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移动版

主页 > 江苏省 > 江苏科技大学

叶华

姓名 叶华
性别 发明专利4999代写全部资料
学校 江苏科技大学
部门 叶华,副教授,粮食学院
学位 叶华,副教授,粮食学院
学历 粮食学院463室
职称 叶华,副教授,粮食学院
联系方式 实用新型1875包写包过
邮箱 huaye@just.edu.cn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叶华 副教授 粮食学院 个人邮箱: huaye@just.edu.cn 办公地点: 粮食学院463室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 邮政编码: 212100 传真: 您是第2501 位访问者 个人简介 叶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江苏省粮食物资和储备局项目评审专家、镇江市“金山英才”项目综合评审专家。兼任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冷链学会理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纳米材料合成及分析应用等方面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聚焦于开发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真菌毒素、抗生素等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智能、快速检测。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等,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面上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截至目前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一作IF>10论文1篇,IF>5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2项;参编教材(专著)4部;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研究方向 (1)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设计及应用)(2)食品营养与安全(3)纳米材料合成及分析应用目前招生研究生类型及专业:1、学术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2、专业型:食品加工与安全 教育经历 2018-2019 新加坡国立大学 Food Science&Technology 联合培养博士2015-2019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 课程教学 本科生:《食品化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研究生:《食品毒理与评价》留学生:《Advances in food biotechnology》 教学随笔 获奖动态 2019年12月  获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2021年01月  获江苏科技大学2020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2021年05月  获江苏科技大学“优秀考研指导教师”称号 2021年10月  指导本科生获CIFST-第三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优胜作品奖(获奖学生:代雯、徐子康、丁可欣、李伟、贾艾雪)2021年12月  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2023年06月  获江苏科技大学“优秀考研指导教师”称号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镰刀菌毒素劈裂适配体双分子探针设计及自组装调控机制研究(32372417),2024.01-2027.12,主持。[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GO-split aptamer的真菌毒素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构建及共识别机理研究(BK20201452),2020.07-2023.06,主持。[3] 南京市浦口区社会事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低温肉制品典型危害物高效识别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S2020-17),2020.08-2022.07,参与(第二)。[4] 江苏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生物毒素类核酸适配体构效关系及其分析应用研究,2019.12-2022.12,主持。[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食品危害物核酸适配体-靶标结合机制研究(31871881),2019.01-2022.12,参与(第三)。[6] 江苏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面上项目: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库构建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BE2017623), 2017.07-2020.06,参与(第三)。指导学生科研项目[1] 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基于氧化石墨烯的turn-on荧光法同时检测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202010289039Y),项目参加人:高林晨萌(主持)、黄圣博、李晓倩、方冉、李海峰、王东海、程迈。   已结题。[2] 2020年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赭曲霉毒素A劈裂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优化及其检测应用,项目参加人:余茜(主持)、丁美彤、顾季钰、黄晓涵、钱明继、李超、熊昕、陆叶。已结题。[3]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波辅助渗糖制备低糖桃脯产品工艺研究,项目参加人:代雯(主持)、徐奉瑶、洪逸心、丁可欣、李伟。已结题。[4]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桑葚营养锅盔新产品开发,项目参加人:姚梦(主持)、张朱泽慧、黄佳慧、王紫晰、温灵翔。已结题。 专利成果 科研团队 粮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团队 论文著作 参编教材(专著):(1)“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食品标准与法规》,王世平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7第一版;2017.1第二版, 编委(2)“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预警》,孙远明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3   参编(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食品酶学》,苏二正,张卫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1 参编(4)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配套教材《食品安全与检测(第二版)》,黄玉坤,陈祥贵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2.4,参编代表性SCI论文:[1] Ye Hua, Yang Zhixin, Khan Imran Mahmood,et al. Split aptamer acquisition mechanisms and current application in antibiotics detection:a short review[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pr.,2022(online).DOI:10.1080/10408398.2022.2064810 (SCI一区,TOP期刊,2021影响因子11.208)[2] Ye Hua,Zhou You,Ma Pengfei,et al.Analysis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aptamer LA27 and its binding mechanis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0,165(Pt):308 313. DOI:10.1016/j.ijbiomac.2020.09.052 (SCI一区,TOP期刊,2021影响因子8.025 )[3] Ye Hua, Duan Nuo, Gu Huajie,et al.Fluo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s via changes of the graphene oxide-enhanc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caused by truncated aptamers[J]. Microchimica Acta,2019,186(3):173. DOI: 10.1007/s00604-019-3261-8(SCI二区,2021影响因子6.408)[4] Ye Hua, Lu Qianqian, Duan Nuo,et al.GO-amplifi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for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with low dosage aptamer probe[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9,411(5):1107-1115. DOI: 10.1007/s00216-018-1540-6(SCI二区,2021影响因子4.478)[5] Ye Hua, Duan Nuo, Wu Shijia,et al.Orientation selection of broad-spectrum aptamers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s based on capture-SELEX by using magnetic nanoparticles[J]. Microchimica Acta,2017,184(11):4235-4242. DOI: 10.1007/s00604-017-2453-3(SCI二区,2021影响因子6.408)  代表性中文论文:[1] 叶华,刘洪顺,俞玥,李占明,钟建军,郭元新.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构建黄曲霉毒素B1荧光快速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6):127-132.(CSCD核心)[2] 朱萍,钟建军,李占明,郭元新,叶华*.T-2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4):4511-4518.(通信作者,学生一作,CSCD核心)[3] 高林晨萌,叶华*,黄圣博,等.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危害物多靶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与机械,2021,37(04):217-225. (通信作者,学生一作,CSCD核心)[4] 叶华,杨灵菊,张钟. 发芽糯玉米中铬的生物转化能力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6):17-21.(EI收录)[5] 叶华,曹玲玲.复合磷酸盐法预处理西瓜皮制备低酯果胶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0,31(10):175-178.(EI收录)

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