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华
时间:2024-04-15 21:00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个人简介 阳华,博士,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阳华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可见光催化及手性药物分子的全合成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参与多项美国NSF以及NIH的基金研究工作。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催化剂-“Hua Cat”, 广泛应用在手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中,并申请国际专利,并已通过精细化学品公司-- Sigma-Aldrich公司商品化,在全球销售。近年来在J. Am. Chem. Soc., Org. Lett., Chem. Comm., J. Org. Chem. 等世界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 教育经历 [1] 1991.9-1995.6 四川大学 | 精细化工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1995.9-1998.6 四川大学 | 有机化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01.9-2006.5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 有机化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06.6-2009.6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博士后 [2] 2009.6-2011.6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副研究员 [3] 2011.9-至今 中南大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教授 研究方向 [1] 不对称自催化体系 [2] 光氧化还原催化与有机催化协同催化体系研究 [3]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阳华课题组 向皞月 教育与工作经历2006-2010年 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制药工程学士学位;2010-2015年 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得药物合成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至今 加入中南大学制药工程系,现为制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博士期间在杂环化合物库的构建、苗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取得了一定进展。构建了基于色酮的含氮杂环小分子化合物库,并从中发现了一些结构新颖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系列PI3K抑制剂,在体外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发表论文[1] Xiang, H.-Y.; Zhao, Q.-L.; Yang, C.-H..; Chen, X.-Q.; Yang, H.; Org.Lett., 2017, 19,146-149.[2] Xiang, H.-Y.; Zhao, Q.-L.; Xian, J.-A.; Sheng, H.; Chen, X.-Q.; Yang, H.; Org. Lett. 2018, 20, 1363-1366.电子邮箱215064@csu.edu.cn 陈凯 教育与工作经历2005-2009年 毕业于南开大学药学专业2009-2014年 获得北京大学计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2017年 华南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2017-2019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讲师2019-至今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制药系担任讲师研究领域1、复杂金属有机反应机理2、酶催化反应机理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部分发表论文[1] Chen, K,; Zhang, X,-X.; Wu, Y,-D.; J. Am. Chem. Soc. 2014, 136, 11636-11643.[2] Tan, H.-B.; Liu, X.-H,; Chen, X,-Z,; Yuan, Y.-F.; Chen, K.; Qiu, S.- X.; Org. Lett. 2015, 17, 4050-4053.[3] Chen, L.-F.; Chen, K.; Zhu, S,-F.; Chem, 2018, 4, 1208-1262.(共同一作) 电子邮箱KaiChen@csu.edu.cn 王敬 15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13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5年硕博连读转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催化[4+2]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以及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发表论文:Wang, J.; Deng, Z. –X.; Wang, C. –M.; Xia, P. –J.; Xiao, J. –A.; Xiang, H. –Y. *; Chen, X. –Q. *; Yang, H. *. Organic Letters. 2018, 20, 7535-7538.Li, S.; Wang, J.; Xia, P. –J.; Zhao, Q. –L.; Wang, C. –M.; Xiao, J. –A.; Chen, X. –Q.; Xiang, H. –Y. *; Yang, H.* J. Org. Chem. 2018, 83, 12284-12290. 夏鹏举 17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2014年阳华教授课题组。2018年连读转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甲亚胺叶立德[3+2]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发表论文:[1]Xia, P. J.; Xiao, J. A.; Sun, Y. H.; Li, J.; Xiang, H. Y.; Chen, X. Q.; Yang, H., Eur. J. Org. Chem. 2016, 2016, 5096-5101.[2]Xia, P. J.; Sun, Y. H.; Xiao, J. A.; Zhou, Z. F.; Wen, S. S.; Xiong, Y.; Ou, G. C.; Chen, X. Q.; Yang, H., J. Org. Chem. 2015, 80, 11573-11579.[3] Chao-Ming Wang†, Peng-Ju Xia†, Jun-An Xiao, Jun Li, Hao-Yue Xiang*, Xiao-Qing Chen, and Hua Yang*, J. Org. Chem. 2017, 82, 3895−3900 赵庆兰 18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有机催化环加成反应。[1] Q.L.Zhao,H.Y.Xiang,J. A. Xiao, P.J.Xia,J.J.Wang,X.Q.Chen,and H. Yang, J.Org.Chem., 2017, DOl:10.1021/acs.joc.7b01339. 陈怡炫 18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 郑雨 19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6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9年转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及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吴镁春 19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硕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宋丹 17级硕士 宋丹,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7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见光催化。 