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广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刘刚

姓名 刘刚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电力学院
学位 教授
学历 教授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邮箱 liugang@scut.edu.cn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更新日期:2024年3月19日 姓 名 刘刚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导 行政职务 系副主任 Email liuga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电力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单位电话 020-87110613 个人简介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教学名师。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负责人。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80余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50件。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排名第一)、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电力科技成果金苹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广东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参编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著作一部;主持颁布中电联标准一项。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熵理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的应用    综合微观-介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高压设备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    采用电-磁-热-结构多场耦合分析的电力设备界面性能调控    电-热耦合潮流的电网热稳定规划与调度    结合能量谱的电力设备过电压及其防护。在这些方向上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    高温超导电缆实用化    自然雷电形成机理及雷电对电力设备损伤及防范    特高压换流阀厅电晕等离子体对绝缘损伤机理    海上风电场过电压防护及高压海底电缆寿命评估    城市电网大数据应用    基于多状态量的高压电缆可靠性及缓冲层损伤机理    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应用    动态提升电缆及架空线路负荷能力 工作经历  2019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 2010年1月-2011年2月,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访问学者; 2005年3月-2019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 2003年1月-2005年3月,广东金正电子有限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主持GSM移动信息终端的设计、开发、生产; 2000年5月-2001年11月,创立西安易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 1998年7月-2000年5月,青岛海信集团,参与了国内首台掌上电脑的自主研发。 教育经历 1994.09-1998.07  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1.08-1994.07  西安交通大学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7.09-1991.07  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1、教育部:《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 Engineering》课程思政示范课第一负责人、教学名师,      2021年;2、广东省教育厅:《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 Engineering》一流本科课程第一负责人,2021      年;3、广东省教育厅:《防雷与接地技术》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第一负责人,2023年;获奖1、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高压海缆与陆缆动态增容技术(排名第一),2022年;2、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长间隙放电的直流输电线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      二)2022年;3、广东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电-磁-热-流-固”多场耦合海底电缆增容技术(排名第二),2022      年;4、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电-磁-热-流-固”多场耦合海底电缆增容技术(排名第二),      2022年;5、电力科技成果金苹果奖二等奖,老旧高压电缆可持续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排名第      三),2022年;6、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XLPE 电缆绝缘缺陷检测和老化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排名第      三),2022年;7、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动态积污规律的污闪预警系统,2012年;8、中国南方电网东莞供电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输电网络雷击风险策略研究,2013年;9、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采用热路法通过监测电缆表皮温度实现导体温度的      准确计算,2013年;10、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利奖三等奖,电缆使用寿命检测方法,2017年;11、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吴志坤,指导教师,2018年;12、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许彬,指导教师,2015年;13、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唐军,指导教师,2015年;14、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罗智奕,指导教师,2017年;15、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韩卓展,指导教师,2019.11;16、多次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教师奖;17、华南理工大学十佳班主任,2011。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IEEE会员、Electric Power System Research、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EE Access、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Complexit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在计算高电压工程学指导下,面向未来电网需求,结合前沿交叉学科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孪生技术,推进能源供给的高电压、大容量、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如下领域研究:信息熵理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的应用综合微观-介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高压设备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采用电-磁-热-结构多场耦合分析的电力设备界面性能调控电-热耦合潮流的电网热稳定规划与调度结合能量谱的电力设备过电压及其防护。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80余项。主持的在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雷电流对张紧状态绞合金属地线的损伤机理研究,2020-2023;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重回击的雷电弧根在金属绞合地线上的运动机制研究,2022-2023;3.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面上项目,动力电缆对仪控电缆的电磁干扰影响研究,2021-2024;4、国家气象局重点实验室基金面上项目,人工触发闪电与高建筑物雷电激波过程的对比研究,2023-2024;5.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高压电缆接地系统状态评估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2025;6.