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姓名 | 李强 |
性别 | 男 |
学校 | 武汉纺织大学 |
部门 | 服装学院 |
学位 | 博士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称 |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强,男,汉族,博士,1980年1月生,湖北咸宁人。现为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副编审、常务副主编,湖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成员、江西服装学院中华服饰文化院研究员,全国多家纺织类期刊审稿专家。致力于中国古代纺织科学技术史的再研究。出版学术专著5部,其中著作(合著)《织染江南——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图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获2018年度中纺联优秀出版物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在《丝绸》《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技史杂志》《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学技术与辨证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2012、2014年两次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我需要勤奋努力的学生,组建有实力的纺织服饰史团队!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纺织服装史,纺织机械史,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1.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文本的再研究》(项目号:15YJCZH085)(已结题,8万)2.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图像信息中的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研究》(项目号:15Q104)(已结题,0.5万)3.2018年度湖北省级平台重点项目《湖北省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研究》(项目号:2018HFG002)(在研,1万)4.2019年江西服装学院中华服饰文化研究院“十三五”规划招标项目《隋唐时期服饰文化研究》(在研,8万) 参与项目:1.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长三角地区传统纺织文化研究》(项目号:15Q096)(已结题,1万)2.2017年度湖北省级平台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蒙学经典中的纺织服饰研究》(项目号:2017HFG001)(已结题,1万)3.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下中国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与文化研究》(项目号:17YJCZH079)(在研,8万)获奖:1.2012年获湖北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2.2013年被武汉纺织大学评为校教学质量优秀奖3.2014湖北高校第六届美术与设计大展《兜兜、图图学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纺纱起源篇》(动漫剧本)入选(二作)4.2014年绚丽年华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5.2014年2012年获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6.2017年指导研究生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二)7.2018年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5-2016年度)专著类B级奖(排名第二)8.2018年获得第十一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9.获得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优秀出版物三等奖(排名第一)10.2019年度被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评为“2019年度突出贡献团队” 研究成果 学术专著:[1] 杨小明,李强,李斌.科学与宽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 李斌,李强.织染江南——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3] 李强,李斌.图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4] 李强,李斌,梁文倩.儒本道宗 学贯百家:葛洪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5]李强,李斌,梁文倩,韩敏.中国古代纺织史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论文[1] 刘爱玲,李强.晚清社会变迁与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特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6):93-99、112.