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广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潘建荣

姓名 潘建荣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土木与交通学院
学位 教授
学历 教授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邮箱 ctjrpan@scut.edu.cn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更新日期:2024年4月28日 姓 名 潘建荣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0年2月 籍贯 河北保定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导 行政职务 系总支书记 Email ctjrpan@scut.edu.cn 工作单位 土木与交通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1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单位电话 020-87113425 个人主页 http://www2.scut.edu.cn/jtxy/2018/0426/c1891a263678/page.htm 个人简介 潘建荣博士/教授/博导/党支部书记土木工程系/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参数理论、智能算法、多目标分析等)招生类型:      学术博士:结构工程        工程博士: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学术硕士: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专业硕士: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工作经历 2002.07-2003.07,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员;2009.07-2011.07,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1.08-2017.08,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2014.08-2015.08,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2017.09   -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 教育经历 1998.09-2002.06,获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3.09-2006.06,获汕头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6.09-2009.06,获汕头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2013年首批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2017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广东省标准《钢结构设计规程》DBJ 15-102-2014。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排名3/8,以工程教育认证为驱动的土木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1年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主要团队成员)2021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广东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技术规程》DBJT 15-175-2019。2022年广东省钢结构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行业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及移动屋》JGT570-2019。2022年广东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广东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技术规程》DBJT 15-175-2019。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6/14,“认证驱动、德识能三联动”的土木工程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理事(2021-2024)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2021.08-2024.12)广东省本科高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建设工程装配式与绿色发展协会副会长(2022.12-2027.12)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在“高性能地域性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优化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 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优化,主持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在研:基于失效模式控制的腋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研:基于参数相关关系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多准则优化方法研究)3)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1项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项目1项5)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学改革项目1项(综合类教改项目) 发表论文 [1] Jianrong Pan, Shizhe Chen, Zhichao Lai, Zhan Wang. Analysis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welded box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considering residual stress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4(11): 557-566, SCI[2] Shizhe Chen, Jianrong Pan*, Hui Yuan. Mechanical behavior investigation of steel connections using a modified component method,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 25(1): 117-126, SCI[3] Peng Wang, Jianrong Pan*, Zhan Wang.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behavior of stiffened angle joint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6(1): 67-78, SCI[4] Jianrong Pan, Ruike Huang, Jing Xu, Peng Wang, Zhan Wang, Jin Chen. Behavior of exposed column-base connections with four internal anchor bolts under seismic loading, Structures, 2021, 34(6):105-119, SCI[5] 王鹏, 王湛, 潘建荣*. 空间隔板焊接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19, 40(30): 221-229, EI.[6] 王鹏, 王湛, 潘建荣*. 陈磊. 腋撑式半刚性钢框架抗侧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0, 41(S2): 192-201, EI.[7] Deming Liu, Zhan Wang, Jianrong Pan*, Yanjun Zheng, Zhengtao Hu. Optimum design of nonlinear semi-rigid steel frame based on performance-price ratio via genetic algorithm,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2, 61:105287, SCI[8] Yanjing Fan, Jianrong Pan*, Fangxin Hu, Jianhao N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teel frame with top-and-seat angles considering yield contro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4,218:108718, SCI 出版专著和教材 1)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及移动屋》(JG/T 570-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排名6/19;2)广东省标准《钢结构设计规程》(DBJ 15-102-2014),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7/37;3)广东省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163-2019),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5/35;4)广东省标准《装配式铝合金低层房屋技术规程》(DBJ/T 15-175-2019),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5/16;5)广东省标准《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210-2021),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排名14/30; 科研创新 1)中国发明专利,张蓝方、谢壮宁、张乐乐、石碧青、江毅、潘建荣,调谐液体阻尼器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202110334937.2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潘建荣,王鹏,陈磊,王湛,郭朱屹,装配腋撑式顶底角钢梁柱连接钢框架,202022425868.X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胡方鑫,潘建荣,王湛,高强钢柱-普通钢梁-低屈服点钢T型钢可恢复功能节点,202021142865.94)软件著作权,王湛,覃健桂,潘建荣等,钢结构梁柱节点关键力学性能数据库及其辅助设计软件V1.0,2021SR15308225)软件著作权,刘德铭,王湛,潘建荣等,端板连接节点规则半刚性钢框架结构截面优化设计软件,2022SR06263676)中国发明专利,邢建见、潘建荣、胡方鑫等,一种自然语言转SQL和Revit数据交互的系统,202311591854.77)中国发明专利,潘建荣、王鹏等,连接件内插式钢管柱与钢梁连接节点,201910846378.6 教学活动 从事《钢结构理论》《房屋建筑学》(本科生)、《结构实验技术》(硕士生)、《高等钢结构》(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指导学生情况 在读博士生:4人在读硕士生:10人 我的团队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   湛 教授(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潘建荣 教授(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胡方鑫 副教授(钢结构、高强钢)      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1)多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优化理论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基于失效模式控制的腋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优化方法研究;3)基于参数相关性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多准则高效优化方法研究;4)考虑局部屈曲与低周疲劳耦合效应的高强钢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

潘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