Bao*, Sandvol, Zor, Sahin, Mohamad, Gok, Mellors, Godoladze, Yetirmishli, and Turkelli (2011), Pg attenuation tomography within the northern Middle East, BSSA, 101-4,1496-1506, doi: 10.1785/0120100316 3. Shi, Wen, Bao, Li, and Huang (2006), Application of rock creep experiment in calculating the viscoelastic parameters of earth medium, Science in China (D)-Earth Science, 49, 492-498, doi:10.1007/s11430-006-0492-4. 2. Bao, Shi, Wen, and Li (2005), Experiment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n relation between modulus of rocks and strain amplitud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1(4) 1. Bao, and Shi (2004), Experiment study on nonlinear elasticity of rocks and P-M Model,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3, 3397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2022年带学生到云南暑期实习 2022-11-22 2020年主持AGU专题 2022-11-22 包雪阳在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上做邀请报告 2020-10-26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PrevNext UpDown 加入团队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成立于2016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教授担任首届系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拟在以下几个学科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大地测量学和行星科学。目前,本系已有教学科研人员31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11人和研究系列教授1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1人,我们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课题组每年招聘博士后1-2名,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1-2名,有意者请邮件联系baoxy@sustech.edu.cn】课题组研究方向地震学层析成像、全波形反演、地震波衰减、地球物理多数据联合反演、海洋地球物理等。 一、岗位名称:包雪阳课题组博士后 岗位要求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地球物理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具有扎实的地球物理基础与计算机编程能力,良好的中英文论文阅读写作能力。 有高性能计算基础或地震数据处理经验的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一般年龄在35周岁以下,聘用后需全职在南方科技大学工作。岗位职责与导师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完成在站期间的科研任务。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科研项目。应聘材料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发表论文等信息)发送至baoxy@sustech.edu.cn。联系人:包雪阳。岗位待遇 基本待遇:1)博士后年薪33.5万元左右,含广东省补助15万元(税前)及深圳市生活补助6万元(税后),并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福利费参照学校员额内教职工标准发放;2)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41.5万元。(含广东省及深圳市补助)其他福利待遇:1) 课题组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境内外合作交流机会,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两年共计2.5万学术交流经费资助。2) 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并协助博士后本人作为负责人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深圳市各级科研项目。3) 课题组可协助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申请“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即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排名以上一年度泰晤士、USNEWS、QS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准)获得博士学位,在广东省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承诺在站2年以上的博士后,申请成功后省财政给予每名进站博士后资助60万元生活补贴(与广东省每年15万生活补贴不同时享受,与深圳市每年6万元生活补贴同时享受情况以深圳市规定为准);对获得本项目资助,出站后与广东省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或劳动合同,并承诺连续在粤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4) 博士后出站选择留深从事科研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可以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留深来深科研资助。深圳市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科研资助,共资助3年。5) 对于符合最新《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相关政策要求的博士后,落户深圳后,可协助申请深圳市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3万元(免税,自主网上申请)。6) 依据自身符合的条件情况,在站或出站留深博士后可申请"深圳市孔雀计划C类人才"或者"深圳市后备级人才",享受5年160万的奖励津贴(免税)(以深圳市最新相关人才申报要求为准)。7) 对于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将积极推荐协助其申请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等岗位。 二、岗位名称:包雪阳课题组博士/硕士研究生应聘材料有意者请将简历与成绩单及体现科研能力的材料等发送至baoxy@sustech.edu.cn。联系人:包雪阳。奖助学金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奖助学金,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住宿和生活条件南科大校园里满目苍翠,九山一水,风景如画。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中西餐厅、健身房等软硬件设施高端完备,研究生住宿条件全国高校领先。 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士后、研究生,我们热切地期待欢迎具有科研理想、创新能力、勤奋努力的同学和有志之士加入我们!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创园9栋509室 办公电话 0755-88018643 电子邮箱 baoxy@sustech.edu.cn |
- 上一篇:卞均操
- 下一篇:YekkuniL.BALACHAND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