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广东省 > 华南理工大学

余华

姓名 余华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学位 教授
学历 教授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广州天河五山华工大逸夫科学馆
邮箱 yuhua@scut.edu.cn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更新日期:2024年3月10日 姓 名 余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年9月 籍贯 重庆云阳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yuhua@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天河五山华工大逸夫科学馆 单位电话 020-87111435 个人主页 http://www2.scut.edu.cn/arcca/4599/list.htm 个人简介 余华,男,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声通信技术部部长,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水声通信与网络、水声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于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 海洋学院访问进修1年,曾到香港、法国做过短期访问学者。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基重大项目课题“水下目标分布式声探测及协同探测识别示范验证” “适配分布式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需求的可靠传输与机动组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物理层理论与算法、水下声波通信信道均衡、水声通信机研制、水声网络协议、声呐阵列信号处理(水下目标测向与定位)。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下常年招收硕士、博士、博士后:学术博士:信息与通信工程(无线通信)、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工程博士:电子与信息-通信系统与智能感知技术-无线通信学术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无线通信)、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专业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无线通信、水声通信、海事通信)附华南理工大学最新的博士后政策:http://www2.scut.edu.cn/hr/2021/1101/c4460a449435/page.htm 工作经历 2004.7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12.8-2013.08 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学院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8.6-2008.07 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 访问教授2003.9-2003.11 香港科技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研究助理 教育经历 2001.9-2004.6 华南理工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1991.9-1995.6 西南大学 数学专业本科 获奖、荣誉称号 [5] 2021年度广东省电子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VDES海上通信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4] Networking Demonstration of A UAN E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Hierarchical State Machine and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Best Demo Award of the 13th WUWNET, Dec. 3–5, 2018, Shenzhen, China.[3] 指导研究参加2018、2019年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华南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 2010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1]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多模态信号建模、传输及识别新算法。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东省普通高校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声通信技术部部长 研究领域 无线通信物理层理论与算法、水下声波通信信道均衡、水声通信机研制、水声网络协议、声呐阵列信号处理(水下目标测向与定位) 科研项目 [1] 2021.01-2026.12 水下目标分布式声探测及协同探测识别示范验证,国基重大项目课题,直接经费578万(合作方主持);[2] 2021.01-2026.12 适配分布式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需求的可靠传输与机动组网,国基重大项目课题,直接经费298万(主研);[3] 2020.01-2022.01 面向海工装备智能化的海洋异构网络通信平台与物联网应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1000万(主研);[4] 2019.01-2022.12 群岛环境下的空海地通信一体化网络研究,NSFC-浙江两化融合重点支持项目,直接经费80万(合作方主持);[5] 2018.01-2021.12 超奈奎斯特速率传输的高谱效水声通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直接经费62万(主持);[6] 2016.01-2017.12 新型海上通信技术产业化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40万(主持);[7] 2015.07-2019.12 基于软件定义的低功耗高速水声通信调制解调器研制,广东省科技计划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项目,经费100万(主持);[8] 2015.01-2018.01 双扩展动态水声信道高速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费30万(主持);[9] 2015.01-2019.12 水下动态多节点自动接入与组网基础研究,国基重点,经费360万(主研);[10] 2014.01-2017.12 宽带时变水声信道的建模与参数估计,国基面上,经费88万(主持). 发表论文 代表性期刊论文[1] Y. Chen, H Yu, Jie Li*, F. Ji, F. Chen, "TOA-Based Direct Localization in Shallow Water Multipath Environments: CRLB Analysis and Optimal Sensor Deployment”, Ocean Engineering, vol. 292, paper no. 116556, Jan. 2024.