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飞
姓名 | 刘乃飞 |
性别 |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学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部门 | 土木工程学院 |
学位 | 博士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称 | 副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乃飞,男,陕西榆林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岩土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寒区岩体多场耦合理论、隧道工程、边坡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课题近10项,主持/参加各类横向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联合出版专著1部,参编陕西省地方标准1部。获国际会议组织ScienceFather颁发的Best Researcher Award、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第五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奖励10余项。现兼任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委会、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委会委员,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以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和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等多个学会会员,陕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同时兼任Geohazard Mechanics、金属矿山、中外公路、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煤炭、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编辑,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中国公路学报和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冻土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土遗址保护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陕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西北特殊土工程与防灾创新团队” 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裂隙形态和裂隙水对流作用的寒区岩体传热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278370,2023-2026(主持);[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JM-190,2022-2023(主持);[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19M663648,2019-2022(主持);[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19JQ-756,2019-2020(主持);[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低温裂隙岩体热力学本构模型构建及程序开发,课题编号:19JK0452,2019-2020(主持);[6]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寒区引水隧道裂隙围岩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KFKT-8,2023-2024(主持);[7]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海拔冻土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YGY2020KYPT-03,2020-2022(主持);[8] 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季冻区矿山岩质边坡成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01,2023-2024(主持);[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专项,低温裂隙岩体水分-温度-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R18017,2018-2020(主持);[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科技基金,低温岩体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研究,课题编号:RC1804,2018-2021(主持);[11]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低温裂隙岩体水分-热质-变形耦合理论构架,课题编号:310-11202J306,2013-2017(主持);[12]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镜面混凝土在汉村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0801,2022-2023(主持);[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地热环境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损伤演化机制与耐久性退化,课题编号:20180220,2019-2022(参加);[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裂隙扩展作用下黄土高填方地基服役性能劣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02,2022-2025(参加);[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盐穴储气库围岩时效损伤及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54,2012-2025(参加)。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岩土工程 3 2024 2 土木工程 3 2024 3 结构工程 2 2024 4 结构工程 2 2024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裂隙形态和裂隙水对流作用的寒区岩体传热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278370,2023-2026(主持);[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JM-190,2022-2023(主持);[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19M663648,2019-2022(主持);[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19JQ-756,2019-2020(主持);[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低温裂隙岩体热力学本构模型构建及程序开发,课题编号:19JK0452,2019-2020(主持);[6]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寒区引水隧道裂隙围岩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KFKT-8,2023-2024(主持);[7]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海拔冻土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YGY2020KYPT-03,2020-2022(主持);[8] 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季冻区矿山岩质边坡成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01,2023-2024(主持);[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专项,低温裂隙岩体水分-温度-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R18017,2018-2020(主持);[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科技基金,低温岩体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研究,课题编号:RC1804,2018-2021(主持);[11]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低温裂隙岩体水分-热质-变形耦合理论构架,课题编号:310-11202J306,2013-2017(主持);[12]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镜面混凝土在汉村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0801,2022-2023(主持);[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地热环境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损伤演化机制与耐久性退化,课题编号:20180220,2019-2022(参加);[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裂隙扩展作用下黄土高填方地基服役性能劣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02,2022-2025(参加);[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盐穴储气库围岩时效损伤及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54,2012-2025(参加)。 研究成果 1.. 专著及论文[1] 吕高,刘乃飞. 黄土地区土石坝病害GPR法探测研究[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21.