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骅教师主页|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简历|陈越骅招生信息|陈越骅专利信息

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浙江省 > 浙江大学

陈越骅

姓名 陈越骅
教师编号 58727
性别 发明专利4999代写全部资料
学校 浙江大学
部门 哲学学院
学位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学历 版权登记666包过 代写全部资料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陈越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学者。清华大学哲学博士,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浙江大学宗教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宗教学理论、宗教哲学、晚期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研究。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宗教学研究所主任助理。学术兼职: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意大利米兰安布罗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Fellow)、香港道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瑜伽文库”系列丛书编委。多本国际与国内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人,例如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A&HCI国际期刊)(2019年4月起任编委)。电子信箱:chenyuehua(at)zju.edu.cn  研究领域1. 宗教哲学:宗教学理论、基督教哲学、教父学、安布罗斯、奥古斯丁2. 晚期希腊哲学: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古代晚期形而上学与知识论3. 跨文化哲学:文明经典阐释、哲学与宗教比较、共同体伦理 主持课题20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与自然关系视域下的教父创造论传统研究”(宗教学)。201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奥古斯丁《加西齐亚根对话》全集翻译及其宗教文化和谐论探源”(宗教学)。201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希腊哲学基本概念的发生学研究”(15ZDB025),资助总额80万,子课题20万。”。2013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宗教和哲学的交融:奥古斯丁与米兰教父圈子研究”(宗教学)。2012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哲学与宗教的和谐与冲突”(宗教学)。2011年,主持浙江大学第四批自主科研项目“柏拉图的至善之谜研究”,经费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年,获得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第21届出版项目资助。参与课题1. 2013年,参与共青团中央重点研究课题“儿童信仰启蒙研究”。2. 2014年,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史”。组织学术活动全国性“西湖论道”学术大会、专业性“宗教学前沿”系列讲座、“文明经典”青年学者集释创新工作坊、“学·术”科研能力系列讲座、“文化·对话”论坛。长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主讲。访学经历    2018年:意大利米兰大学、安布罗斯图书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     2016 -2017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2009 -2010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2014 香港中文大学    2012 香港道风文化研究所    2013 意大利安布罗修图书馆 学术成果(一)学术著作(含译著、编著)2018年:专著:《神秘主义的学理源流——普罗提诺的太一本原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3月。(欢迎同行学者学生来信索取)专著:《跨文化视野中的奥古斯丁——拉丁教父的新柏拉图主义源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欢迎同行学者学生来信索取)译著:[古罗马]波埃修斯,《哲学的安慰》,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独立承当同名原著翻译,该书另含5篇论文由合作者译出)译著:[古罗马]安布罗斯,《论责任》,20万字,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出版,2015年12月出版。译著:[古罗马西塞罗,《如何治理国家:献给当代领袖的政治智慧》,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10万字。(二)学术文章:(有链接的点击可下载全文)2015年后:“Re-Shaping the Theological Foundation of Virtues: St. Ambrose on Duties and the Debate over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20(52):1. (A&HCI)"Already but not Yet: The Future of Patristic Studies in China",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9(50):1.(A&HCI)“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载《中国社会科学》(权威期刊),2018年第8期,页68-87  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及启示_陈越骅.pdf“The Chastening of Soul and the Bondage of Original Sin”,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8(49):2. (A&HCI)“The New Horizon of History: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 of Sino-Christian Theology and ISCS”,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6(44):1.(A&HCI)“希腊哲学智慧论传统及其晚期转型:发生学与奥古斯丁的视野”,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一级期刊)。