[2] Y. Chen, H. Yu*, J. Li, F. Ji, F. Chen, "Initialization-Free Method for Three Dimensional Source Localization Under Stratification Effect," in IEEE Tra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vol.59, no.6, pp.8752-8768, Dec. 2023. [3] Y. Chen, H. Yu, J. Li*, Q. Wang, F. Ji and F. Chen, Three-Dimensional Source Localization based on 1-D AOA Measurements: Low-Complexity and Effective Estimator, in IEEE Tra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72, paper no. 9510615, pages.15, July 2023.[4] Q. Wang, H. Yu, J. Li*, F. Ji, F. Chen, Adaptive Grid Refinement Method for DOA Estimation Via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vol. 48, no.3, pp.806-819, July 2023. [5] Y. Liang, H. Yu*, F. Ji, F. Chen, Multitask Sparse Bayesia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Turbo Equalization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s,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vol. 48, no.3, July 2023, pp.946-962.[6] X. Pei; Y. Chen; M. Wen; H. Yu; E. Panayirci; H. V. Poor, Next-Generation Multiple Access Based on NOMA with Power Level Modulatio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40, no.4, April 2022, pp. 1072-1083.[7] J. Chen; H. Yu; Q. Guan; G. Yang; Y. Liang, Spatial Modulation Based Multiple Access for Ambient Backscatter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26, no.1, pp.197-201, Jan. 2022.[8] H. Qing, H. Yu, Y. Liu, M. Wen*, Enhanced Spatial Modulation with Generalized Antenna Selection in MISO Channels, IET Communications, vol.15, no.16, pp.2046-2053, Oct. 2021.[9] W. Chen; Q. Guan; H. Yu; F. Ji; F. Ch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under Space-Time Coupl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8(15):12398-12409, 2021.[10] X. Pei, H. Yu, X. Wang, Y. Chen*, M. Wen, Y. Wu, NOMA-based Pervasive Edge Computing: Secure Power Allocation for IoV,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vol.17, no.7, pp. 5021-5030, July 2021.[11] 王琦森, 余华, 李杰, 董超, 季飞, 陈焱琨.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空间紧邻信号DOA估计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3): 708-716.[12] X. Pei, H. Yu, Y. Chen, M. Wen, and GaoJ. Chen, Hybrid Multicast/Unicast Design in NOMA-based Vehicular Caching System,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Dec., 2020, vol. 69, no. 12, pp.16304-16308.[13] X. Pei, H. Yu, M. Wen*, Shahid Mumtaz, Sattam Al Otaibi, and Mohsen Guizani, NOMA-Based Coordinated Direct and Relay Transmission with A Half-Duplex/Full-Duplex Relay,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vol.68, no.11, 2020, pp. 6750-6760.[14] H. Qing, H. Yu, Yun Liu, Wei Duan, M. Wen, F. Ji,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OFDM-IM System, China Communications, vol.17, no.9, 2020, pp.167-176.[15] X. Pei, H. Yu, M. Wen, Qiang Li, and Zhiguo Ding, Secure Outage Analysis for Cooperative NOMA Systems with Antenna Selection,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64, no.4, Apr. 2020, pp.4503-4507.[16] D. Wan; M. Wen; F. Ji; H. Yu; F. Che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Trend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25, no.2, pp.109 - 117, Feb. 2018.[17] Lijun Xu, X. Zhong, H. Yu, F-J. Chen, F. Ji, Shefeng Yan, Spatial and Time-reversal Diversity Aided Least-symbol-error-rate Turbo Receiver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s, IEEE ACCESS, vol.6, pp.9049-9058, Feb. 2018.[18] Weiqi Chen, H. Yu, Q. Guan, F. Ji, F. Chen, Reliable and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s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IEEE NETWORK, vol.32, no.4, July/August, 2018, pp.94-99.[19] 徐文,鄢社锋,季飞,陈景东,张杰,赵航芳,陈戈,吴永清,余华,张歆,许肖梅,陈惠芳,海洋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及融合前沿研究评述,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46(8):1053-1085, 2016.