[2] Naifei Liu, Ning Li, Shuangjie Wang et al. A fully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 for fractured rock masses in cold regions [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103707. (SCI)[3] 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quiva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Freezing Rock Mass Containing Systematic Fractures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2, 55, 7333–7355. (SCI)[4] Naifei Liu, Ning Li, Chongbang Xu, et al. Mechanism of Secondary Lining Cracking and its Simulation for the Dugongling Tunnel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0, 53(10), 4539-4558. (SCI)[5] Naifei Liu, Shihao Liang, Shuangjie Wang, et al. THM model of rock tunnels in cold reg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 3465 (SCI)[6] Naifei Liu, Yinliang Yang, Ning Li, et al. The stability issue of fractured rock mass slope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freeze-thaw cycle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 5674 (SCI)[7] Naifei Liu, Desai Guo, Zhanping Song, et al. BIM‑based digital platform an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mountain tunnel constructi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 7585 (SCI)[8] Jun Huang, Naifei Liu(通讯), Zongyuan Ma, et al. The construction stability of large section tunnel consider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clay mechanical properties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3, 10, 1135276. (SCI)[9] Gao Lv, Naifei Liu(通讯), Liangliang Bao, et al. Detection of cracks in cemented loess of ancient buildings using remote sensing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2. https://doi.org/ 10.3389/ fmats. 2022.952631 (SCI)[10] Min Yang, Naifei Liu(通讯), Ning Li, et al.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unnels in Expansive Rock Stratum [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9, 805378. (SCI)[11] 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mechanisms of water- rich soil tunnels [J].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2018, 54(6): 384-394. (SCI)[12] Naifei Liu, Liang Cui, Haiqiang Jiang. Analytical Assessment of Internal Stress in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6666548. (SCI)[13] Naifei Liu, Zhu Zhang, Ning Li,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mining of extra-thick coal seam. Geo-Shanghai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ringer, 2018, 40-53 (EI).[14] Naifei Liu, Ning Li, Junping Liu,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tunnel based on analytical method. SINOROCK2013 (Editors: FENG Xiating, John A. Hudson, TAN Fei). London: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3, 601-606 (EI).[15] Naifei Liu, Ning Li, Bianyuan Deng, et al. The effect of model scope on numerical results for deep-buried tunnel. Geo-Shanghai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ditors: DING Wenqi, ZHANG Lianyang, LI Xiaojun, ZHANG Xiong). ASCE, 2014, 751-758 (EI).[16] Naifei Liu, Ning Li, Liping Wang, et al. Coupled analysis of Thermo-Hydro- Mechanical field for Huashixia roadbed[J].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4, 14 (March) (ISTP).[17] 刘乃飞,李宁,宋战平等. 低温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38(S1):2625-2635 (EI).[18] 刘乃飞,李宁,李国锋,等. 库尉输水隧洞塌方机制分析及加固效果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12):2531-2541 (EI).[19] 李宁,刘乃飞,李国锋. 软岩及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新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9):1812-1821 (EI).[20] 李宁,刘乃飞,张承客,等. 复杂地质中城门洞型隧洞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与设计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7):1435-1443 (EI).[21] 刘乃飞,李宁,何敏. 水–热–力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的升级与验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S1):2757-2750 (EI).[22] 刘乃飞,李宁,郭晓刚,等. 城门洞形隧洞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探讨[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34(6):160-168 (CSCD).[23] 刘乃飞,李宁,于春海. 布仑口水电站高温引水发电隧洞受力特性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4):14-21 (CSCD). [24] 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5):53-60 (CSCD).[25] 刘乃飞,李宁,何敏. 基于水-热-力耦合模型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6):1471-1478 (CSCD).[26] 刘乃飞,李宁,菅强. 双断层地下洞室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31(11):125-130 (CSCD).[27] 刘乃飞,李宁,邓边员. 库尉输水工程富水土质洞段的流固耦合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2):402-409 (CSCD).[28] 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软弱围岩隧洞位移和应力释放规律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3):643-650 (CSCD).[29] 刘乃飞,李宁,张柱,等. 大佛寺煤矿变形及受力特性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6,32(2): 240-246(中文核心).[30] 梁世豪,刘乃飞,许昕蔚,等.各因素对高地温隧洞热学分析数值模型范围的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3, 54(04): 69-77.[31] 郑文,刘乃飞,刘小平. 高岩温隧洞支护结构受力特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6):138–143 (CSCD).[32] 刘春龙,刘乃飞,刘奉银,杨珺珑. 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1(2):206–211 (CSCD).[33] 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 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32(S2):3396-3403 (EI).[34] 余春海,刘乃飞,侯代平等. 公格尔水电站发电洞高温段关键施工技术[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4):1024-1032 (CSCD).2. 国家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与专利)[1] 刘乃飞,李国锋,等. 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登记号:2021SR0431976),2020.8.[2] 刘乃飞,李宁,何敏. 饱和正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平台(登记号:2015SR156417),2015.8.[3] 李宁,刘乃飞,张承客. 隧道(洞)快速设计系统(登记号:2014SR188109),2014.10.[4] 李宁,张承客,刘乃飞. 隧道围岩快速反演分析系统(登记号:2012SR117638),2012.12.[5] 李宁,陈飞熊,刘乃飞. 冻土工程三场耦合分析系统(登记号:2015SR156537),2015.8.[6] 李宁,何敏,刘乃飞. 准饱和正冻土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登记号:2015SR156370),2015.8. [7] 刘乃飞,杨银亮,汪双杰,等. 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中国专利,CN202211387383.3,2022-11-07.[8] 刘乃飞,刘镰淦,杨蓓,等. 可考虑对流传热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传热试验系统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139853.9,2019-05-22.[9] 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313765.6,2020-07-07.[10] 刘乃飞,童雨婷,刘华,等. 一种可考虑冰-水相变作用的裂隙岩体传热试验仪,中国专利,CN211697598U,2020-10-16.[11] 刘乃飞,孙宇航,张玉伟,等. 一种便携式裂隙岩体热传导系数测试仪,中国专利,CN211955288U,2020-11-17.[12] 刘乃飞,刘镰淦,李雨欣,等. 一种基于液体导热材料的永久冻土区输油管道降温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3980U,2020-10-16.[13] 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辅助牵引装置,中国专利,CN213008462U,2021-04-20.[14] 刘乃飞,王克,宋战平,等. 一种可视化智能隧道收敛尺悬挂仪,中国专利,CN211783398U,2020-10-27.[15] 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8234U,2020-10-16. 学生信息 研究生 白昊泽 宋福宁 NERI SABRINA KATUTA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