[2] 李强,李静.从思维方式的变革看科学革命[J].科技情报与开发,2007(27):162-164.[3] 李强,杨小明,王华.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J].丝绸,2008(12):52-54.[4] 李强,杨小明.历史的辉格解释与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复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7):45-47.[5] 杨小明,李强.1937-1949年中国地质科学的艰难发展——基于建制化的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28-133.[6] 李强,李斌,杨小明.中国古代造纸印刷工艺中的纺织考[J].丝绸,2010(3):56-60.[7] 李强,杨小明.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新考[J].纺织科技进展,2010(2):13-16.[8] 杨小明,李强.1912—1937年中国地质科学知识增长的建制化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2):165-175.[9] 李红,李强.科学建制化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6):73-75、126.[10] 李强,杨小明.纺织技术社会史中的“蝴蝶效应”举隅[J].[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17.[11] 李斌,李强,杨小明.《诗经》中的纺织考辨[J].丝绸,2010(3):50-54.[12] 李斌,李强,杨小明.联珠纹与中国古代织造技术[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5-90.[13] 李斌,李强,杨小明.中英水力纺纱机形制的比较研究[J].丝绸,2011(7):46-49、53.[14] 李强,李斌,杨小明.黎族原始腰机挑花的织造工艺[J].上海纺织科技,2011(8):44-46.[15] 李强,李斌,杨小明.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基于刘仙洲先生《手摇纺车图》的考证[J].丝绸,2011(10):41-46.[16] 李斌,李强,杨小明.先蚕和先棉的比较研究[J].丝绸,2012(3):55-60.[17] 李强,李建强,李斌,杨小明.中国古代纺纱和制绳的工艺关系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16.[18] 李斌,李强,杨小明.中国古代丝织物中的织造文字探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2(2):7-12.[19] 刘安定,李强,邱夷平.中国古代丝织物织款研究[J].丝绸,2012(5):45-49、55.[20] 李强,李斌,李建强.广西壮族竹笼织机再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3):1-4.[21] 李强,李斌,李建强.中国古代纺专研究考辨[J].丝绸,2012(8):57-64.[22] 李斌,李强,杨小明.黄道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术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2(4):9-13、28.[23] 李强,李斌,李建强.织物组织图起源的新考[J].服饰导刊,2012(1):80-84.[24] 夏克尔·赛塔尔,李斌,李强,杨小明.中国古代成语中的纺织考[J].丝绸,2012(12):59-64.[25] 李斌,李强,杨小明,李建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起源和发展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17-22.[26] 冯清,李强,李建强.中国古代纺织技术起源刍议[J].服饰导刊,2013(2):74-78.[27] 李强,李建强.反诘法在《中国古代纺织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4):82-85.[28] 刘安定,李强,邱夷平.缂丝文字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3(3):8-15.[29] 李强.论文代发现象出现和恶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3-175.[30] 李强,李斌,李建强.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及其研究的问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汉文版),2013(6):713-719.[31] 李强,刘安定,李建强,李思.红安大布的工艺研究[J].服饰导刊,2013(4):70-75.[32] 李强,李斌,李建强.甲骨文中的纺织考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1):19-22.[33] 夏克尔·赛塔尔,李强.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制毡工艺研究[J].服饰导刊,2014(1):62-66.[34] 李强,李斌,李建强.系统论视域下湖北阳新布贴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模式的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4(4):38-41.[35] 李强,李斌,李建强.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发明传统观点的再解读[J].丝绸,2014(6):68-74.[36] 李斌,李强,叶洪光.