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教师主页

钮心毅教师主页

姓名 钮心毅 性别
学校 同济大学 部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发送到邮箱】
邮箱 【发送到邮箱】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钮心毅教师简介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学位教育  2004年-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1999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1993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个人经历  2022年-至今,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副院长2018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2017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2010年-2011年,上海市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局长助理(挂职)2009年-201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1998年-2009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1993年-199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教 社会兼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 委员同济大学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72),“虚拟空间”和“流空间”双重作用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影响及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2023/01-2026/12       我国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购物、高速铁路推进了都市圈同城化。网络零售和都市圈同城化,两者均改变了居民获取商业需求的方式。“虚拟空间”网络零售和“流空间”都市圈同城化改变了传统实体商业中心体系的规划基础,为制定满足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实体商业中心体系规划策略,需解决“虚拟空间”和“流空间”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瓶颈问题。      本项目旨在从居民消费出行出发,以人在“实体空间”活动探知实体商业中心服务的空间特征,回答“虚拟空间”和“流空间”双重作用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影响特征及作用机制,优化完善实体商业中心体系规划理论。揭示“虚拟空间”和“流空间”作用下,宏观空间因素和居民个体因素对商业中心体系的影响机制,提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趋势的实体商业中心体系规划方法,应用于都市圈规划、总体规划中的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评估。       本项目将以上海市为例,拟采用从消费出行数量、消费出行范围、消费出行目的入手,以人在“实体空间”活动测度实体商业中心服务的空间特征变化,从而探知“虚拟空间”网络零售、“流空间”都市圈同城化作用于实体商业中心体系的影响效应、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本项目拟采用“宏观层面时空大数据挖掘+微观层面个体决策模型”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上,以时空大数据挖掘探知实体商业中心的空间特征、宏观影响因素;以抽样问卷建立个体决策模型探知居民消费出行决策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两者综合,用于得出居民消费出行变化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的空间特征影响效应、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土空间多场景综合效能评价与调控关键技术(2022YFC3800804)”,课题负责人,2022/11-2025/10       国土空间多场景效能评价与精准调控的关键技术研发是围绕国土空间优化与系统调控方法中“观测感知-诊断优化-动态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环节的“动态调控”环节,突破国土空间智能规划中的动态调控关键技术,构建国土空间多场景效能评价与精准调控技术,解决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的精准化动态调控技术缺乏的难题。       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聚焦国土空间动态调控中的“地理格局和生态演化”、“土地使用和功能变迁”、“人居环境和人口流动”、“产业分布和经济联系”、“交通组织和资源输配”等五类形流要素,建立国土空间动态演变的多维度、多场景仿真模型;基于上述五类“形流”要素耦合的理念,构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综合效能评价体系;形成智能适应不同发展情境的多要素综合整治技术方法;完成多要素协同的智能规划精准调控技术方法体系建构。       国土空间多场景综合效能评价与精准系统调控技术是一套能动态应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国土空间演变过程的调控技术路径。以区域尺度为关键尺度,聚焦多目标下的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协同演变的多个应用场景,动态应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国土空间演变过程。研究内容包含了4个部分,分别是国土空间动态演变的多维建模和多场景仿真技术、国土空间综合效能评价技术、国土空间多要素综合整治技术;国土空间规划智能精准调控技术。       其中,国土空间动态演变的多维建模和多场景仿真技术将面向区域尺度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化空间治理需求,实现国土空间形流要素耦合的多维度建模,以及多场景国土空间动态演变可视化仿真。国土空间综合效能评价技术将确立不同评价维度指标、各维度效益的计算方法以及综合效能的集成计算方式,形成覆盖多要素、多维度和多场景的、完整的国土空间效能评价体系。国土空间多要素综合整治技术将探究不同决策场景的国土空间多要素综合整治技术路径,模拟不同整治方案的综合效能提升成效,形成动态的、智能适应不同需求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法。国土空间规划智能精准调控技术将应对多场景中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演变的不确定性,探索系统化的规划调控方法和技术体系。       课题将在多场景综合整治和精准调控的技术体系上、动态调控关键技术的适应性与精准性上取得创新。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测、调控的环节,以技术赋能为创新点,提出动态应对国土空间优化过程的综合效能评价、多场景模拟、综合整治和智能精准调控的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仿真-评价-整治-调控”的规划实施监测技术路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457),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01-2022/12       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策略是推动都市圈发展需迫切解决的基础性议题。随着区域交通体系发展,原存于同一城市内的居住、工作、游憩等基本活动扩散到相邻城市之间,形成了都市圈内 “居住-工作”“居住-游憩”“工作-工作”等跨城功能联系。都市圈内跨城功能联系改变了都市圈的空间组织形式,对其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项目关注我国都市圈当前出现的跨城功能联系,以时空大数据、传统数据相结合的技术途径,解决了2个关键科学问题。第一揭示了跨城功能联系的时空特征及其对都市圈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第二阐述了跨城功能联系对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影响的作用机制,解释了跨城功能联系与都市圈内产业、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相互影响机制。       