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首页 - 浙江师范大学

郑祥福

姓名 郑祥福
教师编号 25998
性别
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
部门 博士学位
学位 博士学位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郑祥福 12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杭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系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退休 所在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入职时间 : 1982-01-01 Email : zxf@zjnu.cn 访问量 : 0000001675 最后更新时间 : 2022.5.14 个人简介 一、个人基本信息:郑祥福,男,浙江常山人士,1955年5月生;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硕士)导师,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外国哲学硕士点负责人。以当代西方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西马、拉美、非洲等)为其主要的理论学术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术发展和理论问题探讨。1、求学及工作经历:1982年1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同年分配至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任教;1991年9月-1994年6月,攻读杭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1994年月,获得杭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1999年,获评“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3年,获评“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2020年,退休后返聘为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截止2022年5月6日,发表论文总计150篇;出版代表性学术专著及教材21部;至今指导研究生60余人,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先后培养多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曾任重要行政职务:曾任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至2019年11月);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至2019年10月);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2008.1-2018.1)政协委员、常委。 二、学术荣誉及成就: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真理观》(《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获浙江省第八届(95-9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2、《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获浙江省教委1997-1998年度社科成果评奖二等奖;3、《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获浙江省第九届(97-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4、《科学的精神》,获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胜成果奖二等奖;7、《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获浙江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三、教育教学荣誉:1、1999年获“全国曾宪梓教师奖”三等奖;2、2003年获评“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以及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优秀教师”;3、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 四、主持及承担课题:1、《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宣部委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2016-2018年,已结项;2、《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2007-2010年,《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3.《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2012-2016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4、《当代西方知识辩护理论: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5、《跨文化视野下的非洲哲学研究与译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Ⅱ(负责人),正在进行中;6、《高师政教专业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优化》(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已于200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7、《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对策研究》(第二负责人),2007-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8、《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负责人),2006-2008年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 ;9、《高师院校通识教材体系的构建》,2005-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10、《马克思主义哲学》,浙江省精品课程;1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2008-2010年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2、《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研究》,2001-2004年浙江省社科常规项目;13、《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浙江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课题成果《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由三联书店出版;14、《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008年浙江省社科项目 ; 五、出版专著及教材:1、《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个人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李欧塔》,个人专著,台湾生智出版公司,1995年;3、《后现代政治意识》,个人专著,台湾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4、《后现代学科与理论》,主编,台湾扬智文化,1997年; 5、《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逻辑学》卷“刘易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6、《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参编1第七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7、《后现代主义》,个人专著,台湾扬智文化,1999年;8、《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第一作者),三联书店,2001年;10、《科学的形象》(译著),二十世纪哲学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1、《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哲学视野中的人工智能及其模拟》,个人专著,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3、《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4、《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8卷)第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5、《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一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6、《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9卷)第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7、《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8、《当代西方知识辩护理论: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9、《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20、《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第一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21、《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主编之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六、学术论文发表情况: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独作,《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6年第1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10期转载;2、《指称、实在与认识的自组织性》,独作,《哲学研究》1996年第12期;3、《范·弗拉森—一个辩证的反实在论者》独作,《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3期; 4、《论范·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独作,《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4期; 5、《后现代科学哲学面面观》,独作,《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3期;6、《一种新的理论观:语义学的理论结构观》,第二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5期;《哲学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7、《认识论死了吗?》,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8年第4期转载; 8、《后现代话语与元叙事的黄昏》,独作,《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11期转载;9、《实在论是关于什么的?》,译者,《哲学译丛》1996年1-2; 10、《后现代性及其后果》,第二作者,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1、《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说明理论的研究走向》,独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7年第5期转载;  12、《从科学认识的目的与性质看真理的客观性》,第一作者,《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   13、《持续对立抑或融合》,第一作者,《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14、《高等教育中的后现代状况评析》,独作,《师资培训研究》(浙师大)1997年;15、《实践标准与元标准》,独作,《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16、《科学实在论发展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倾向》,独作,《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3年第9期转载;17、《库恩扼杀了逻辑经验主义吗?》 ,译者,《哲学译丛》199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3年第10期转载;18、《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路何在》,独作,《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社科信息》1994年第2期转摘;19、《萨普的准实在论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向》,独作,《晋阳学刊》1993年第6期;20、《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独作,《哲学动态》199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4年第1期转载,《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1期转载;21、《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独作,《人民日报》(理论学术)1993.11.17,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3年第12期转载;22、《真理类型论》,独作,《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9期论点摘登;23、《基础主义之后:恶性循环与无穷后退》,译作,《哲学译丛》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11期转载;24、《建构以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科学实在论》,独作,《河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4年第9期转载;25、《真理类型与实践标准》,独作,《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26、《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概念批判》,独作,《自然辩证研究》1994年第11期;27、《从理论的语义观到准实在论》,独作,《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11期转载;28、《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独作,《江汉论坛》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3期转载,《自然辩证法》1995年第4期转载;29、《范·弗拉森对概率的反实在论分析》,独作,《科学技术和辩证法》1995年第1期;30、《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独作,《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5年第7期转载;31、《对后现代主义的若干概念的理解》,独作,《福建论坛》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5期转载;33、《库恩、劳丹、范·弗拉森与反实在论》,独作,《晋阳学刊》1995年第2期;34、《论范·弗拉森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中介作用》,独作,《河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35、《李欧塔的文化后现代主义》,独作,《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9期转载;36、《真理的语义性质及其检验》,第二作者,《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6年第3期转载;3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独作,《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83年第7期转载;38、《论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分期》,独作,《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著作生平研究》1984年第11期转载;39、《评相对主义思潮对思想方式的影响》,独作,《浙江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40、《按劳分配中存在资产阶级权利说质疑》,第三作者,《探索》,第1986年第2期;4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书》(第十五章),广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42、《信念系统是影响反映过程的中间变量》,独作,《福建论坛》1988年第2期;43、《现代中西方整体论思想之异同》,独作,《理论信息报》184期;44、《信念方式对社会主体的制约性》,独作,《浙江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45、《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吗?》,独作,《生产力研究》1989年第3期;46、《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尺度评析》,独作,《高师函授》1989年第3期;47、《意识与信念方式、信念体系》,独作,《福建论坛》198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0年第2期转载;48、《现代西方哲学简明教程》(逻辑实用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49、《浅议“按辩证法办事”及一般程序》,独作,《社会科学论坛》1990年第3期;50、《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进步观》,独作,《高师函授》1990年第4期;51、《笔谈:“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社会科学论坛》1990年第4期;52、《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独作,《高师函授》1991年第4期;53、《神话与古希腊哲学》,独作,《福建论坛》1992年第6期;54、《公共关系学通论》第五章,人民出版社1992年;55、《萨普的准实在论评介》,独作,《社科信息》1994年第8期;56、《科学理论是真理吗?》,独作,《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57、《应当多角度地理解实践标准》,独作,《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10期转载;58、《论当代科学认识变革的动力系统》,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4期;59、《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世界新的扩张》,独作,《福建论坛》1999年第5期;60、《走向衰落的后经验主义》,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1期;61、《误入歧途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独作,《学术月刊》2000年第10期,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1年第1期转载;62、《走向衰落的后经验主义》,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1期;63、《重视哲学教学,改进思维方式》,《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思想政治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4、《当代科学认识论的新视野》,第一作者,《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2年第1期转载;65、《作为多重关系理解的真理范畴》,独作,《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2期;66、《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回顾与瞻望》,独作,《福建论坛》2002年第1期;67、《建立竞争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独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68、《趋向建构论的科学本质观》,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69、《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述评》,独作,《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被收入黄长著等主编《嬗变与趋向——人文科学篇》思想文库:当代西方学术思潮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19-33页;70、《科学的形象是怎样的?》,《科学时报》(读书周刊)2002年第12期;71、《从认识论视域解读大众文化》,《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72、《论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的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73、《大众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74、《视觉消费与文化生产》,《丽水师专学报》2003年第6期;75、《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及其启迪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2期;76、《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77、《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摘登,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5年第4期;78、《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6年第2期;79、《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认知转向”》,《福建论坛》2005年第8期;80、《证明-发现-创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回眸》,《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分化与会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1、《当代西方思潮评介》第2.8章,王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82、《当代