杭罗品种、特征及其织机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4(2):75-81.[37] 李斌,刘安定,李强.南京云锦起源的研究[J].丝绸,2014(8):1-6.[38] 李强,李斌,李建强.东汉王逸《机赋》中的织机考辨[J].服饰导刊,2014(3):17-25.[39] 李斌,刘安定,李强,叶洪光.宋锦起源及其出现原因的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5):12-16.[40] 李岱祺,李建强,李强.基于中、美两幅棉包图像信息的李约瑟问题解读[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5):17-20.[41] 李强,杨锋,康存辉.报刊市场化形势下服饰类高校学报转型的困境与对策刍议[J].服饰导刊,2014(4):87-92.[42] 李斌,刘安定,李强.长三角地区染织文化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5(1):60-67.[43] 李强,李建强,吴愿心,李斌.基于小样织机的传统黎锦织法研究[J].服饰导刊,2015(1):74-77.[44] 李强,李斌,李建强.基于曶鼎铭文“匹马束丝”的纺织度量考辨[J].丝绸,2015(4):58-62.[45] 李强,李斌.纺织服饰文化类学术论文写作范式的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170-173.[46] 李强,李建强,魏利粉,钟先梅.红安织带的纹样及工艺研究[J].服饰导刊,2015(2):37-43.[47] 李强,杨锋,李斌.基于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史研究的孝文化考辨[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4):26-30.[48] 李斌,李强.清代宫廷缂丝作品的分类、特征及发展原因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5(3):49-55.[49] 夏克尔·赛塔尔,李强.中国原始腰机起源和研究的考辨[J].丝绸,2015(9):52-57.[50] 李斌,李强.宋代缂丝大师朱克柔与沈子蕃作品的比较研究[J].服饰导刊,2015(4):44-49.[51] 李斌,李强,刘安定.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字锦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服饰导刊,2016(1):15-20.[52] 李强,杨锋.《服饰导刊》办刊4周年总结暨2012~2015年载文分析[J].服饰导刊,2016(1):73-80.[53] 李斌,李强,刘安定.中国古代书画缂丝作品中印章的分类研究[J].服饰导刊,2016(2):24-31.[54] 李强,李斌,凡丹丹.中国纺织服饰博物馆的调查研究[J].服饰导刊,2016(2):69-76.[55] 李强,李斌.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文本再研究的一些看法[J].服饰导刊,2016(3):15-18.[56] 廖江波,李强,杨小明.江西夏布绣的溯源与技艺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3):97-101.[57] 李斌,李强.贾卡织机的再研究[J].丝绸,2016(8):72-78.[58] 李斌,李强,刘安定.中国古代水转大纺车无法引爆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J].服饰导刊,2016(4):4-7.[59] 夏克尔·赛塔尔,李强,杨小明.纪录片《丝的旅行》中的丝绸史考辨[J].服饰导刊,2016(4):72-77.[60] 罗密,李强.现代手工服饰皮具的趣味性设计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5):22-27.[61] 李强,李斌.黄道婆研究的考辨[J].丝绸,2016(9):75-80.[62] 李强,李斌,徐佩瑛.基于图像信息的中国古代缫丝工艺断代研究[J].服饰导刊,2016(5):18-23.[63] 李斌,李强,黄琳.缂丝起源与传播的问疑[J].丝绸,2016(11):74-79.[64] 李强,李斌,夏克尔·赛塔尔.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戥学术研究[J].服饰导刊,2016(6):24-34.[65] 李斌,李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机制和模式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7(1):30-36.[66] 李斌,李强,刘安定.唐代织锦纹样的风格及其成因研究[J].服饰导刊,2017(2):16-21.[67] 李斌,李强,刘安定.初唐时期织锦纹样风格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7(3):176-180.[68] 刘安定,叶洪光,李强.唐宋时期夹缬织物中的文字研究[J].丝绸,2017(4):73-78.[69] 李强,张雷,赵金龙,等.解放前刊发的中国纺织类期刊的整理[J].服饰导刊,2017(3):14-21.[70] 李强.《南方草木状》中纺织纤维信息的整理[J].服饰导刊,2017(5):14.[71] 李强.《续齐谐记》中的纺织服饰信息整理[J].服饰导刊,2017(6):8.[72] 夏克尔·赛塔尔,李强.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起源的再研究[J].丝绸,2017(7):80-83.[73] 李强,李斌,曹孟莎.《齐东野语》中的纺织考辨[J].丝绸,2017(9):80-86.[74] 李强.当代古代织机复原的“鲁班”——朱剑鸣先生的介绍[J].服饰导刊,2018(1):35-37.[75] 李强.《南方草木状》中的纺织纤维信息整理的补遗[J].服饰导刊,2018(2):11.[76] 李斌,李强.《三字经》中的纺织考辨[J].服饰导刊,2018(2):12-14.[77] 李强.