[20] Y. Zhao, H. Yu*, Gang Wei, F. Ji, and F. Chen,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Wideband Underwater Acoustic Multipath Channels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 64, no. 20, pp.5396-5408, Oct. 2016. 科研创新 【近期授权专利】[1] 余华;林子茂;季飞;陈芳炯;一种提高阵列可估计的入射信源数目的方法;申请号:2021103987570.[2] 余华;李文超;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概率成形与FTN传输技术的概率因子寻优方法;申请号:2022104789798.[3] 余华;高飞翔;季飞;陈芳炯;基于链路生存时间位置预测的GPSR路由协议转发方法;申请号:2022103009996.[4] 余华;周永进;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子带选择激活的多带双曲调频扩频水声通信方法;申请号:美国11463178.[5] 余华;陈奕毅;季飞;陈芳炯;一种结合信道估计的自适应均衡软信息迭代接收方法;申请号:2021103926365.[6] 余华;周剑;梁耀坤;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后验软符号的多通道通信最小误码率Turbo均衡方法;申请号:2021103926435.[7] 余华;吴俊文;季飞;陈芳炯;一种OLSR路由协议控制信息动态生成方法;申请号:2020104656227.[8] 余华;周永进;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子带选择激活的多带双曲调频扩频水声通信方法;申请号:2017111708188.[9] 余华;白乐;季飞;陈芳炯;一种Turbo接收系统中的迭代终止决策方法;申请号:2020100105494.[10] 余华;张雅琦;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交叉子带划分的多带双曲调频扩频通信方法;申请号:2020100439635.[11] 余华;黄灿群;季飞;陈芳炯;一种八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申请号:2020215497126.[12] 余华;黄灿群;季飞;陈芳炯;一种双通道水声通信发射机;申请号:2020215497003.[13] 余华;黄灿群;季飞;陈芳炯;一种水声通信多核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板;申请号:2020215496960.[14] 余华;裴欣月;邹游;季飞;陈芳炯;一种OFDMA分布式模式下行链路梳状谱快速提取方法;申请号:2017111708262.[15] 余华;李毅辉;季飞;陈芳炯;滤波多音调制系统中一种基于迭代信道估计的接收算法;申请号:2017109317434.[16] 余华;曹鼎;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双向时域均衡的软信息迭代接收方法;申请号:2018109028922.[17] 余华;洪成昌;季飞;陈芳炯;自相关与互相关结合的多段重复序列OFDM同步算法;申请号:2017111188319.[18] 余华;张硕;张军;季飞;陈芳炯;一种基于频域均衡的信号还原方法;申请号:2016110435850. 【近期软件著作权】[1] 余华,郑杰文等, 基于层次状态机的水声网络协议栈实现软件, 2018SR646074,2018.8.14[2] 余华,李毅辉等,新一代海事通信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调制解调技术仿真软件,登记号: 2018SR432884,2018.6.8.[3] 余华,曹鼎等,一款基于MFC的新一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入协议仿真软件,登记号: 2017SR663574,2017.12.04.[4] 余华;杨镇川;李文俊;黎子仟;张海彬;吕喆,一款基于树莓派的无人船操控系统1.0,2017SR412180,2017.7.31.[5] 余华;高执;王志键;林秀娜,Bigfish WiFi伪AP演示系统[简称:Bigfish伪AP]V1.0,2016SR245742,2016.9.2.[6] 潘伟锵; 余华,基于BS架构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V1.0,2015SR161278,2015.08.20 教学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平台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本人承担《无线通信》、《水声信道》、《水声通信讲座》等研究生课程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在校学生:博士6名,硕士9名。【毕业学生】2020届博后 郑倍雄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副教授)2023届博 裴欣月 东北大学(副教授)2023届博 王琦森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2021届博 青 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届博 陈伟琦 广州金融学院2016届博 赵砚博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2023届硕 马浩楠 华为数通部门软件开发2023届硕 张天翔 华为数通部门软件开发2023届硕 周懿文 中车株洲海上风电事业部2022届硕 梁世昌 华为云核心软件开发2022届硕 高飞翔 中共合肥市委网信办2021届硕 林子茂 电信院行业应用研究所算法岗2021届硕 陈奕毅 华为数通部门软件开发2021届硕 黄灿群 华为消费者部门硬件开发2020届硕 白  乐 微众银行 大数据平台开发2020届硕 张雅琦 华为软件开发2020届硕 吴俊文 一加嵌入式Linux2019届硕 曹  鼎 网易游戏深度学习(广州)2019届硕 郑杰文 网易游戏深度学习(广州)2019届硕 毛姗姗 腾讯应用研究2019届硕 王俊杰 网易(杭州)有限公司平台开发2018届硕 洪成昌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 2018届硕 李毅辉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福州) 2018届硕 周永进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 2017届硕 邹  游 广州网易游戏部门游戏测试 2017届硕 张  硕 深圳腾讯软件开发 2016届硕 郑国明 深圳腾讯软件开发 2016届硕 李小莉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深圳分中心 2015届硕 何建煌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2015届硕 刘  学 广州网易游戏部门游戏测试 2015届硕 李  勇 深圳微众银行(腾讯) 2014届硕 赵  慧 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研究)所 2014届硕 梁铭倩 中国电信广东省公司2013届硕 吴少娟 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2013届硕 魏  珂 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13届硕 徐子龙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我的团队 http://www2.scut.edu.cn/arcca/main.htm

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