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高压电缆外护层绝缘破损带电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24-2025;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科技项目,基于动态负荷的 CYMCAP、COMSOL 海底电缆分析、研究及应用,2023-2024;8.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高压电缆各层动态热参数的电缆载流量与应急负荷校核关键技术研究,2022-2024;9.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输电线路热缺陷智能无源检测装置开发,2022-2024;10、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输电线路载流量柔性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多源数据的输电线路载流量校核技术研究,2023-2024;11、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35kV旁路带电检修技术研究,2023-2024;12、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具有防火防爆功能的新型高压电缆接头研发及应用-任务1:高压电缆接头短路爆炸过程时空机理模型及验证研究,2023-2024;13、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状态检测技术试验研究,2023-2024;14、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无人机防御反制系统对变电站的影响及分层级定制研究,2022-2024. 发表论文 近5年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近5年发表的部分SCI收录论文: Zhang, H., Liu, G., Lin, B., Deng, H., Li, Y., Wang, P.: Thermal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analysis for non-rated load oil-natural air-natural transformer with auxiliary cooling equipment. IET Gener. Transm. Distrib. 16, 3080– 3091 (2022).  Shuzhen Bao, Honglei Deng, Zejin Zhang, Ran Hu, Gang Liu,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thod for high-voltage cable joints in tunne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Volume 183,2023,107872. Jiasheng Huang, Zhechi Ye, Gengbin Zhang, Shuzhen Bao, Pengyu Wang, Gang Liu, Study on a 110 kV combined prefabricated joint fault caused by premature failure of grounding grid,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Volume 141,2022, 106701. Wu, Z., Lai, Q., Zhou, W., Liu, X., Chen, J., Hu, L., Hao, Y., Liu, G.: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buffer layer discharge for high-voltage XLPE cable. IET Gener. Transm. Distrib. 16, 4142– 4157 (2022). Honglei Deng, Ruidong Peng, Meishan Zhong, Rui Yang, Yongchun Liang, Deming Guo, Gang Liu,A case study of rupture in overhead ground wire twined by armor rod,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Volume, 131,2022,105844.  Xiangyang Peng;  Honglei Deng; Rui Wang; Zhao Liu; Shujian Luo; Deming Guo; Gang Liu, Improvement and Sensitivity AnThermal Science 2022 OnLine-First Issue 00, Pages: 20-20alysis of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Dynamic Thermal Rat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Yingguang Li, Zeru Zhou, Biren Lin, Hao Zhang, Weifeng Huo, Honglei Deng, Gang Liu, Analysis of external heat dissipation enhancement of oil-immersed transformer based on falling film measure,Thermal Science 2022 OnLine-First Issue 00, Pages: 41-41. Pengyu Wang, Longyun Kang, Zhifeng Xu, Wenqing Zhou, Shuzhen Bao, Zhiheng Wu, Yanpeng Hao, Gang Liu, Dynamic thermal analysis for underground cables under continuously fluctuant load considering time-varying van wormer coefficient,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Volume 199, 2021, 107395. Zhao Liu, Honglei Deng, Ruidong Peng, Xiangyang Peng, Rui Wang,Wencheng Zheng, Pengyu Wang, Deming Guo*, Gang Liu*, An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Model Instead of Wind Speed Measuring for Dynamic Thermal Rat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Energies,2020, 13, IF:2.7 Gang Liu, Zhifeng Xu, Hui Ma,Yanpeng Hao Pengyu Wang⁎,Wenbo Wu,Yue Xie, Deming Guo, An improved analytical thermal rating method for cables installed in short conduits, Inter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20,IF: 3.588 Qian Li, Zikai Zhou,Wenqing Zhou, Juntao Wei,Kai Wang,Gang Liu⁎ Honglei Denga⁎,Peng Wang,Jian Shu, A case study on an explosion accident of a 110 kV porcelain housed MOA,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IF:2.897 Yue Xie, Yifeng Zhao, Xinghui Fan, Zhuozhan Han, Pengyu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Experimental Study on Cable Rejuvenation via Simulated Cable Oper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20, 27(2):708-711, IF: 2.83. Yue Xie, Yifeng Zhao, Shuzhen Bao, Pengyu Wang, Jiasheng Huang, Peng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Rejuvenation of Retired Power Cables by Heat Treatment: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in Lab. IEEE Access, 2020, 8:5635-5643, IF: 4.54. Yifeng Zhao, Zhuozhan Han, Yue Xie , Xinghui Fan, Yangyang Nie, Pengyu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Jiasheng Huang, Wenwei Zhu. Correlation Between Thermal Parameters and Morphology of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EEE Access, 2020, 8:19726-19736, IF: 4.54. Yue Xie, Yifeng Zhao, Shuzhen Bao, Pengyu Wang, Jiasheng Huang, Peng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Investigation on Cable Rejuvenation by Simulating Cable Operation. IEEE Access, 2020, 8:6295-6303, IF: 4.54. Qingbo Lai, Jie Chen, Libin Hu, Jingying Cao, Yue Xie, Deming Guo, Gang Liu⁎, Pengyu Wang, Ningxi Zhu. Investigation of tail pipe breakdown incident for 110 kV cable termination and proposal of fault prevention.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108:104353, IF: 2.249. Tao Zhang,Wencheng Zheng,YueXie, JunjianYuan, TaoXu, PengyuWang, Gang Liu⁎, Deming Guo, Gengbin Zhang, Yongchun Liang. A case study of rupture in 110 kV overhead conductor repaired by full-tension splice.