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广
姓名 | 李定广 |
教师编号 | 60451 |
性别 | 男 |
学校 | 上海师范大学 |
部门 | 人文学院 |
学位 | 文学博士学位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职称 | 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学术成果 教学工作 社会兼职 (2) 姓名:李定广 性别:男 聘任技术职务: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dg@shnu.edu.cn 通讯地址:桂林路100号东部校区 部门:人文学院 学位:文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办公地址:文苑楼1124 荣誉奖励 以“著名文史学者”登上《学术界》杂志2016年第8期封面。中央电视台2016年、2017年、2018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李定广是唯一一位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的专家学者,是该节目学术上的操盘者和把关者。《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李定广的名字不断被媒体报道,一度进入微博热搜前几名。其为诗词大会选定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上下)一书,出版不到三个月就发行数万册,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唐诗总集纂要》一书,是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全书共70万字,亦被列为陈伯海先生构建的“唐诗学书系”八种之三。在2016年6月11日举行的“唐诗学研究的继往与开来——唐诗学书系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上获隆重推介,《中华读书报》2016年06月15日、2016年6月22日均刊文评介,《新民晚报》2016年7月3日刊文评介,《学术界》杂志2016年第7期刊登评介文章。陈尚君先生认为本书代表目前唐诗选本研究的最新水平。《罗隐集系年校笺》一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5年2月3日发布《在研重大项目陆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共选出66种作为“重点推介”,本书列名第41种。蒋寅先生评本书曰:“大著校笺精核,功力深湛,弟浏览之下,佩服不已。罗江东集从此得一定本,其有功于学林非浅也。”(见《学术界》2013年第12期《中国文学创新研究的基石——评李定广教授<罗隐集系年校笺>》所引)陈尚君先生评本书曰:“大著功力深邃,创获良多,在在体现阁下之努力与追求。”(出处同前)董乃斌先生在2014年10月10日于苏州举行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总结近两年的唐代文学研究成果时,唯一高度评价的就是本书,他说:本书水平远远超过他的师兄弟雍文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整理的《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其中校勘、辑佚、笺注、系年功力尤深。已有书评三篇发表:严明《中国文学创新研究的基石——评李定广教授<罗隐集系年校笺>》(《学术界》2013年第12期),沈文凡《罗隐集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李定广先生<罗隐集系年校笺>评介》(《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李德辉《新时期罗隐研究的杰出成果——李定广<罗隐集系年校笺>评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一书获学界较高评价。1.学界泰斗王运熙先生称赞本书:“提出了若干独到的看法,辨正了过去一些模糊乃至失误的主张,颇有新见,值得称道。”(王运熙《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读后感言》,载《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2.著名学者陈允吉先生称赞本书:“此书针对唐末五季乱世文学博宗归纳,挈其端绪,溯其演变,有论有考,辄多新见,从而清晰揭橥了一个历史阶段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可补前贤及今人研究之不足。”(陈允吉《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读后感言》,载《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3.四川大学胡燕的《文化视野中的唐末五代文学研究——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4.上海大学李翰的《胜意纷纭、新创迭出的文学史著——评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5.《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8月4日发表“重点推荐”评介文章,称“该书观点新颖,应用史料丰富、准确,论述深入确当,对研究中国唐末五代乱世文学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6.台湾《书目季刊》2006年第2期发表郭院林先生对本书的评介文章,高度评价本书。《<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与莫砺锋先生商榷》一文(载《学术界》2007年第5期),考证《唐诗三百首》中有无混入宋诗,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学者参与讨论。莫砺锋先生本人在近十年的演讲中屡屡提及该文。李浩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将本文列为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论争的两个代表案例之一。《也论<花间集序>的主旨——兼与贺中复、彭国忠先生商榷》一文(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在学界引起一定反响,有多篇文章参与讨论。《论“晚唐体”》一文,共一万八千字,初发于《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2007年中国文学年鉴》全文收录,《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摘要收录。2017年12月《人大复印资料》官方平台“壹学者”评选公布办刊以来最受读者欢迎的100篇学术论文(含所有学科),李定广论文《论“晚唐体”》与习近平的《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并列其中。2017年4月《文学遗产》编辑部在学术会议上公布高被引用论文前十名名单,李定广论文《“声诗”概念与李清照“乐府声诗并著”之解读》列于第六名。2008年获“汕头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罗隐集系年校笺》一书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 李定广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唐宋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以唐宋诗词为主,尤以唐诗学用力较多。