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锋教师主页|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历|杨晓锋招生信息|杨晓锋专利信息

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广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杨晓锋

姓名 杨晓锋
教师编号 80549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位 副教授
学历 副教授
职称 副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更新日期:2023年4月3日 姓 名 杨晓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7年9月 籍贯 广东饶平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biyangxf@scut.edu.cn 工作单位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510006 通讯地址 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6 单位电话 020-39380680 个人简介 杨晓锋博士,2014年12月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多后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后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大学生iGEM项目(获2019年金奖)、国家创新训练项目。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招生专业:学硕: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专硕:生物与医药(生物工程),药物 工作经历 2017-至今        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2016-2017      助理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      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 教育经历 2009-2014  理学博士,微生物学,华南理工大学2005-2009  理学学士,生物技术,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2017-至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杂志客座编辑(2020-2021) 研究领域 长期聚焦于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关注数据与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绿色生物制造。在相关领域提出若干原创性方法,部分在中粮集团等进行产业化应用测试。主要包括:1) 基因元器件和线路的设计、定量分析、及其在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小分子RNA和伴侣蛋白偶联的新型抗逆模块,结合基因线路的设计,实质性解决微生物高产抗逆的核心问题。2) 蛋白质元器件的设计及其在多肽药物高效制备和蛋白质工程上的应用。提出了新一代、可标准化蛋白(多肽)高效制备技术,结合深度学习进行蛋白质智能设计,实质性解决蛋白(多肽药物)设计与制备的底层技术问题。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专项,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2026,子课题负责人。[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抗逆基因回路设计合成与抗逆育种,2019-2024,项目骨干[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解脂耶氏酵母合成β-紫罗兰酮的代谢调控研究,2019-2021,项目主持[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解脂耶氏酵母合成β-紫罗兰酮的代谢调控研究,2018-2021,项目主持[5].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基于遗传开关的大肠杆菌抗酸线路的构建与评估,2019-2020,项目主持[6]. 中粮集团中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利用cSAT技术生产医药、化妆品用多肽,2020-2022,项目主持 发表论文 [1]. Lin Z*, Jing Y, Huang Y, Yang S, Chen S, Ou Y, Pistolozzi M, Yang X*, A cleavable self-aggregating tag scheme for the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disulfide bonded proteins and peptide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 262:118052. (JCR Q2,化工三大刊之一)[2]. Yao X, Liu P, Chen B, Wang X, Tao F, Lin Z*, Yang X*,Synthetic acid stress-tolerance modules improve growth robustness and lysine productivity of industrial Escherichia coli in fermentation at low pH.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22, 21:68. (JCR Q1)[3]. Li C*, Xiao Y, Sang Z, Yang Z, Xu T, Yang X*, Yan J*, Lin CSK*. Inhibition kinetics of bio-based succinic acid production by the yeast Yarrowia lipolytica,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42: 136273 (JCR Q1, IF2022=16.744)[4]. Chen S, Lu Y, Wang W, Hu Y, Wang J, Tang S, Lin CSK*, Yang X*,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β-ionone aroma compound from organic waste hydrolysates using an engineered Yarrowia lipolytica strain,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2, 13: 960558. (JCR Q1)[5]. Lin Z*, Li J, Yan X, Yang J, Li X, Chen P, Yang X*, Engineering of the sRNA DsrA together with the sRNA chaperone Hfq enhances the acid tolerance of E. coli.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21, 87: e02923-20. (JCR Q1)[6]. Lin Z*, Lin Q, Li J, Pistolozzi M, Zhao L, Yang X*, Ye Y*: Spy chemistry-enabled protein directional immobilization and protein purificati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020, 117:2923-2932. (JCR Q2)[7]. Lu Y, Yang Q, Lin Z*, Yang X*: A modular pathway engineering strategy for the high-level production of β-ionone in Yarrowia lipolytica.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20, 19:49. (JCR Q1)[8]. Yang X, Pistolozzi M, Lin Z*: New trends in aggregating tags for therapeutic protein purification.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8. 40(5):745-753. (JCR Q3)[9]. Yang X, Wang H, Li C, Lin CSK*. Restoring of glucose metabolism of engineered Yarrowia lipolytica for succinic acid production via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daptive evolu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7. 65(20):4133-4139. (JCR Q1)[10].Gao C†, Yang X†, Wang H, Rivero CP, Li C, Cui Z, Qi Q, Lin CSK*. Robust succinate production using engineered Yarrowia lipolytica from crude glycerol.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2016. 9:179. (co-first author, JCR Q1)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编著作(或章节):[1]. Yang  X, Lin  Z, Jing Y, (2022) Cleavable self-aggregating tags (cSAT) for therapeutic peptide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2406: 131-143.[2]. Lin CSK, Li C, Kaur G, Yang X. (2020) Waste Valorisation: Waste streams in a circular economy. Renewable Resource Series. John Wiley & Sons Limited, Chichester, United Kingdom. (共同编辑)[3]. Pleissner D, Dietz D, Bernhard J, an Duuren JH, Wittmann C, Yang X, Lin CSK, J. Venus, (2019)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in: K. Wagemann, N. Tippkotter (Eds.) Biorefineries, pp. 373-410.[4].  Aude P, Yang X, Kwan TH, Christoforou E, Fokaides P, Lin CSK*. (2017) Techno-economic study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food waste based biorefinery. Food Waste Reduction and Valorisation (Eds). pp121-146, Springer, Cham[5]. Li S, Yang X. (2016) Biofuel production from food wastes. Handbook of Biofuels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echnologies (2Ed). pp617-653. Woodhead Publishing, UK. 科研创新 授权发明专利[1].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2110987156.3[2].  一种高产β-紫罗兰酮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ZL201910899640.3[3].  α螺旋自组装短肽及其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ZL201811557416.8[4].  基于自聚集短肽诱导的固定化腈水解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410019182.7[5]. 一种β-木糖苷酶体内酶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910450.3申请发明专利[1]. Purification method for recombinant proteins, PCT/CN2022/096574[2]. Carrier for immobilizing prote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CT/CN2021/099144.[3].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for polypeptide, PCT/CN2020/125054. (进入美国,US20220372074)[4]. 一种pH响应调控序列及其应用,2022114576069[5]. 一种高鲁棒性的群体感应基因线路的构建及其应用,2022114268890[6]. 一种包含盐度诱导自组装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在重组蛋白纯化中的应用,202211183922.1[7]. 一种含二硫键多肽人脑利钠肽hBNP的生产与纯化方法及应用,202111567067.X[8]. 一种多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210397319.7[9]. 抗酸表达盒与应用以及高通量筛选用于微生物发酵的抗胁迫表达盒的方法,202111585143.X[10]. 抗酸表达盒及其在发酵产有机酸中的应用,201811007774.1 教学活动 [1]. 本科生教学:讲授《合成生物学导论》、《生物化学》、《生物反应工程基础》[2]. 研究生教学:讲授《发酵与代谢工程》 指导学生情况 [1]. 协助指导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 团队指导40余名本科生[3]. 指导多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包括iGEM项目(获2019年金奖),国家创新训练项目,SRP项目

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