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108:104349, IF: 2.249. 出版专著和教材 《防雷与接地技术概论》,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维护技术》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风电场防雷与接地》参编,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6年 科研创新 国际PTC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近5年内获授权部分发明专利:1. 一种测量高压导线与导体感应放电距离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023227.3, 申请日2016.11.21, 授权日2019.08.202. 基于ANSYS APDL与ANSYS CFX的钢芯铝绞线径向温度仿真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71503.6, 申请日2016.06.22, 授权日2019.06.183. 一种能够准确定位的电缆自动打孔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154516.X, 申请日2018.02.23, 授权日2019.06.184. 一种架空地线与预绞丝接触端口接触电阻的实验测量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117133.5, 申请日2018.02.06, 授权日2019.06.185. 一种判断用户使用卫生间时长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398349.9, 申请日2017.05.31, 授权日2019.05.146. 一种基于ANSYS CFX的架空线径向温度场仿真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71502.1, 申请日2016.06.22, 授权日2019.05.147. 一种考虑环向电流修正的架空导线分层电流的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66000.5, 申请日2017.02.06, 授权日2019.04.098. 高压单芯电缆皱纹铝护套处导热热阻的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362798.3, 申请日2016.05.26, 授权日2019.01.18 教学活动 1.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未来创新实验室-未来电网,创始人2.本科生课程: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 Engineering》课程负责人      新生研讨课《电能的生产与利用》课程负责人      新生研讨课《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课程负责人      产教融合课程《等电位原理与实践》课程负责人      本研共享课程《防雷与接地技术》课程负责人3.研究生课程:     广东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防雷与接地技术》课程负责人    《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课程负责人 指导学生情况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本团队欢迎愿意通过个人努力、团队协作、教师指导,在硕士/博士阶段通过实践与工程/科学研究训练,获得全方位提升的同学报考。谢绝“躺平”学生。      本团队研究生培养,从入学开始即开展基础工程与科学研究训练与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我国电力工程实际痛点问题。对于有进一步学术深造潜力的研究生,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学习,拓展研究视野,并确保后续博士科研的延续性;对于硕士毕业工作的研究生,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进行专门的团队管理、沟通能力培养,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解决企业实际痛点问题的现场科研训练,提供就业引领。      团队对于毕业研究生,持续提供工作后的支持与指导。       截至2024年3月,共指导研究生9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6名。毕业研究生就业方向:广州高校任、南方电网能源研究院、数研院、超高压公司、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广州供电局、国家电网各省电网公司、国网电科院等单位。      指导硕士生获奖情况1、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吴志坤,2018.11;2、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许彬,2015.12;3、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唐军,2015.12;4、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罗智奕,2017.6;5、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励。     指导本科生SRP、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百步梯计划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实践创新并获奖。 我的团队 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华南理工大学北区高压实验室/未来创新实验室,配备有专职实验与管理人员2名(其中正高级1名)、合作研究生指导教师正高级3名、副高级3名。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机构:1、早稻田大学(日本)Yoshimichi Ohki 大木義路教授,核电站电缆监测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2、University of Queensland(Australia),Saha教授、HUI Ma研究员,海上风电场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名);3、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Xiaodai Dong教授Canada Chair,物联网与5G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名);      开展国内合作研究的高校:1、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专业,尹毅教授,开展空间电荷测试合作;2、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英教授,王霞教授,开展高压电缆及附件老化及界面评估合作研究;3、武汉大学电气学院,周承科教授,开展高压电缆可靠性评估合作研究;4、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刘青芳教授,开展冲击雷电流下电场耦合合作研究;5、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吴广宁教授、开展变压器诊断合作研究;6、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杨明教授,开展核电站电缆安全合作研究;7、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谭帼馨教授,开展海底电缆绝缘老化合作研究;8、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谢月副教授,开展绝缘老化合作研究。      开展合作研究的企业: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广东电网规划中心、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东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惠州供电局、珠海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设计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佛山电力设计院、国网江苏电科院、云南电网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等;      校内合作单位: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洪晓斌教授、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赵祖金教授、计算机学院张齐副教授,开展跨领域的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绝缘材料理化性能、云平台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研究合作。      研究团队以电介质与电工材料基础科学问题为引领,以未来电网需求为导向,在1000余平方米的实验条件支持下,开展兼顾现实电网运行、面向未来电网的自主研究。目前实验条件下可开展的电力设备相关实验项目:1、±800kV冲击高压实验;2、5000A电流下的架空、电缆热稳定实验;3、150kV长期工频耐压实验及电热联合老化实验;4、-196℃液氮环境下超导电缆实验5、微观-介观-宏观绝缘及金属材料测试;6、多旋翼无人机电网检测实验;7、电缆线芯内置光纤干涉散射实验;8、特高压换流阀厅绝缘电晕损伤实验;9、电力设备人工智能AI/物联网/5G/云平台仿真与实验;10、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模拟及修复电热实验;11、高压/中压电缆附件界面压力及热应力实验;12、变压器动态散热实验;13、生物电介质的介电频谱能谱实验。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