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格
姓名 | 王林格 |
教师编号 | 80552 |
性别 | 男 |
学校 | 华南理工大学 |
部门 | 前沿软物质学院 |
学位 | 教授 |
学历 | 教授 |
职称 | 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更新日期:2022年9月9日 姓 名 王林格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年1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副院长 Email lingewang@ 工作单位 前沿软物质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华工北区科技园2号楼 单位电话 020-2223 7366 个人主页 http://www.scut.edu.cn/aismst/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软物质及杂化材料”的研究工作,围绕基础研究及应用工程化,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包括高分子基功能与智能纤维、聚合物纳米囊泡、先进高分子基光学膜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生物高分子材料、杂化材料、储能材料、纤维素材料、高分子液晶、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工作经历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功能与智能杂化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毕业;2008年2月前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工作(2004-2005,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8年3月-2012年8月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入选“杰出人才”,教授。 获奖、荣誉称号 2000年 荣获中国科学院“彭荫刚科技”奖学金2003年 荣获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3年 荣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The 2003 IUPAC Travel Grant for Young Chemists”2004年 荣获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 荣获中国化学会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005年 荣获国际太平洋地区化学大会(Pacifichem)“Young Scholars Award of Pacifichem 2005”2015年 荣获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16年 荣获华南理工大学“第八届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2016及2020年 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教学优秀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领域 招生方向:学术博士:软物质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程博士:材料与化工学术硕士:软物质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欢迎化学、材料、生物、物理背景的学生报考 科研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 发表论文 已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Materials Horiz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Macromolecules、Science China-Chemistry等材料及化学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合著出版了英文书籍3部、中文书籍1部;获中国专利授权20件、国际PCT申请5件。 出版专著和教材 I.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2, 605, 165755;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2, 623, 21;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2, 606, 248;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 60837; Polymer, 2020, 211, 123097; Acta Biomaterialia, 2019, 92, 60-70; Soft Matter, 2019, 15, 2490-2510;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7, 422, 769-777 (ESI Highly Cited Paper); Macromol Rapid Comm, 2015, 36, 1437-1443; Adv Mater, 2007, 19, 3544-3548; Adv Mater, 2006, 18, 1566-1570.II. Giant, 2022, 10, 100104; , iScience, 2018, 7, 132;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7, 508, 145-153; Angew Chem Int Edit, 2012, 51, 11122-11125; Angew Chem Int Edit, 2012, 51, 4448-4451.III. Renewable Energy, 2022, 183, 535; Applied Energy, 2018, 210, 167-181 (ESI Highly Cited Pap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8, 53, 16539-16556; Applied Energy, 2011, 88, 3133-3139;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150, 269-274; AIChE Journal, 2009, 55, 820-827; Sol Energ Mat Sol Cells, 2008, 92, 1382-1387; Polymer, 2007, 48, 5202-5207.IV. Macromolecules, 2004, 37, 303-309; 2002, 35, 3111-3116; 2000, 33, 7062-7065. Liquid Crystals, 2003, 30, 1129-1137.V.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21, 9, 9042; Materials Horizons, 2021, 8, 2293; Soft Matter, 2019, 15, 2490;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2018, 16, 33-45; RSC Advances, 2012, 2, 2433. 教学活动 讲授本科及研究生中英文课程近30门次,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General Physics I & II》、《Modern Techniques in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Advanced Polymer Physics》等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学生科研项目近20项、并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本科生获第6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广东省赛金奖,第7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生班主任,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班主任,前沿软物质学院2019级本科生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