本项目以上海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完成了4项研究内容。内容一解决了都市圈跨城通勤联系、非通勤联系等两大类跨城功能联系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对应的都市圈空间组织形式、形成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内容二采用多源数据解释了都市圈内的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如何作用于跨城功能联系。以跨城通勤为重点,阐述了跨城功能联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解释了跨城功能联系与都市圈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内容三以跨城通勤、非通勤两类功能联系入手,以流动空间体系重点,提出了都市圈空间规划编制、监测、评估的关键规划策略要点。内容四将多源数据测度跨城功能联系方法拓展到城市群层面,采用城市网络研究范式,实现了功能联系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测度以及规划响应策略研究。       本项目取得了3项成果。第一构建了跨城功能联系出发的都市圈空间组织理论,第二形成了综合多源时空大数据的都市圈空间结构量化测度方法,第三提出了都市圈空间规划的“流动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要点。本项目共发表期刊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人。项目取得的理论、技术、规划策略进展能在都市圈、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及应用示范(2018YFB0505400)” 二级课题“城镇空间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分析系统(2018YFB05050404-3)”,负责人,2018/05-2022/04       本子课题的任务是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社会经济产业数据,构建村、镇、城之间人员相互流动的方向和强度的动态监测,通过比较基准年和监测年的人员流动及产业表现,实现小城镇及城镇间居民就业和消费等出行行为的统计分析,为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结合居民通勤出行和通勤产业的监测,研究了城镇在整体经济格局中的变化特征。首先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用户的职住地,同时对多种职住算法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将两地之间的通勤人员流动规模视为通勤联系。使用网络中心性测度基准年和监测年的通勤网络特征,中心性的升降意味着对城镇对其他城镇在就业吸引方面的影响力的增强或减弱。中心性的变化特征与通勤产业在基准年和监测年的产值变化特征进行比较,探究通勤网络与通勤产业的相关程度,以实现动态监测的研究目标。       结合居民非通勤出行和非通勤产业的监测,研究了城镇在整体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变化特征。在识别用户职住地的基础之上,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以记录用户的连续活动轨迹的特点,识别出用户的游憩停留点,最后将两地之间的非通勤人员流动规模视为非通勤联系。使用网络中心性测度基准年和监测年的非通勤网络特征,中心性的升降意味着对城镇对其他城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影响力的增强或减弱。中心性的变化特征与非通勤产业在基准年和监测年的产值变化特征进行比较,探究通勤网络与非通勤产业的相关程度,以实现动态监测的研究目标。       子课题形成了基于移动定位大数据的特色镇产业发展监测专题应用模型,研发了城镇产业发展动态监测系统 V1.0,通过第三方测试,获得软件著作权。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城乡规划学 2 2024 2 城市规划 1 2024 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招生人数 年份 1 城乡规划学(博士) 1 2024 博士1: 城乡规划方法和技术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提交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72),“虚拟空间”和“流空间”双重作用对实体商业中心体系影响及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2023/01-2026/12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土空间多场景综合效能评价与调控关键技术(2022YFC3800804)”,课题负责人,2022/11-2025/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457),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01-2022/1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及应用示范(2018YFB0505400)” 二级课题“城镇空间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分析系统(2018YFB05050404-3)”,负责人,2018/05-202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432),大城市职住分离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规划干预研究,2018/01-2021/12,项目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多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kx0010020172651)”,课题负责人,2017.9-2018.6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种子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大数据的规划方案量化评价数据模型架构”,课题负责人,2015.12-2016.1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区域集约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开发(2012BAJ22B03)”,子课题2 村镇区域发展情景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12.1-2015.12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密度城镇空间规划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7-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公平正义理念的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绩效评估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51378361),项目参与。2014.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政策的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50878160),项目参与。2009.1-2011.1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四、课题七,项目参与。2007.1~2010.12,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规技术准则研究——开发强度专题》,项目参与,2010.6-20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研究》(50238010),项目参与。2003.1~2006.12 论文发表 钮心毅,康宁. 消费出行视角下的城市实体商业中心服务空间特征——对上海9个商业中心的研究[J]. 南方建筑,2023(6):12-20.岳雨峰,钮心毅(通讯作者).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可达性与功能性联系比较研究[J].城市交通: 2023,21(3):106-118.吴莞姝,党煜婷,钮心毅(通讯作者).