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里教师主页|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简历|张万里招生信息|张万里专利信息

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陕西省 > 西北工业大学

张万里

姓名 张万里
教师编号 3808
性别
学校 西北工业大学
部门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位 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职称 副高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个人经历 personal experience 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 2015年在上海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量化投资部研究助理一职 2012年-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16年-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教育教学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专题》、《极简经济学与人工智能》、《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统计学》

荣誉获奖

荣誉获奖 Awards Information 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家级);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家级);2018年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省级);2022-2023年全国市场调研大赛校级二等奖;2023年二十一届“三航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国赛校级二等奖;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纵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优劳动要素配置:辐射效应与区域协调对策研究”,2022年-2025年,项目负责人,在研,30万;纵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供需动态平衡的视角”,编号:21YJC790163,2022年-2024年,项目负责人,在研,8万;纵向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基于数字经济复杂网络的陕西省产业空间布局的路径及机制研究”,编号:2021D005,2021年-2023年,项目负责人,在研,2万;纵向课题: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基于数字经济复杂网络的陕西省创新提升路径与区域协调对策研究”,编号:2022KRM009,2022年-2023年,项目负责人,在研,3万;纵向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于数字经济复杂网络的产业空间布局:辐射效应与区域协调对策研究”,编号:D5000210962,2021年-2024年,项目负责人,在研,10万;纵向课题:2023年度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模式创新促进零碳校园建设的影响机制及其实践研究”,编号:PX-25221803,2023年-2024年,项目负责人,在研,2万;纵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效应测度与靶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GL284,2023年-2025年,20万,项目参与人,在研;纵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多维距离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2XJC790015,2023年-2025年,8万,项目参与人,在研;纵向课题: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陕西装备制造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阻抑因素及其破解对策”,2022年-2023年,项目参与人,在研,3万;纵向课题: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基于能源产业和非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路径研究”,2016年-2019年,项目参与人,已结项,5万元;纵向课题:陕西省软科学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与路径选择研究——以新舟700飞机项目为例”,2012年,主要参与人,已结项。横向课题: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西咸新区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研究”,2021年-2022年,项目参与人,在研,19.8万;横向课题:陕西省扶贫办,“2019-2020陕西省扶贫滚动规划”,2019年-2022年,项目主要参与人,已结项,10万元。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Academic Achievements 1.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ank performance: Wha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natural disasters?[J].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2021: 1-40.2.  TFP growth in Chinese cities: The role of factor-intensity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Economic Modelling. 2020, 91(09): 534-549.3.  Modelling the Coevolution of the Fuel Ethano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in China: A History-Friendly Model[J]. Energies, 2020, 13(5), 1034.4.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otton growers in Southern Punjab, Pakistan[J]. CUSTOS E AGRONEGOCIO ON LINE, 2020, 16(2), 2-21.5.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Cotton Growers in Punjab Province, Pakistan[J]. SAGE Open, 2020, 10(2), 2158244020929310.6. Evaluating the coal rebound effect in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of China[J]. Energy, 2020, 207, 118247.7. 智能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2,43(12):107-116.8.  经济集聚对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No.319(02):67-72.9.  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理论分析[J].经济经纬,2023,40(02):99-110.10. 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01):424-432.11. 智能化如何提高地区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22,44(01):27-46.12. 智慧城市减缓还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来自数字普惠金融和城镇化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2(05):123-144.13. 张万里, 宣旸, 睢博, 魏玮. 产业智能化、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J].科学学研究,2021, 268(08):1384-1395.14. 智能化对企业生产绩效的微观影响机理——以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11):96-119.15. 智慧城市、经济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现代经济探讨,2021(09):12-25.16.  产业智能化、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升级[J].财经科学,2021(05):103-118.17.   智慧教育平台属性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学生参与度和学校管理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2):78-90.18.  劳动力结构、工业智能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9(04):143-155.19.  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调节作用[J].经济管理,2020,42(10):77-101.20. 集聚经济、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207个地级市的证据[J].产经评论,2020,11(01):107-121.21.  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PSTR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1):117-127. 22.  相关多样性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9(08):44-51+59.23.  制造业集聚对效率的影响研究:抑制还是促进——基于地区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PSTR分析[J]. 南方经济, 2018(04):95-113.24.  制度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影响及区域差异[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01):62-71.25.  要素密集度、产业集聚与生产率提升——来自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 财贸研究, 2018, 29(07):28-41.26.  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对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7,34(06):75-80.23.  27. 外商直接投资地域异质性对中国国内投资的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亚太经济,2016(03):105-112.

综合介绍

社会兼职 Social Appointments 担任《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期刊评审专家

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