CHEN Yuehua, “St. Ambrose's On Dut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Comparative Ethical Values towards a Human Community”, Studia Ambrosiana, 2019, 12, 167-188.合写:“古代基督教思想文化背景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收入《中国宗教学40年(1949-2019)》(中国社科出版社2020.9)陈越骅, 意志朝向至善——奥古斯丁与普罗提诺在宗教哲学的相遇, 《基督教思想评论》, 2018-11-01, 23, 117-131, 核心期刊“奥古斯丁真理信仰的起点”,《宗教研究》(CSSCI),2017年春,页221-233。“哲学何时变为宗教——早期奥古斯丁忏悔的逻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国学与西学》,ESCI源刊),2020-12(2),即出。(该期组稿人)2015年以前:往年:1. “Sino-Christian Theology in Chinese Christian Theological Traditio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4(41):2. (A&HCI) 2. “Sino-Christian Theology’s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3(39):2. (A&HCI) 3.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viviality”,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2013(38):1. (A&HCI) 4. “普罗提诺有‘本体论’吗?——兼论Hypostasis的哲学含义”,载《云南大学学报》(CSSCI),201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B6)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2014-4-23:普罗提诺有_本体论_吗_兼论Hypostasis的哲学含义_《云南大学学报》陈越骅.pdf 5. “古代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范式新探——跨文化视域中的言意之辨”,载《学术月刊》(CSSCI,一级期刊),2013年第5期。跨文化视域中的言意之辨_古代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范式新探_陈越骅.pdf 6. “柏拉图的至善之谜”,载《道德与文明》(CSSCI),2013年第3期。“柏拉图的至善之谜”,载《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3期,页89-94,陈越骅.pdf 7. “默会知识:对言不尽意的一个知识论解释”,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权威期刊),2013年第7期全文摘录。“默会知识:对言不尽意的一个知识论解释”,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卷,总第67期,页27-33,陈越骅.pdf 8. “伦理共同体何以可能——试论其理论维度上的演变及现代困境”,载《道德与文明》(CSSCI)2012年第1期。“伦理共同体何以可能——试论其理论维度上的演变及现代困境”,载《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卷,总第176期,页39-44,陈越骅.pdf 9. “太一的多面相——论普罗提诺形而上学中的最高本原”,载《世界哲学》(CSSCI)2011年第2期。“太一的多面相——论普罗提诺形而上学中的最高本原”,载《世界哲学》,2011年第2卷,页291-301,陈越骅.pdf 10. “多彩的雅典娜——论哲学的希腊性问题”(合著),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B6,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1. “希腊哲学典籍的跨文化研究”(合著),载《中国哲学年鉴2012》(CSSCI),2012年。 13. “安乐哲的中西哲学比较”,收入《清华哲学年鉴2005》,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4. Principle, Knowledge, and Personal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Good” according to Plato,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3(8): 585-606 16. “奥古斯丁的新柏拉图主义起点溯源:双界论与双城论”,发表于“基督宗教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基督宗教在中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三)译文1. 2007, Hu Weixi, “On the Study of Foreign Philosophy in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ts Future”,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Springer Press , Volume 2 Number 4 Oct. 2007 (Chinese to English) 2. 2006, Wang Xiaochao, “On the Study of Foreign Philosophy in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ts Future”, Wang Xiaochao,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1 Number2 April 2006. (Chinese to English) 3. 2014年,若干篇宗教与伦理学论文(英译中),约50000字,收入《科学与宗教:当前争论》,(张志刚,朱东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 2008年,若干篇关于儒家和希腊哲学的文章(中译英),约50000字,收入《孔子与苏格拉底——中国对外友协与希腊欧中关系发展协会共同举办第一、二、三届中国希腊哲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希腊驻华大使馆、欧中关系发展协会联合编辑。 (四)书评Book Reviews:WANG Zisong et al. 2010.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Vol. 4.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p.1797. in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4(9) 171-177. (五)报纸News paper Article1.        “波埃修斯:中世纪第一位经院神学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6-17,B02版。2.         宗教与哲学的统一 ——奥古斯丁研究的世纪公案,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B02版。3.         重思麦克斯·缪勒与宗教学,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3-14,004版。