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江苏省 > 江苏科技大学

王红茹

姓名 王红茹
性别 发明专利4999代写全部资料
学校 江苏科技大学
部门 王红茹,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先做人,后做事!
学位 王红茹,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先做人,后做事!
学历 6号楼208
职称 王红茹,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先做人,后做事!
联系方式 实用新型1875包写包过
邮箱 wanghr@126.com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王红茹 副教授 机械工程学院 先做人,后做事! 个人邮箱: wanghr@126.com 办公地点: 6号楼208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区长晖路666号 邮政编码: 212100 传真: 个人首页 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 专利成果 科研团队 获奖动态 教学随笔 您是第4000 位访问者 个人简介  王红茹,女,汉族,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水下光视觉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主要参与多项纵、横向课题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EI收录5篇;指导5项省、校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3项为江苏省项目),其中,1项获得“优秀本创”;指导江苏省研究生实践计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独立指导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12名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研究方向 1.水下光视觉技术图1 水下摄像机和照明灯图2 基于光视觉的水下目标识别实验系统2.智能机器人技术,主包括运动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以及运动控制等图3 Computar的M0814-MP2定焦镜头及大恒的MER-125-30UC-L工业摄像机图4 快速原型开发试验台 教育经历 2006.09-2009.07 北京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课程教学 1.理论教学:主讲本科生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器人建模控制及视觉》和《单片机与PLC控制技术》(单片机部分);主讲研究生课程《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测试技术》。2.实践教学:指导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指导本创、研创等。 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 专利成果 科研团队 获奖动态 教学随笔 科研项目 已完成:1. 2010.03-2013.02,主持完成江苏科技大学人才项目“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排名第一。2. 2013.09-2015.09,完成江苏省科技厅计划项目(产学研)“基于多信息输入的室内外导盲机器人机导盲系统开发”,排名第三。3. 2009.05-2012.09,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导盲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排名第二。4. 2015.07-2016.10,主持完成横向项目“***冲击振动性能分析”,排名第二。5. 2014.01-2016.12,完成南京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横向项目“波浪补偿吊机及通用平台测控系统设计”,排名第三。6. 2015.03-2016.03,完成中船重工704研究所横向项目“松绳检测传感器”,排名第三。待完成:1. 2016.09-2019.09,参与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6009),在研。2. 2018.07-2021.12,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09100),在研。 专利成果 1.一种基于光视觉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ZL201711011197.9)2.汽车用相机减震支架(ZL202210258085.8)3.一种智能水下捕捞机器人及其捕捞方法(ZL202210671437.2) 科研团队     团队最初依托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电教研室团队而组建。在国家海洋战略的背景下,团队瞄准国家深远海资源开发中最需要发展的高端装备需求,以研发无人化、恶劣海况下作业技术与装备为目标,在校内核心创新团队基础上,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船绿洲镇江辅机有限公司、中船重工724研究所及716研究所、江苏船舶设计研究所进行紧密分工合作构成了省域联合团队。经过十多年倾心连续创新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在海上机电一体化新技术与无人化高端系列装备研发方面的特色科研方向。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533人才工程建设,借此契机团队吸收引进优秀青年博士,不断壮大队伍,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富有潜力的青年创新团队,进一步拓展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狩猎型尺蠖软体机器人冗-欠驱动与柔性控制研究(2018.01-2020.12)”等基金项目。    团队目前共有成员11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人,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6人,40岁以下4人。本团队成员长期从事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机械结构设计、电液控制系统设计、视觉检测与水下目标识别、系统规划与控制策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着默契的合作基础。团队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年轻且富有活力,具有良好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专业技术互补。    团队目前形成两个主要研究方向:1、海上波浪运动补偿机电控制理论与应用装备(无人潜器收放系统、主动海上波浪补偿机器人及多种作业系统);2、海上无人化机电技术及系列化装备研发(水面水下无人航行器、水下机器人、深浅海水下采矿技术与系统)。根据团队年轻博士研究领域,后期培育水下机器人方向。 获奖动态 1 近几年获奖情况 2 获奖记录 教学随笔 1 教研论文 2 教研项目 论文著作 [1] 王红茹,王建中. 轻武器伺服跟踪的模糊PID变阻尼控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Wang H.R, Wang J.Z. A new approach for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ed-based fuzzy-PID control[J].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2.[3] Wang Hongru, Ji Ming. An efficient and coherent method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Indian Pulp and Paper Technical Association,2018.[4] 王红茹,朱振杰,王佳. 一种面向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实效图像增强算法[J].船舶工程,2017.[5] 王红茹, 基于自适应高斯模型的实效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

王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