其研究特色是理论阐释与文献考证二者兼顾,力避研究走向学术偏激。展现其学术专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是唐诗学研究。有学术专著《唐诗总集纂要》(70万字,与陈伯海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8月版),论文《“唐诗选学”论纲》(载《学术界》2016年第8期)、《唐诗的体裁系统及其艺术优越性》(载《学术月刊》2013年第5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对我国最著名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中有无宋诗的考证,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与莫砺锋先生商榷》一文,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莫砺锋先生在各地演讲中屡屡提及此文,著名学者李浩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将本文列为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学术论战的两个代表案例之一。其二是唐末五代乱世文学史的研究,代表作家罗隐研究,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以专著《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2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罗隐集系年校笺》(85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罗隐年谱》(20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版)等为代表。其三是唐五代诗词关系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其中一万八千字的文章《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发表于《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其四是从中国的文学史中发现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文学理论。这一点具有重要的学术原创意义。如《“文体三变说”:中国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论中国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等,都是这方面具有学术原创性的论文,受到学界的重视。其五是对古代文论名著名篇进行阐发研究。如其对《文心雕龙》《诗品》的研究,对《花间集序》的研究,对李清照《词论》的研究,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研究,等等,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六是古代诗词的普及推广研究。作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术成果(以下信息源于科研管理系统) 论文 [1] 李定广. 关于崔致远研究的三个误区及其突破. 学术界,2012,12(4):12. [2] 李定广. “声诗”概念与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之解读. 文学遗产,2011,23(1):23. [3] 李定广. 新罗入唐诗人的特征及其成就. 学术界,2011,23(3):23. [4] 李定广. 唐诗的体裁系统及其艺术优越性. 学术月刊,2013,1(2):12. [5] 李定广. 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55卷(2015年第4期):第18—第32页. [6] 李定广. 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 新华文摘,2015,第584期(2015年第20期):第165页. [7] 李定广. 论中国古代咏物诗之演进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无(2015年第5期):第199页. [8] 张敬雅,李定广. 白居易与中国古代“自咏诗”. 学术界,2015,总第205期(2015年第6期):第51-63页. [9] 李定广. 唐代历史和文学中的“渤海”. 古典文学知识,2015,总第180期(2015年第3期):第137-141页. [10] 李定广. “情兼雅怨”的内涵与曹植诗的“集大成”地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第四十三卷第六期(2014年第6期):88-94. [11] 李定广. 唐代苏杭二州与“第一金曲”《望江南》. 学术界,2014,总第190期(2014年第3期):134-140. [12] 李定广. 再论《唐诗三百首》中张旭诗争议——兼答朱光立先生. 学术界,2014,总第194期(2014年第7期):110-120. [13] 李定广. 唐诗的题材系统及其艺术优越性. 唐代文学研究,2014. [14] 李定广. “徐魏之争”:南北文学理念的碰撞与传衍. 学术月刊,2016,第48卷(201609):133-139. [15] 李定广. 新发现秦观佚诗《梅花百咏》辑考. 文献,2016,总154期(201602):62-75. [16] 李定广. 杜甫大历五年夏卒葬耒阳考实. 学术界,2016,总216期(201605):16-24. [17] 李定广. “唐诗选学”论纲. 学术界,2016,总219期(201608):134-141. [18] 严维哲,李定广. 论初唐四言诗唱和的成因及其文学史意义——以《翰林学士集》为例. 江淮论坛,2017,284卷(2017年第4期):147-152. [19] 李定广.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语文学习,2017,463期(2017年第4期):4-6. 著作 [1] 李定广. 罗隐集系年校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2] 李定广. 唐诗总集纂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科研项目 [1] 李定广.原创与前瞻性预研究:文艺生态视野下的唐五代词史研究,在研. [2] 李定广.校文科一般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在研. [3] 李定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诗总集纂要,结题. [4] 李定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罗隐集校笺,结题. 教学工作 教职工课程信息开课学年开课学期课程名称2023-20241中国古代文学史2021-20222唐诗三百首精读2020-20212唐诗三百首精读2019-20202唐诗三百首精读2018-20191中国古代文学史2016-20172中国古代文学2017-20182唐诗三百首精读 社会兼职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二、三季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创办并主编国际学术刊物《中华诗学》中文版和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