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姓名 | 王海燕 |
教师编号 | 33086 |
性别 | 主要任职: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学校 | 中南大学 |
部门 | 职务:应化系副主任 |
学位 | 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历 | 办公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新校区新化学楼529 |
职称 | 教授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王海燕,男,1983年生,湖南涟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香江学者,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应用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及专委会副主任。获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湘青年英才,长沙市“3635”战略紧缺高层次人才,中南大学“升华育英”学者,湖南省首届“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和第十四届湖南省青年化学化工奖等。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并留校任教,导师陈立泉院士,黄可龙教授。曾获国家公派留学英国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合作导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Peter. G Bruce教授。近几年一直从事能源材料化学和应用电化学的基础研究,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 Sci Bull,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ACS Nano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论文已被他引1.2万余次,H指数为63。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目前在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领域已相继取得系列创新性进展。研究成果"锌金属能源界面调控基础"入选中南大学2022年首届重大学术进展。入围Research.com中国材料科学领域Top 1000科学家(Ranking #923)。2021年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ellow of IAAM),2022年获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2023年获全球华人化工学会“未来化工学者”奖,入围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 近几年主持或完成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杰青,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4项。目前,团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科研助理45人。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包括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微瑞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中国“华为杯”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豪鹏杯"全国第一届化学电源大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全国“创青春”挑战杯创业作品大赛铜奖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级竞赛奖励20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资助30余项。2021年起担任中国科协“英才计划”导师。研究生招生专业: 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博士后招聘 本年度计划招聘相关博士后2~3名。 拟招聘研究方向:电化学和材料化学,侧重于新型电池储能材料与器件(钠离子电池、水系锌金属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有材料计算或电池安全研究背景的优先。 博士后待遇及优势:(1)聘期两年,税前年薪20万+。条件优秀者,可以面谈,年薪税前26-34万。聘期内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组奖励细节给予业绩奖励。(2)在站期间,以个人名义申请成功的国家级、省市级和学校的相关基金项目除部分用于正常的研究开销外,依据国家与学校财务制度可适当报销。国家级项目包括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博新)计划(40万日常补助+20万科研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5万左右),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5万);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一等8万,二等5万)等。如获得国家博新计划有直接留校任教的机会。(3)课题组目前与澳洲、香港、美国等国(境)外知名大学相关研究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将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与国(境)外合作交流的机会。(4)出站后成绩优异者可优先推荐加入本研究团队或者学院学校其它课题组,可申请中南大学特聘副教授或讲师等职务。 联系方式:微信(18684957208) ; QQ(52591778);邮箱:wanghy419@126.com;wanghy419@csu.edu.cn 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1.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317457. 2. Adv Funct Mater, 2024, doi.org/10.1002/adfm.202315706. 3.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org/10.1002/aenm.202400367. 4. Adv Energy Mater, 2024, 14, 2302499. 5.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8017. 6.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4259. 7. Nature Commun,2023,14(1), 6024. 8. Adv Energy Mater, 2023, 2302046. 9. Adv Sci, 2023, 10, 2304214. 10. Science Bulletin., 2023, 68, 1531-1539. 11. ACS Energy Lett, 2023, 8, 1752. 12.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5306. 13.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218612. 14. Adv Energy Mater, 2023, 13, 2203203. 15.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3, 54, 440. 16. Angew Chem Int Ed,2022, 61, e202200475. 17.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2, 51, 660. 18. 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2023, 6, 8. 19. Research, 2022, 9841343. 20. SusMat, 2022, 2, 357. 21. Nano Energy, 2022, 99, 107396. 22.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2, 47, 319. 23. Energy Environ Sci, 2021, 14, 5563. 24. SusMat, 2021, 1, 432-447. 25. Nature Commun,2020, 11, 3961. 26. Energy Environ Sci, 2020, 13, 1568. 27. Angew Chem Int Ed.,2020,59, 13180. 28. ACS Nano,2021, 15, 8896. 29. Advanced Science,2020, 2001809. 30.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1, 34, 171. 31.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31, 310. 32. Small Methods, 2020, 6, 2000613. 33. Appl Cata B: Environ,2020,264, 118537. 34. Adv Funct Mater,2020,1909486. 35. Angew Chem Int Ed.,2019,131, 15988. 36. ACS Nano,2019,1909486. 37. Carbon Energy, 2020, 2, 540. 38. Advanced Science,2019,1901433. 39. Nano Energy,2019,61,361. 40. Appl Cata B: Environ,2019,242, 209. 