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教师主页

刘超教师主页

姓名 刘超 性别 教授 硕士、博士生导师
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部门 土木工程学院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刘超教师简介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超,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经历2002年9月~2006年6月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 硕士学位2009年9月~2012年6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9年9月~2011年11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助教2011年11月~2013年10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讲师2012年11月~2015年11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2013年11月~2018年11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副教授(破格) 2016年 6月~至今       西安市“绿色建筑工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18年9月~2019年9月   同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8年12月~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  博导2020年7月~2022年8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副院长2022年9月~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科技处副处长学术任职担任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专业委员、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专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委员;主要从事建筑固废资源化再生建筑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学术成果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先后在国际行业顶级期刊、中文权威期刊及行业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行业国际TOP期刊5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1部,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4部;荣誉奖励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荣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荣获陕西省科技创新成果发明类金奖,以及西建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优秀主讲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智能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智能建造3D打印混凝土,建筑固废协同制备再生混凝土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本科研团队是国内一支较早开展再生混凝土相关研究的科研团队,自2006年至今长期从事新型建筑材料结构性能与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再生混凝土研究经验,通过多年来对再生砂粉、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材料、再生混凝土构 件与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较为深入的掌握了再生砂粉/骨料混凝土工作性与力学性能配合比变化特点,特别是系统掌握了再生砂粉、骨料多重界面孔隙结构特征与不同建造制备方式下材料/结构宏观性能特点的多尺度联系。课题组依托“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平台 。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依据绿色建筑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设置了西部绿色建筑基础理论与 适应性技术、西部生态城乡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西部绿色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三个研究方向,已覆盖了从建筑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行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研究方向,并且具备集中的科研场地,并拥有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与配套设施,为课题组科研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力学   2 力学   2023 3 结构工程   2023 4 结构工程   2023 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结构工程(博士)   2023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项目 [01] 国家级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907105,大宗固废胶凝材料在3D打印建筑中的应用技术,2020-01至2022-12,主持[02] 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251,基于界面过渡区影响挤压孔结构边壁缺陷特征的3D打印再生混凝土结构破坏演化机理,2022-01至2025-12,主持[03] 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546,基于再生骨料多孔界面良好载具性的自修复混凝土长期裂缝修复效能与抗裂机理研究,2019-01至2022-12,主持[04] 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308446,长期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构件抗裂、变形性能与界面过渡区劣化机理研究, 2014-01至2016-12,主持[05] 省部级重大项目,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JC-46,再生骨料/砂粉混凝土3D打印制备及其力学行为研究,2020-01至2023-12,主持[06] 省部级重大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技统筹重大创新工程项目,2016KTZDSF04-02-01,再生混凝土节能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16-01至2018-12,主持[07] 省部级重大项目课题,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课题,2016KCT-31,绿色墙体材料创新团队,2016-01至2018-12,主持[08] 陕西省科研教学协同育人改革重大攻关项目,21ZG009, 数理基础课支撑土木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2021-10至2023-06,主持 研究成果 一、近期发表论文[01]  HuaweiLiu, Chao Liu*, Yiwen Wu, Guoliang Bai, Chunhui He, RongfeiZhang, Youqiang Wang. Hardened properties of 3D printed concrete with recycledcoarse aggregate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59 (2022) 106868.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1.4,混凝土材料领域国际影响力排名第1)[02]  HuaweiLiu, Chao Liu*, Guoliang Bai, Yiwen Wu, Chunhui He, RongfeiZhang, Youqiang Wang. Influence of pore defects on the hardened properties of3D printed concrete with coarse aggregate [J].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22,10284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1,增材制造领域国际影响力排名第1)[03]  Chao Liu*,Huawei Liu, Chao Zhu, GuoliangBai. On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sponse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based on the recycledaggregate porous interface [J]. Cement and ConcreteComposites, 2019, 103: 22-35.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0.5,建筑结构与水泥基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04]  HuaweiLiu, Chao Liu*, YiwenWu, Guoliang Bai, Chunhui He, Yaoyi Zhou. 3D printing concrete with recycledcoarse aggregates: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on interlayer adhesion[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34 (2022) 104742.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0.5,建筑结构与水泥基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05]  Yiwen Wu,Chao Liu*, Guoliang Bai, Huawei Liu, YishengMeng, Zhihui Wang. 3D printed concrete with recycled sand: pore structures andtriaxial compression properties. [J]. Cement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39 (2023) 105048.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0.5,建筑结构与水泥基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06]  Chao Liu, Zhenyuan Lv, Jianzhuang Xiao*, Xiaoyu Xu,Xiangyun Nong, Huawei Liu. On themechanism of Cl− diffusion transport in self-healing concrete basedon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as carriers [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1, 124,104232.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10.5,建筑结构与水泥基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07]  Chun-Hui He, Chao Liu*,Ji-Huan He, Khaled A. Gepreel. Low frequency property of afractal vibration model for a concrete beam [J]. Fractals,2021, 29 (05)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SI全球前1‰,热点论文)[08]  Chao Liu*, Zhenyuan Lv, Chao Zhu.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Long -TermDeformation of RAC Beam based on Creep Adjustment. KSCE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J]. 2019, 23: 260-267(ESI全球前1‰,热点论文)[09]   Chao Liu*, Ziyu Fan, Xiaona Chen, et al. ExperimentalStudy on Bond Behavior between Section Steel and RAC under Full ReplacementRatio [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J]. 