西方“认识论的社会化”趋向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83、《文化选择与现时代的文化观念》,《福建论坛》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转载;84、《论不确定性与规律的适用范围》,《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6年第10期;85、《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价值》,《后现代设计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2005年;86、《关于神经网络模拟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87、《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任务》,《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7期摘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转载;88、《应当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89、《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后现代科学认识论》,《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90、《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福建论坛》2007年第6期;91、《消费文化的功能分析》,第二作者,《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92、《谈文化空间对幸福指数的影响》,第二作者,《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93、《从马克思观点审视大众文化》,《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94、《科学实在论之争与后实在论时代的发展策略》,《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8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8年第9期转载;95、《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及其启迪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96、《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5期转载;97、《论空间消费对当代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转载;98、《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矛盾及其发展战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1期摘登;99、《文化批判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8卷)(第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期;100、《坚持传统抑或改良?》,第二作者,《哲学动态》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9年第4期转载;101、《社会化认识论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1年第2期转载;102、《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第一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3期“论点摘登”;          103、《可靠主义的普遍难题与出路》,第二作者,《哲学动态》2010年第11期;104、《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11第12期;105、《科学实在论在当代的发展》,《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3年第2期转载;106、《詹明信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107、《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路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108、《村庄融合的困境及其对策》,《浙师大学报》2012年第5期;109、《马克思“共产主义不需要道德说教”命题的思想逻辑》,第二作者,《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10、《马克思道德理论范式决疑》,第二作者,《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11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重思》,《浙江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113、《亚当·弗格森道德基本法则及其适用性评析》,第二作者,《哲学动态》2013年第9期;114、《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当代西方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247-257页);115、《论当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性质》,《福建论坛》2013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转载;116、《认知、伦理与世界观——认识论视野中的阴谋理论》,第二作者,《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117、《结构的实在论能否解决科学实在论的争论?》,《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4年第5期转载;118、《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之实质正义诉求》,《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119、《分析齐泽克视野中的幻象理论》,《福建论坛》2014年第5期;120、《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转载;121、《非洲的马克思主义运动》,译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4期;12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理解全球资本主义的钥匙》,《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7期;123、《表象:结构主义的难题》,译作,《世界哲学》2015年第2期;124、《拉美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拉美化的马克思主义?》,译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4期转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转载;125、《对当代城市空间冲突的理性思考》,第二作者,《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26、《近3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八大关系》,《浙江师大学报》2015年第3期;127、《拉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程与理论特征》,第二作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和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载;128、《大众文化批判的方法论选择》,《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4期转载;129、《拉美有马克思主义:艺术与历史》,译作,《世界哲学》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7年第9期转载;130、《解放神学中的社会主义问题(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131、《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立场与方法》,《福建论坛》201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7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8年第7期转载;132、《新发展理念:创新人类社会发展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月刊”2018年2月22日;13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浙师大学报》2018年第1期;134、《大众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转载;135、《全球文化霸权和中国文化自强》,《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学术界》2018年第4期论点摘编第218页;136、《同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137、《实在论科学观的衰微及其未来发展构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9期“论点摘登”;138、《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实践智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9日;139、《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 》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40、《文化空间及其变动轨迹探微》,《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41、《马克思“资本生产力”批判的生态意蕴》,《浙师大学报》2019年第2期;142、《种族与阶级:马克思主义、种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编译)》,《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6期;143、《西方文化扩张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应对策略》,《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转载;144、《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145、《非洲社会主义历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146、《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农村转型社区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年第8期,《社会主义研究》转摘;147、《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148、《反殖民语境下的非洲三大政治思潮的更迭与演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149、《列宁社会主义本土化思想的当代意义》,《浙师大学报》2022年第1期;150、《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理论溯源——秘鲁社会主义大论战及其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22年5月6日网络首发。(待续......)  研究方向 国外马克思主义(拉美、非洲、西马) 当代西方哲学

郑祥福
郑祥福
SCI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