41. Nano Energy,2019,57,728. 42. Nano Energy,2019,103937. 43. Energy Storage Mater,2019,23, 233. 44. Adv Energy Mater,2018,1801197. 45. Adv Mater,2018,1801013. 46. Nano Energy,2018,44:217. 47. Adv Energy Mater,2018,8,1702383. 48. Energy Storage Mater,2017,8,49. 49. Energy Environ Sci,2012,5, 6173. 教育经历 [1] 2010.3-2011.9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 Material Chemistry | - | 联合培养 Joint Ph.D student in Prof. Peter G Bruce's group [2] 2008.9-2012.4 中南大学 | 应用化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师从陈立泉院士和黄可龙教授 [3] 2005.9-2008.6 中南大学 | 应用化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4] 2001.9-2005.6 中南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20.10-至今 中南大学 |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016.2-2018.2 香港科技大学 | 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学系 | 香江学者 [3] 2015.9-2020.9 中南大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Associate Professor |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 [4] 2012.9-2015.9 中南大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硕士生导师 | 讲师 社会兼职 [1] 2023.3-至今 Electron青年编委 [2] 2022.9-至今 eScience青年编委 [3] 2021.10-至今 SusMat青年编委 [4] 2019.11-2023.12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青年编委 [5] 2018.9-2022.8 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 [6] 2018.1-至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客座编辑 [7] 2012.6-至今 Nature, Nature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Angewandte,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ACS Nano, Chem. Mater, J Mater Chem A, Energy Storage Mater等三十余家国际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人 研究方向 [1] 高比能长寿命钠电池(钠离子,钠金属,无负极,钠固态电池) [2] 高安全水系储能电池(锌离子电池,锌镍电池) [3] 电池绿色循环利用技术 其他联系方式 [1] 邮编: 410083 [3] 通讯/办公地址: 湖南长沙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新校区新化学楼529 [6] 邮箱: wanghy419@csu.edu.cn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研究团队 唐有根-团队负责人 唐有根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源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中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工业电池》编委。曾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访问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能源材料与电池器件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 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 部,在Adv. Mater, Adv. Energy.Mater, Nano 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E-mail: ygtang@csu.edu.cn 孙旦 孙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3月入职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现为湖南省优青,湖南省三尖人才。近几年一直从事能源材料化学和应用电化学的基础研究,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 Adv Energy Mater, ACS Energy Lett., 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张旗 张旗,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属负极界面电化学,目前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得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星火奖、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奖,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李熠鑫 李熠鑫博士,硕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专业,随后被保送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直接攻读南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师从无机化学家陈军院士。2021年9月入职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方向主要是水系二次电池和金属燃料电池,目前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 Am. Chem.Soc., Chem, Adv. Funct. Mater., Energy Stor. Mater.,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文11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中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受邀担任国产高水平期刊eScience和Carbon Neutrality的青年编委。 胡超 胡超 博士,在站博士后,中南大学助理研究员。2020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进入中南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水系锌离子负极侧的研究。在站期间以第一/共一或共通身份已发表Angew. Chem. Int. Ed 2篇,Adv Funct Mater,Electron各1篇,其他合作论文5篇。 张睿 张睿 博士,在站博士后。2023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2023年进入中南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钠离子电池相关研究。目前已在Nat. Commun.、J. Mater. Chem. A、Chem. Commun.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汤林波 汤林波博士,在站博士后,中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郑俊超教授合作指导博士后。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回收相关研究,已发表论文多篇。 Muhammad Arif Dr. Muhammad Arif was enrolled as postdoc fellow at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in September 2023. Now he focuses on the fabr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 devices. He did his Ph.D from 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physical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Peshawar Pakistan in 2022. He has five research papers in peer reviewed journals. He once worked in Lancaster University UK for six months unde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upport initiative program sponsored by 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Pakistan. 