邓志雄 17级硕士 邓志雄,本科毕业于广西大学。2017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叶智鹏 17级硕士 叶智鹏,本科毕业于宜春学院。2017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催化构建五元环内酰胺。 谢珍珍 18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吉首大学。2018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催化。 郑先舟 18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胡远卓 18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可见光催化。 郑澜 18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18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催化、金属催化成环反应 江文年 18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催化环加成反应。 刘芳 19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2019年9月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可见光氧化还原反应。 钱育恩 19级硕 本科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2019年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金属和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 唐凯 19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2019年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陈彦汕 19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怀化学院,2019年加入阳华老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及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钱宇伦 16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2016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9年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1,3-偶极环加成反应。[1] Y. L. Qian, P. J. Xia, J. Li, Q. L. Zhao, J. A. Xiao, H. Y. Xiang, and H. Yang, Org. Biomol. Chem., 2017, DOI: 10.1039/C7OB02319G 任继伟 15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3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5年硕博连读转为博士研究生。2019年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催化[4+2]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以及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发表论文:[1] Ji-Wei Ren, Jing Wang, Jun-An Xiao, Jun Li, Hao-Yue Xiang, Xiao-Qing Chen, Hua Yang. J. Org. Chem. 2017, 82, 6441-6449. Highlighted in Synfacts 2017, 13 (09), 0986.[2] Ji-Wei Ren, Zhao-Fang Zhou, Jun-An Xiao, Xiao-Qing Chen, Hua Yang. Eur. J. Org. Chem. 2016, 1264-1268. [3] Patent, 一种焦谷氨酸衍生的氢键有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number: 201611033500.0. 李军 15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5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8年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催化环化反应。 李洁 15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8年硕士毕业。2015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3+2]环化/环加成反应。 李双 15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5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8年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3+2]/[4+3]环化反应。 王朝明 14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小分子催化Michael反应、光氧化还原催化及有机催化-光协同催化。发表论文:[1]Wang, C. M.; Xiao, J. A.; Wang, J.; Wang, S. S.; Deng, Z. X.; Yang, H., J. Org. Chem. 2016, 81, 8001-8008.[2]Chao-Ming Wang, Peng-Ju Xia, Jun-An Xiao, Jun Li, Hao-Yue Xiang*, Xiao-Qing Chen, and Hua Yang*, J. Org. Chem. 2017, 82, 3895−3900. 肖军安 14级博士 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2012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4年硕博连读转为博士研究生。2017年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3+2]环化/环加成反应、光氧化还原催化以及自催化反应等。发表论文:[1]Xiao, J. A.; Xia, P. J.; Zhang, X. Y.; Chen, X. Q.; Ou, G. C.; Yang, H. , Chem. Commun. 2016, 52, 2177-2180.[2]Xiao, J. A.; Li, J.; Xia, P. J.; Zhou, Z. F.; Deng, Z. X.; Xiang, H. Y.; Chen, X. Q.; Yang, H., J. Org. Chem. 2016, 81, 11185-11194.[3]Xiao, J. A.; Wang, C. M.; Wang, J.; Ou, G. C.; Zhang, X. Y.; Yang, H., Tetrahedron 2015, 71, 805-812. 王沙沙 14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7年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催化环化反应。发表论文:[1]Shasha Wang, Junan Xiao, Jun Li, Haoyue Xiang, Chaoming Wang, Xiaoqing Chen,* Rich G. C., Chem. Commun., 2017, 4441-4444 周兆芳 14级硕士 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4年加入阳华教授课题组,2017年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4+2]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及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发表论文:[1]Ren, J. W.; Zhou, Z. F.; Xiao, J. A.; Chen, X. C.; Yang, H., Eur. J. Org. Chem. 2016, 2016, 1264-1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