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玲
姓名 | 张金玲 |
性别 | 发明专利4999代写全部资料 |
学校 | 北京邮电大学 |
部门 |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加急申请 |
学位 |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
学历 | 版权登记666包过 代写全部资料 |
职称 | 软件著作权666包写包过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联系方式 邮编:100876 通讯/办公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电话:13910828152 邮箱:zhangjl@bupt.edu.cn 同专业博导 同专业硕导 个人简介 张金玲,女,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研究生育人导师,奖教金获得者,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指导研究生团队获得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举办的“集萃创新杯”总决赛二等奖,指导研究生获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2人次和优秀学术会议论文奖2人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波毫米波太赫兹通信器件和系统,微波无线传能、电磁兼容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和EI检索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近30项,授权专利1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分项目1项和国防项目2项,主持华为公司创新项目2项、中兴通讯公司项目1项和其他院所项目20余项。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和院所科研项目近20项。IEEE会员,IEEE 电磁兼容分会(EMC分会)北京区秘书,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标准工作组成员,全国静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北京市电子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和电磁兼容分会理事长,中国电机学会电磁环境学组委员,北京市生理科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教育部博士创新基金评审专家,IEEE MTT,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中国科学、电波科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教育经历 [1] 1986-09-01--1990-07-01 内蒙古大学 > 物理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简称“大学”) [2] 1990-09-01--1993-07-01 内蒙古大学 > 物理学 > 硕士学位 > 研究生 [3] 2004-09-01--2010-03-20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 工作经历 [1] 1993-07-01--2000-12-31 电气工程学院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讲师 [2] 2001-01-01--至今 电子工程学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教授 > 在职 社会兼职 [1] IEEE会员,IEEE 电磁兼容分会(EMC分会)北京区秘书 [2]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 [3] 教育部博士创新基金评审专家 [4] 全国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标准工作组成员 [5] 全国静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6] 北京市电子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和电磁兼容分会理事长 [7]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 [8] 中国电机学会电磁环境学组委员 [9]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理事 [10] IEEE MTT,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中国科学、电波科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1)智能交通、智能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 (2)电磁兼容 (3)无线微波传能技术 (4)微波毫米波太赫兹通信器件和系统 团队成员 射频传输与电磁兼容实验室(RFT&EMC@BUPT) 北邮射频传输与电磁兼容实验室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和太赫兹通信器件和系统、微波无线传能系统、电磁兼容、智能交通、生物医学信息监测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天线设计、波束控制、滤波器设计,无线传能和电磁兼容方面具有完备的研发和测试设备,特别是在天线设计、波束控制和相控阵天线优化、馈电网络、微波传能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自主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张金玲,邮箱:zhangjl@bupt.edu.cn, 电话:13910828152实验室地点: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教四楼408室和213室实验室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重点研发分项目1项,国防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华为和中兴创新项目3项,其他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实验室学生数(含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近40人,博士研究生14人,博士留学生6人。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