2019, 23 (3): 1159–1170.(ESI全球前1%, 高被引论文)[10] Chao Liu*, Rongfei Zhang, Huawei Liu, Xiaoyu Xu, Zhenyuan Lv.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study on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microbial self-healing concrete based on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285, 122941.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1] Chao Liu*, Lu Xing; Huawei Liu, Wei Huang, Xiangyun Nong, Xiaoyu Xu. Experimental onRepair performance and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of Self-healing Recycled Concreteunder Uniaxial Loading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285(9):122900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2] Chao Liu*, Jincheng Fan, Guoliang Bai. Cyclic load tests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olumns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 2019,195: 682-694.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3] Chao Liu*, Jincheng Fan, Guoliang Bai, Zonggang Quan, GuangmingFu. Cyclic load tests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column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195: 682-694.[14] Huawei Liu, Chao Liu*, Guoliang Bai, Chao Zhu. Study on theeffect of chloride ion ingress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attached mortar ofrecycled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0,263: 120123-12013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5] Huawei Liu, Chao Liu*, Guoliang Bai,Chao Zhu. Impact of chloride intrusion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recycledaggregate concrete based on the recycled aggregate porous interface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59(11):120397.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6] Chao Zhu, Chao Liu*, Guoliang Bai, Jincheng Fan. Study on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flexural stiffnes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beams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12050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7] Chao Liu*, Rongfei Zhang, Huawei Liu, Chunhui He, YouqiangWang, Yiwen Wu, Shuhua Liu, Lin Song, Fan Zuo.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performance and damage mechanism for 3D printed concrete based on pore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314 (2022) 125572.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8] Chao Liu*, Wei Zhang, Huawei Liu, Chao Zhu, Yiwen Wu, ChunhuiHe, Zhihui Wang.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ricehusk as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351 (2022), 128934.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建筑材料领域影响力期刊)[19] 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 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 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 [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52,11: 37-44. (土木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中文期刊,国家一级学会期刊)[20] 刘化威, 刘超*, 白国良, 武怡文. 基于孔结构缺陷的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土木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中文期刊,国家一级学会期刊)[21] 刘超*,朱超,樊金承,白国良,肖建庄. 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加载与卸载后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J], 2020,41(12),56-63. 建筑结构学报(中文重要期刊,国家一级学会期刊)二、主编国家/地方标准[01] 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433-2018,主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02] 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8-2014,主编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0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87-2014,主编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04]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标准,T/CECS580-2019,主编人[05] 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参编人三、学术著作[01]   英文专著《New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Elsevier出版社,2020,该学术专著已作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学院参选教材[02]  中文专著《再生混凝土创新研究与进展》(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济大学肖建庄教授合著),中国科学出版社,2019四、发明专利[01]  刘超,吕振源,刘化威,朱超,一种以再生粗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制备方法,ZL 201910693044.X,发明专利 (已转化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02]  刘超,胡慧敏,吕振源,刘化威,一种建筑垃圾废弃砖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693079.3,发明专利 (已转化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03]  刘超,刘化威,吕振源,朱超,一种建筑垃圾砼-砖混合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693198.9,发明专利 (已转化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04]  刘超,胡天峰,吕振源,刘化威,一种以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693055.8,发明专利 (已转化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05]  刘超,余伟航,吕振源,一种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饰面砂浆及制备方法,ZL 201910693048.8,发明专利 (已转化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06]  刘超,农翔云,吕振源,刘化威,一种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承重砌块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693196.X,发明专利 (已转化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07]  刘超,邢璐,吕振源,朱超, 一种混合再生粗细骨料的裂缝自修复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ZL 201910693191.7,发明专利 (已转化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08]  刘超,张韦,朱超,张博闻,党庆芝,伍莎,一种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及方法,ZL 202110268530.4,发明专利[09]  刘超,张博闻,朱超,刘化威,武怡文,一种建筑垃圾分选装置,ZL 202123436435.5,实用新型专利[10] 刘超,张韦,一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剪切强度测试装置,ZL 202120529218.1,实用新型专利[11] 刘超,张韦, 朱超, 党庆芝,张博闻,伍莎,一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装置,ZL 202120528463.0,实用新型专利[12] 马宗方,万伟鹏,宋琳,刘超,刘化威,武怡文,一种混凝土3D打印的路径优化方法,ZL 202111063866.3,发明专利[13] 马宗方,杨兴伟,刘超,刘化威,武怡文,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3D打印构件精细检测方法,ZL 202110659774.5,发明专利[14] 朱超,王智慧,刘超,武怡文,刘化威,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分选装置,ZL 202123431930.7,实用新型专利[15] 刘超,邢璐,吕振源,刘化威,朱超,自修复混凝土、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制备方法,202010217488.9,发明专利[16] 刘超,丁淑敏,刘化威,武怡文,姚羿舟,一种实现孔隙填充及墙面抹平的混凝土3D打印喷头,202210492855.5,发明专利[17] 刘超,张韦,朱超,党庆芝,张博闻,伍莎,一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其方法,202110268536.1,发明专利[18] 刘超,姚羿舟,刘化威,武怡文,丁淑敏,一种可调控流变性的3D打印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打印工艺,202210491009.1,发明专利[19] 刘超,郝宏媛,朱超,刘化威,武怡文,一种CO2吸脱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310660769.5,发明专利[20] 刘超,刘化威,姚羿舟,武怡文,丁淑敏,一种3D打印用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打印工艺,202210492863.X,发明专利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刘超
刘超
SCI学术指导
老师留言
X

注册会员并查看更多信息

注册教师主页会员,申请查看完整信息,请准确输入邮箱地址用于接收信息,网址处请填写本页面的网页地址。
本页面网址为:https://www.jiaoshizhuye.com/a/shanxi/xajzkj/109068/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版权登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