学术活动(一)组织学术会议2019年11月16-18,第二届西湖论道学术会议“全球化与中国化”。2018年12月7-11日,组织80人规模学术会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融通——2018年浙江大学“西湖论道”学术论坛”,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圆正启真酒店 2016年5月13-15日,组织“2016年浙江大学教父哲学学术论坛”。2014年12月7日,组织“奥古斯丁经典及教父学研究的未来”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与梁慧副教授共同主持“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之“文明经典青年学术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二)参与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2019 年8 月15 日-8 月23 日,在英国牛津参加第18 届国际教父学研究大会,受邀发表主题报告“Mercy in the Human Nature: answers from Ambrose, Augustine, and Mencius”,该系列会议是世界教父学研究最高规格国际会议,4 年一次,今年参会人员多达800 多人。申请人是中国大陆唯一参会并发表主题论文的学者。2018年3月,参加意大利米兰安布罗斯图书馆“安布罗斯研究:国际项目与研究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访学意大利米兰大学古典学系;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受邀参加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古代世界中的文本、思想与自我——北京大学第三届古典学会议”国际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The Traditon of Archology in Greek Philosophy From A Genealogical Perspective”。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0多名中西古典学研究专家与会。2019年12月3-6日,第十届数位典藏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中国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林如诗、陈越骅合作发表海报论文“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合作实践:基于CAG数据库的奥古斯丁百年研究梳理”。国内学术会议:2019年10月19日-20日,北京,第十二届古希腊哲学论坛,受邀发表论文:“'努斯'(νοῦς, nous)如何理解、如何翻译?——以普罗提诺的'思'为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承办。2019年8月23日-25日,天津,2019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新时代中国宗教学理论与前瞻”高层论坛),受邀发表论文:“古代基督教思想文化的中国研究及新时代的展望”,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南开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2019年5月5-7日,武汉,第二届中国中世纪哲学研究年会(“中世纪哲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受邀发表论文“神秘主义对西方中世纪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2018年4月21-22日,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全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会”,发表论文:“对新柏拉图主义的三本原解释体系的再诠释”。2018年6月2日-6月3日,北京大学:“‘中世纪哲学传统的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奥古斯丁论智慧:跨文化哲学传统转型的视野”。2018年8月13日开幕,北京大学:“世界哲学大会”,参会。2018年10月19-21日,中国社科院:“基督宗教研究论坛(二零一八)”,发表论文:“中国教父学的未来”。2018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教父哲学工作坊:教父思想的东方传统”,发表论文:“哲学何时变为宗教——早期奥古斯丁忏悔的逻辑”。2018年11月19日,首都师范大学,主讲:“重申欧洲的传统:中世纪文学艺术的神秘主义”。2016年4月16-17日,上海,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哲学论坛“古典学的新生命”,受邀发表论文:“从发生学方法看希腊罗马哲学与古典学的现代学科进路”,《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2015年之前的活动:1.        2014年10月7-11日,德国锡根大学“现代社会中的诸宗教:从冲突走向共识?”国际会议,德国锡根2.        2013“韩中日各国对东亚文化和基督教的观点”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长老会神学大学,韩国首尔3.        2012 “基督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长老会神学大学,韩国首尔4.        2013“奥古斯丁国际工作坊”,浙江大学哲学系、美国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联合主办,浙江杭州5.        2013“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宗教与世俗社会:问题与机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德国齐根大学哲学院联合举办,浙江杭州6.        2012年11月23-25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首届年会,发表论文:“哲学与宗教的汇聚与交错:论奥古斯丁借助普罗提诺对灵魂的反思”7.        201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8.        2011 “宗教与中国社会伦理体系的构建” 学术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和中国宗教学学会联合举办,浙江杭州,发表论文“伦理共同体何以可能”。 教学工作本科生专业课程:宗教史专题、中西传统宗教精神、中世纪西方哲学、外国哲学、哲学问题研究生专业课程: 基督教文化经典导读、基督教文化经典入门、基督宗教研究导论、宗教史专题、宗教学概论、宗教学基础理论、宗教学前沿、宗教学研究导论 指导:   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德育导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导师新生之友

陈越骅
陈越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