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雄
姓名 | 黄汉雄 |
教师编号 | 80363 |
性别 | 男 |
学校 | 华南理工大学 |
部门 | 华南理工大学 |
学位 | 教授 |
学历 | 教授 |
职称 | 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更新日期:2023年12月2日 姓 名 黄汉雄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8月 籍贯 广东广州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mmhua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29号楼413C 单位电话 020-87112262 个人简介 黄汉雄教授30余年来一直从事聚合物加工成型设备与工程的研究。曾连续四期任学科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在流变学研究的指导下研制新型聚合物加工成型设备与技术,研究从聚合物加工中抽提的科学问题,提出新模型和新理论以及集成的模拟方法,为优化加工过程、发展高性能、功能性材料的加工新技术提供基础。 1)主持研究项目40余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二级子项目项)和各级人才基金项目20项,科技部863课题、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等10余项。 2)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 3)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带动了多个国内外研究组相继开展相关的研究。 4)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50余件,其中国际专利5件。 是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指导的博士生曾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被誉为“机械学科”全国优博)、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各层次奖励。 工作经历 1)1984/08至1986/08: 广东省佛山市塑料机械模具厂 2)1989/06至2008/01: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 学科带头人(2000年起)其中2003/05至2004/05: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美国) 高级访问学者3)2008/0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教授(二级) 其中2019/01至今 广东省高分子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80/09至1984/07: 华南工学院 本科/学士 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机械专业1986/09至1989/06: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生/硕士 轻工机械学科1991/09至1995/12(在职):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生/博士 轻工机械学科 获奖、荣誉称号 2002年:入选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人选2004年: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得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1998年:获得国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30周年先进人物“科技英才”2021年:中国好塑才“科技英才奖”2018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第二届“时代精英奖”2008年: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华南理工大学百名杰出教工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 专家委员会委员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分子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1)高端塑件表面多尺度微纳结构优化设计及其精准制造调控策略与机理2)基于聚合物流变学研究的新型成型设备创新设计及高性能材料制备3)流体和超临界流体辅助制造高分子复杂制件的新设备与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4)创新设计高分子高端成型设备的结构,具有高效、精密等明显效果5)微纳孔轻质高导热多功能高分子制件设计及其成型新技术 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二级子项目)和各级人才基金项目20项,科技部863课题、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等10余项。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受邀在多个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出版专著和教材 出版编著译著9部(含章节)。 科研创新 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50余件,其中国际专利5件。 指导学生情况 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100多名。指导的博士生曾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2019年第九届和2014年第四届;被誉为“机械学科”全国优博)、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各层次奖励。 我的团队 “高端高分子装备及先进材料加工”团队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