团队名称:团队在读研究生 (导师:唐有根,王海燕,彭志光,孙旦,张旗,李熠鑫) 团队介绍:本课题组致力于有色金属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开发,重点在锂/钠/钾离子电池,水系离子电池(锂钠锌),和金属空气电池(铝锌)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杨泽芳 20级博士。从事锌金属能源领域的研究。博士期间已在Angew,Energy Stor Mater, SusMat,Research,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Angew 3篇。 王琦 20级博士。从事钠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已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EA,亚洲化学发表论文多篇。 吕超南 20级博士。从事铝金属能源领域的研究。博士期间已在Adv Sci,Energy Stor Mater, CEJ,JMCA,Small Methods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 朱琳 21级博士,从事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究,已在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 赵乐 21级博士,主要从事钠离子固态电池研究,目前已在Small Structure,Small Science发表论文多篇。 姬慧敏 21级本博生,从事锌、钠金属能源领域的研究,已在Chem Communications,化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多篇。 谢春霖 22级博士,课题组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集中在金属负极的界面调控,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一在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Research,Science Bulletin,Carbon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Angew 2篇,曾获得中南大学校长拔尖奖学金和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高嘉蔚 22级博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究。 付洲豪 22级博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与全电池研究。 李思涵 22级博士,从事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及固态电池研究。 谭杰 22级工程博士,主要从事锂电高镍正极材料的失效修复研究。 陈涛 22级工程博士,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 章宏兵 23级博士,主要从事聚合物固态电池的研究。 陈娜 23级本博生,主要从事钠离子固态电池研究。 石游 23级博士,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层状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 管辉 23级博士,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究。 王文博 23级工程博士,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研究。 吴婷清 21级硕士,主要从事水系锌金属电池负极侧的研究,已在AFM上发表论文1篇。 王燕 21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层状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已在FCSE发表论文一篇。 蔡志文 21级硕士,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界面调控研究。 王浩 21级硕士,从事锌离子电池界面调控研究,已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Electron发表论文2篇。 匡加林 21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镍铁锰基正极材料研究。 吴民利 21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优化研究。申请2发明专利,已授权1项。 张梦婕 21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层状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 项爽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研究,目前eScience退修论文1篇。 唐智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研究。 许美雪 22级硕士。从事固态钠金属电池研究。 唐啟豪 22级硕士(桂林理工与中南大学联合培养)。 从事钠离子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 周嘉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究。 王苗苗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究。 刘卓敏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 刘睿 22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究,已在Materials Today Chemistey上发表论文一篇。 徐焱 22级硕士,主要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 徐煜诏 22级硕士,从事水系二次电池相关研究。 戴嘉文 23级硕士,从事无负极钠电池研究。 杨柳娟 23级硕士,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 刘哲廷 23级硕士,从事钠固态电池研究。 黄文莺 23级硕士,从事铝空气电池研究。 张贤碧 23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 张运海 23级硕士,从事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研究 王译 23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究。 涂俊杰 23级硕士,从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刘思佳 23级硕士,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 邹嘉伟 23级硕士,从事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 彭峰洋 23级硕士,从事水系二次电池相关研究。 团队名称:已出站博士后 Ranjusha Rajagopalan 2018年入站,获得全国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在站期间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共通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合作论文10余篇。获得中南大学“升华优秀博士后”。目前移居澳大利亚。 冯泽 21年1月入站,22年12月出站。从本组博士毕业后留组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的研究,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后资助,近年在Adv Sci,CEJ,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目前在德方纳米工作。 团队名称:已毕业研究生(博士与硕士) 团队介绍:20级硕士:曾娅萍(公务员),李文彬(紫金矿业),黄源成(富士康科技),赵倩(BYD),于洪帅(ATL),王红(欣旺达),李秋萍(中伟)19级博士:张佳明(ATL),张睿(中南大学博士后)19级硕士:周思宇(香港科技大学博士),谢春霖(中南大学博士),李翼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博士),吴鹏飞(CATL),张正娜(BYD),张珊(BYD)18级博士:唐正(CATL)18级硕士:朱琳(中南博士),秦瑶(德国KIT博士),田敬(比亚迪),吴圣安(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栾井依(天大博士),胡倩(BYD),易诗捷(BYD)17级博士:张旗(中南大学讲师),冯泽(德方纳米)17级硕士:张睿(中南博士),王琦(中南博士),16级博士:李静莎(苏州科技大学,讲师)16级硕士:刘平(比亚迪)宋静雅(中国五矿长沙矿冶)刘德培(南京大学博士)张贺贺(厦门大学博士)15级博士:何菡娜(四川大学副研究员)15级硕士:薛霞(比亚迪)王莉萍(桂林机关,公务员)张旗(中南博士)14级博士:孙旦(中南大学,副教授) 刘坤(合肥国轩)李福枝(湖南工业大学)14级硕士:肖仲星(宁德时代) 徐国庆(东莞新能源)李芳芳(合肥国轩)李静莎(中南博士)13级硕士:陈家杰(东莞新能源)何菡娜(中南博士)12级硕士:陈享荣(宁德新能源)张辉(欣旺达)孙旦(中南博士)马永(与长理联培,顺丰快递)11级硕士:乔航(就职中广核) 团队名称:已毕业本科生 团队介绍:应化23届:陈娜(中南本博生),张贤碧(推免中南)应化22届:唐智(推免中南),赵淇(推免南开),孟祥辰应化21届:吴婷清(推免中南),姬慧敏(中南本博生),胡守耀(中南研究生)应化20届:丁沁(推免武大),穆可可,刘振威应化19届: 翁娜娜 易小莉(推免中南) 郭爽(推免南大)应化18届: 吴圣安(中南硕士) 苏加鑫 刘泽钰应化17届: 张睿(推免中南) 何潇宇(推免大连理工) 许颖(中南硕士)应化16届: 刘平(推免中南) 刘瑞红(推免南大) 陈娜(学而思) 万浩(哥本哈根大学) 应化15届: 谭帅 王诣(美的) 薛霞(推免中南)应化14届: 姜一帆(推免中科大) 侯天丽 肖仲星(中南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