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游客步行行为特征及与旅游区功能布局关系研究[J/OL].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17[2023-06-1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809.P.20230612.1832.005.html.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李志鹏. 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初探[J].城市规划,2023,47(2):58-66田琳,程遥(通讯作者),钮心毅. 网络视角下的镇村空间组织——基于杭州市临安区居民出行联系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 2023 (1):104-110钮心毅,林诗佳. 城市规划研究中的时空大数据——技术演进、研究议题与前沿趋势[J].城市规划学刊,2022 (6):50-57钮心毅,林诗佳. 城市更新背景下产业园区职住空间关系演变及作用机制研究——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乡规划,2022 (5):1-11钮心毅,林诗佳. 后工业化时代产业园区职住空间关系演变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33(1):67-77Li, Zhipeng.; Niu,Xinyi (Corresponding Author). Exploring Spatial Nonstationarity inDeterminants of Intercity Commuting Flows: A Case Study of Suzhou–Shanghai,Chin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2, 11(6), 335.https://doi.org/10.3390/ijgi11060335钮心毅,李志鹏, 基于居民活动特征的上海郊区城镇圈空间组织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 2022(1):56-62王垚,朱美琳,孟晓东,钮心毅(通讯作者).苏锡常都市圈人口要素流动特征与空间治理策略[J].规划师,2022(6):27-33.钮心毅,岳雨峰,刘思涵, 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与城市群的安全[J].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9):2181-2192钮心毅,康宁. 上海郊野公园游客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中国园林, 2021,37(8):39-43钮心毅,李晓晗,刘思涵. 应用手机信令数据的建设用地活动强度监测方法[J].地理信息世界, 2021.28(4).1-8钮心毅,李凯克. 跨城功能联系视角下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J].资源科学, 2021, 43(2):380-389钮心毅,刘思涵, 朱艺. 地区间人员流动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1):82-89.Li, Kaike, Niu, Xinyi (CorrespondingAuthor), Delineation of the Shanghai Megacity Region of China from aCommuting Perspective: Study Based on Cell Phone Network Data in the YangtzeRiver Delta,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21, Vol.147(3): 04021022.DOI: 10.1061/(ASCE)UP.1943-5444.0000702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基于城际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J].城市规划. 2021,45(11),43-53 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的功能多中心特征和规划响应——基于城际出行联系的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6),99-109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施澄.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通勤效率——上海杭州的实证研究.地理科学. 2021.41(9):1578-1586刘思涵,林诗佳,张竹君,钮心毅(通讯作者).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决策支持模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 36(5):109-116周新刚,孙晨晨,钮心毅.基于手机大数据的职住关系空间尺度问题探讨——以上海市和深圳市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21, 36(5):Xiao, Y., Wang, Y.,Miao, S., Niu, X. (CorrespondingAuthor), Assess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China, withdetailed passive mobile phone dat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and City Science. 2021, 48(9) :2656– 2674; doi:10.1177/2399808320982306Wu, Wanshu.; Niu, Xinyi(Corresponding Author).; Li,Meng. Influe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Street Vitality: A Case Study of WestNanjing Road in Shanghai Based on Mobile Location Data. Sustainability 2021,13, 1840. https://doi.org/10.3390/su13041840Zhou X, Lang W, Yeh AG, Niu X. Understanding the compactness ofemployment activities in high-density cities through cellphone location dat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 2021, 48(6) :1398– 1413; DOI:10.1177/2399808320974681Niu, Xinyi, Yue, Yufeng, Zhou, Xingang(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Xiaohu. How Urban Factors Affect the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Intercity PopulationMovement in Chin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0, 9(11),615; DOI: 10.3390/ijgi9110615钮心毅,岳雨峰. 李凯克.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出行特征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 2020(4): 1-8钮心毅,岳雨峰.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进展、困难和展望. 城乡规划. 2020(2):67-75钮心毅,林诗佳,秦思娴,岳雨峰,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城市人口规模监测的技术途径. 当代建筑 2020(12):39-43李凯克,钮心毅(通讯作者).基于非参数分析方法的上海—苏州巨型城市区域就业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10):1395-1405.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 基于跨城出行联系的城市群等级结构测度与规划建议——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为例. 南方建筑. 2020(2):28-33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基于个体移动轨迹的多中心城市引力模型验证. 地理学报. 2020,75(2):268-285朱娟,钮心毅(通讯作者).