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真
姓名 | 杨青真 |
教师编号 | 4079 |
性别 | 男 |
学校 | 西北工业大学 |
部门 | 动力与能源学院 |
学位 | 工学博士学位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职称 | 正高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经历 Personal experience 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1988年获空气动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1.9- 1995. 4: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工作,讲师1995.5- 1997. 3: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工作,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1997. 4- 1998. 5:德国宇航院气动设计所工作1998.6 - 2004.3: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工作 2004.4-2005.3: 德国宇航中心气动与流体技术研究所工作 2005.4-2006.4: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工作2006.5-至: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教育教学 招生信息 主讲课程本科生陕西省精品课程 “气体动力学基础”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基础”本科生全英文课程“Introduction of Supersonic Flow”(超声速流导论)研究生专业课“粘性流体力学”西工大研究生优质(精品)课“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生专业课“飞机、发动机电磁/红外隐身技术概论”博士研究生课程“航空发动机多学科分析与优化设计”留学生英文课“Viscous Fluid Dynamics”;留学生英文课“Basi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硕士研究生招生一级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工程热物理”,包括以下二级学科: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硕) 2.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硕) 3.航空工程(专硕) 4.动力工程(专硕) 4.机械工程(专硕) 博士研究生招生一级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工程热物理 ”,包括以下二级学科(包括科研博士):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学博士) 2.流体机械及工程(工学博士) 3.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程博士) 4.流体机械及工程(工程博士) 荣誉获奖荣誉获奖 Awards Information 获教育部科技二等奖、国防科技二等奖、工信部科技二等奖项等共6项;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二等奖1项;航空工业科技科技三等奖1项;获得宝钢奖教金1项;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成果奖3项。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 飞机蒙皮、发动机排气红外辐射特性及红外隐身飞机、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雷达波电磁散射特性及雷达隐身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气动/红外/电磁多学科综合设计与优化叶轮机非定常流动与流固热耦合发动机部件气动/结构设计与优化 科研项目 主持航空发动机、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流场数值研究,飞行器(飞机/导弹)全机及其动力系统红外辐射特性,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进排气的雷达散射特性数值与试验研究项目6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到款3200余万元;在飞行器进排气腔体雷达散射特性预测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红外辐射特性仿真方法开发研究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养了我国航发隐身研究方面的骨干人才。代表性研究课题如下:[1]某型DD(亚声速巡航)HW辐射特性仿真研究,2022-2023;[2]XXX环境下全舰(大型航母)HW辐射特性仿真方法和软件开发,2022-2023;[3]某型DD(高超声速巡航)HW辐射特性仿真研究,2021-2023;[4]XXX发动机排气系统LD、HW特性仿真方法及其数据库设计开发,2019-2021;[5]XXX型号项目,“XXX排气系统LD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2013-2014;[6]XXX预研项目,“XXX二元喷管LD电磁散射特性模型试验验证,2014-2015;[7]XXX预研项目,“XXX二元喷管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与软件开发”,2013~2015;[8]国家XXX计划,“XXX分开式排气系统计算程序深入开发和数值模拟研究”,2013-2015;[9]国家XXX计划,“XXX排气系统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2013-2015. 学术成就 发表学术论文、论著118篇,在航空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雷达波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和试验方面居于国内领先研究水平。近年来国内所发表的此类研究论文基本上出自本研究团队成员和从本团队毕业的研究生,获与隐身技术相关的国防发明专利和软著20余项。 学术成果综合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