《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中的纺织服饰信息整理[J].服饰导刊,2018(3):9-10.[78] 李斌,李强.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与文化研究的一些想法[J][79] 服饰导刊,2018(3):16-19.[80] 徐昕玥,李强(通信作者),齐志家.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整理研究[J].服饰导刊,2018(4):35-40.[81] 李斌,彭泽洋,李强,等.宋代朱克柔缂丝作品风格及其成因[J].服装学报,2018(3):261-265.[82] 严蓉,李强(通信作者),钟蔚,等.“汉派服装”的名辨[J].丝绸,2018(9):92-97.[83] 李斌,杨振宇,李强,等.服装起源的再研究[J].丝绸,2018(9):98-105.[84] 李强,李斌.《荆楚岁时记》中的纺织服饰风俗整理[J].服饰导刊,2018(5):11-12.[85] 刘露,王燕,李强(通信作者),等.《织机之书——自古至今的手动织机史》的译注(一)[J].服饰导刊,2018(6):75-80.[86] 夏克尔·赛塔尔,李强.中国古代综蹑织机起源的再研究[J].丝绸,2019(1):103-109.[87] 李强,李斌,梁文倩.《论语》中的纺织服饰考辨[J].丝绸,2019(2):96-101.[88] 刘安定,李斌,李强,杨振宇.黄道婆文化的再研究[J].丝绸,2019(3):91-97.[89] 周凤瑶,李强,黎蓉.《群芳谱》中的纺织服饰信息整理[J].服饰导刊,2019(1):22-29.[90] 刘露,王燕,李强(通信作者),等.《织机之书——自古至今的手动织机史》的译注(二)[J].服饰导刊,2019(1):89-92.[91] 廖江波,李强,杨小明.夏布腰机的考察与追溯[J].丝绸,2019(3):105-111.[92] 程轶凡,李强,钟蔚.基于丝绸之路元素的丝、瓷、茶商品的文化创意设计[J].服饰导刊,2019(2):88-96.[93] 梁文倩,李强(通信作者),杨小明.基于《良友》画报的民国时期运动女装之研究[J].丝绸,2019(5):99-107.[94] 孙方姣,李强,库茨米切夫·维克多,等.基于2019春夏秀场发布的外套式连衣裙流行款式分析[J].服装学报,2019(3):244-249.[95] 刘露,钟蔚,李强,等.江汉皮影戏中皮影人的制作工艺、美学特征及其传承[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3):3-7.[96] 李坤,李强,叶洪光.黄梅挑花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2019(7):70-76.[97] 孙方姣,李强(通信作者),夏克尔·赛塔尔,等.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栽绒地毯工艺研究[J].丝绸,2019(8):66-74.[98] 孙方姣,李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级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J].服饰导刊,2019(3):8-13.[99] 刘露,王燕,李强(通信作者),等.《织机之书——自古至今的手动织机史》的译注(三)[J].服饰导刊,2019(3):75-79.[100] 方雪娇,李强(通信作者).香奈儿时尚变革的探究[J].服饰导刊,2019(4):48-54.[101] 孙方姣,李强(通信作者),苏丽云.2019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分析[J].服饰导刊,2019(4):90-94.[102] 李强.绣出礼仪之邦,针穿“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评殷航的专著《鲁绣的工艺、艺术及文化研究》[J].服饰导刊,2019(4):95-96.[103] 李斌,胡荒静琳,李强,等.杭罗起源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9(5):15-23.[104] 黎姗姗,李强,钟安华.清代天仙洞衣特征表征及成因研究[J].服饰导刊,2019(5):24-34.[105] 孙方姣,李强(通信作者),苏丽云,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J].服饰导刊,2019(5):35-41.[106] 李强.基于Herstory视角下的女性服饰研究——评陶辉的专著《性别·服饰·伦理》[J].服饰导刊,2019(5):96.[107] 李坤,李强,叶洪光.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J].服装学报,2019(5):409-414.[108] 郭可潍,刘安定,李轶潇,李斌,李强(通信作者).上海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体验式保护传承模式研究[J].服饰导刊,2019(6):22-29.[109] 李坤,昌仪琳,李强,叶洪光.阳新布贴的再生研究[J].服饰导刊,2019(6):30-36.[110] 张馨翌,冯玲玲,李强.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J].丝绸,2020(1):67-75.[111] 张馨翌,李强(通信作者),杨小明.霞浦畲族女装服斗中组合纹样的艺术分析[J].服饰导刊,2020(1):97-104.[112] 程轶凡,李强,杨小明.《山海经》佩饰的复原分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0(1):51-57.[113] 方雪娇,李强(通信作者).香奈儿年谱简编[J].服饰导刊,2020(2):41-49.[114] 赵静,李强,钟蔚.楚国丝绸中的菱形骨架探析[J].服饰导刊,2020(2):1-13.[115] 刘露,李强(通信作者),丛洪莲,等.马山一号墓中楚绣艺术特征探析[J].丝绸,2020(7).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