职住平衡、土地混合使用及其与通勤距离的关系——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现代城市研究,2020(2):98-105+116.丁亮,钮心毅,施澄.基于一致性标准的大城市多中心体系规划实施评估——以杭州为例.地理科学,2020,40(2):211-219.钮心毅,康宁,李萌. 都市圈视角下的上海城市公共中心体系重构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9(3): 42-49钮心毅,谢琛. 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职住地的时空因素及其影响. 城市交通. 2019,17(3):19-29 钮心毅,李凯克. 紧密一日交流圈视角下上海都市圈的跨城功能联系.上海城市规划, 2019(3):72-76.钮心毅,吴莞姝 李萌. 基于LBS定位数据的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国际城市规划.2019,33(1):28-37钮心毅,李萌.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 34(1):31-37钮心毅,康宁王垚 谢昱梓. 手机信令数据支持城镇体系规划的技术框架. 地理信息世界. 2019,26(1):18-24Zhu, Juan, Niu, Xinyi(Corresponding Author),Shi, Che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Polycentric Employment System on Jobs-HousingMatching—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9, Vol.11(20),5752; DOI: 10.3390/su11205752Wu, Wanshu, Niu, Xinyi(CorrespondingAuthor), Influenceof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Vitality: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sing MobilePhone Location Data,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19,Vol.145(3),04019007 DOI: 10.1061/(ASCE)UP.1943-5444.0000513.吴莞姝,钮心毅(通讯作者). 建成环境功能多样性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南京西路为例. 南方建筑.2019(2):83-88丁亮,宋小冬,钮心毅(通讯作者).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探讨——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城市规划. 2019(9):107-116谢昱梓,钮心毅(通讯作者).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轨道交通线网与上海城市中心体系匹配度测度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 2019(6):1-7宋小冬,杨钰颖,钮心毅. 上海典型产业园区职工居住地、通勤距离的变化及影响机制.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12):53-61.周围,施澄,钮心毅,刘嘉伟.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客群特征研究.综合运输,2019,41(7):49-54.宋小冬,王园园,杨钰颖,张开翼,钮心毅.通勤距离对职住分离的统计验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11):1699-1709.钮心毅,王垚,丁亮. 区域城镇体系中城市腹地划分理论模型的验证.城市规划. 2018(12):9-16钮心毅,陈晨. 郊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均等和公正的测度.城市规划.2018(10):42-50钮心毅,王垚,刘嘉伟,冯永恒. 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8(5):80-87钮心毅,王垚,刘嘉伟.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深圳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分析.城市建筑.2018(5):34-38施澄,陈晨,钮心毅. 面向 “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应——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2018(4):41-48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 宋小冬 丁亮.人流联系和经济联系视角下区域城市关联比较——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企业关联数据的研究.人文地理 2018. 33(2): 84-91Niu Xinyi, Ding Liang, Song Xiaodong.Development of Suburban New Towns in Shanghai: Jobs-Housing SpatialRelationship Analysis[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8, 27(1):15-23.钮心毅,丁亮,宋小冬. 基于职住空间关系分析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 城市规划.2017(8):41-47钮心毅,朱娟,施澄.手机信令数据支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技术框架.城市建筑.2017(9):16-20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 宋小冬. “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国际城市规划. 2017(6):27-33钮心毅,王垚,丁亮.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规划师. 2017(1):50-56 田宝江,钮心毅(通讯作者).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设计实践——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规划. 城市规划学刊,2017(2) :78-86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区商业中心空间特征研究. 城市规划学刊,2017(1):63-70田莉,王博祎,欧阳伟,钮心毅. 外来与本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的比较研究——基于空间剥夺的视角, 城市规划.2017(3):77-83Ouyang W, Wang B,Tian L, Niu,X. Spatial deprivationof urban public services in migrant enclave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rapidlyurbanizing China: An evaluation based on suburban Shanghai[J]. Cities,2017.(60): 436–445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地理学报. 2016,第71卷第3 期,484-499姚凯,钮心毅.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南昌大都市区的案例. 上海城市规划. 2016[4]:91-97.Niu Xinyi, Ding Liang, SongXiaodong. Understand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Central City Basedon Mobile Phone Data[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 24(3):15-23.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利用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区. 城市规划.2015[9],100-106钮心毅,丁亮. 利用手机数据分析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关系——若干结论和讨论.上海城市规划, 2015[2]:38-42. 丁亮,钮心毅,宋小冬. 基于移动定位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研究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15[4].第30卷第4期, 53-58宋小冬,丁亮,钮心毅.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 城市规划, 2015(4), 15-18. 陈晨,宋小冬,钮心毅. 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处理方法探讨.国际城市规划, 2015(1),第30卷第1期,70-77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学刊,2014[6],61-67钮心毅,宋小冬,陈晨,保护山体背景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及其实现技术,上海城市规划,2014[5],92-97 钮心毅,李凯克,基于视觉影响的城市天际线定量分析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3[3],99-105 钮心毅,李时锦,宋小冬,钟家晖,谭迎辉, 城市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以广州为例,城市规划,2011[7],第35卷第7期,24-29钮心毅,徐方, 基于视觉影响的建成环境空间开敞度定量评价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1[1],91-97, 宋小冬,钮心毅, 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城市规划,2010[10],第34卷第10期,23-29钮心毅,宋小冬,谭迎辉,刘世伟,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区开发时序研究——以衢州工业新城乌引南片区为例,城市规划,2009[6],第33卷第6期,93-96钮心毅,宋小冬,高晓昱, 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和评价的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08[4]:55-60.宋小冬,钮心毅. 实践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逆向”教学模式,地理信息世界,2008[2],第6卷第2期,38-41.钮心毅,一种结合GIS的双重目标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第24卷第2期,91-95钮心毅,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对计算机辅助规划的影响及其启示. 国际城市规划,2007[6],第22卷第6期.97-101钮心毅,宋小冬, 基于土地开发政策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城市规划学刊,2007[2]:57~61.钮心毅,规划支持系统:一种运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新方法. 城市规划学刊,2006[2]:96~101.  钮心毅, 基于知识的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及进展. 城市规划汇刊,2004[1]:45~49, 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汇刊,2002[4]:41~45 宋小冬,钮心毅, 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评价. 城市规划汇刊,2000[3]:18-22钮心毅,ARC/INFO支持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第三届ARC/INFO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测绘出版社,2000:1-9 ISBN 7-5030-0921-7钮心毅,GIS支持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A]. 1999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年会论文集, 1999; 922-931 著作教材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23,ISBN 978-7-03-075374-8钮心毅,宋小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08-01 ISBN号:9787560870762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ArcGIS 10 for Desktop),科学出版社,2013,ISBN 978-7-03-038671-7宋小冬,叶嘉安,钮心毅,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7-03-028541-6.庞磊,钮心毅,骆天庆,宋小冬,城市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112-09259-8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ArcGIS 9.x),科学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7-03-018891-5.叶嘉安,宋小冬,钮心毅,黎夏,地理信息与规划支持系统. 科学出版社, 2006. ISBN 7-03-016519-5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ISBN7-03-013741-8 发明专利 从手机信令数据提取游憩-居住联系数据集的方法,专利号 ZL 2016 10996968.3,授权公告日:2020.08.14  授权公告号 CN 106570184 B,发明人:钮心毅、丁亮、宋小冬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高速列车乘客常住地的方法,专利号ZL 2018 11086908.3。授权公告日:2022.01.11  授权公告号 CN 109376207 B,发明人 钮心毅 李凯克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低活动强度建设用地识别方法,专利号ZL 2021 10539647.1,授权公告日:2022.04.19  授权公告号 CN 113194152 B,发明人 钮心毅 李晓晗 刘思涵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变化识别方法,专利申请号2023107981750,申请日:2023.07.4,发明人 钮心毅 林诗佳 邵彦羲(申请中) 指导优秀学位论文 指导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王  垚,基于跨城出行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授予学位时间201906302020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吴莞姝,基于移动定位大数据的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研究,授予学位时间202006302021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李凯克,通勤联系视角下上海功能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授予学位时间20210630指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刘嘉伟,上海与周边城市跨城通勤特征研究,授予学位时间 201903312020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康  宁,上海主城区公共中心体系的特征及其演变研究,授予学位时间 202004302021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朱  艺, 基于城际出行的我国三大城市群城市体系研究,授予学位时间 202103312022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刘思涵, 基于LBS数据的城际人员流动时空特征研究,授予学位时间 20210331 学生信息 研究生 岳雨峰 康宁 林诗佳 刘思涵 邵彦羲 郭旭 李昕卓 张小可 孙潇 吴雪菲 桑田 王桨 顾睿星 许志源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钮心毅
钮心毅
老师留言
X

注册会员并查看更多信息

注册教师主页会员,申请查看完整信息,请准确输入邮箱地址用于接收信息,网址处请填写本页面的网页地址。
本页面网址为:https://www.jiaoshizhuye.com/a/shanghai/tjdx/107618/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版权登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