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孙友刚 | 性别 | 邮箱 : 1989yoga@tongji.edu.cn |
学校 | 同济大学 | 部门 |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
学位 | 发明专利包写包过 特惠申请 | 学历 | 工作电话 : 021-69584712 |
职称 | 软件著作权666包写包过 | 联系方式 | 【发送到邮箱】 |
邮箱 | 【发送到邮箱】 | 人气 |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副教授,博士/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包括磁浮列车、波浪补偿系统、车轨耦合振动等,擅长非线性动力学,智能控制,深度强化学习,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模糊系统等。已经在TFS,TIE,TII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1篇热点论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 全国铁路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纵向项目6项。担任Transactions of The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IF=2.146),《Journal of Magnetics》(韩国电磁学会汇刊)、《TraitementDu Signal》(IF=2.29)等6本SCI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磁浮车辆动力学及控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团队为林国斌教授、徐俊起教授带领的“磁浮系统动力学与悬浮控制”团队,团队有如下成果:(1)团队参与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团队为长沙磁浮快线、凤凰磁浮线、成都新筑内嵌式磁浮、中铁工业时速200公里磁浮试验车、中车大连时速160公里磁浮试验车等重大磁浮工程科研提供核心技术;(3)以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团队拥有单点悬浮试验台、车轨耦合振动试验台、磁浮试验车、疲劳试验台等装备;(4)团队拥有Ansys、Simpack、UM等强度、动力学软件平台以及磁浮动力测试软件、硬件平台;(5)基于磁浮车辆系统,团队拥有电气、控制、结构等多专业方向教师队伍。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多电磁铁竞态现象的高速磁浮车辆协同悬浮与容错控制研究”,2023/01-2026/12, 54万,在研,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具时滞效应的磁浮车辆悬浮系统的记忆型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2020/1-2022/12,26万,已结题,主持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232013,“600km/h高速磁浮车-轨无接触平稳运行关键理论与技术”,核心参与人,269万,在研4.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2022/03-2023/02,5万,已结题,主持,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面向复杂环境的磁浮车辆悬浮系统特征建模与协同控制”,2020/8-2021/3,18万,已结题,主持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受多电磁铁耦合扰动影响的磁浮列车控制方法与实验研究”,2019/5-2021/3,8万,已结题,主持7.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30万,2018.12-2020.12,优秀结题,主持8.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2022/1-2023/12, 10万,主持9.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效节能同步磁阻电机牵引系统试验平台”,2021/10-2022/10,24万,主持10. 同济大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首批示范项目(人工智能),2021/8-2022/6,20万,已结题,主持11.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2020/10-2021/9,10万,已结题,主持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2120220466,“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振动能量捕获技术”,20万,2022.01-2023.11,已结题,主持 研究成果 获奖及专利1. “面向复杂环境的磁浮列车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2.1(3/14).2. “EMS型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0 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0.12.(5/10);3. “磁浮列车电磁悬浮控制优化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3.04(3/10)4. 2022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青年奖,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23.045. 2022年,第二十一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铁路团委,2022.046. 2022年,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077. 2022年,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2022.128. 2021年同济大学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员;2022.029. Best Paper Award, 10th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METI 2021), 第一作者10. Best PresentationAward,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and Control (ICANDVC 2021), 第一作者11. 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2. 2014-2018年间三次指导本科生获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结题”;13. 2022年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上海市教委,2022.12;14. 2022届同济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指导老师 (当年全院2项)15. 同济大学2022级大学生集中军政训练 优秀随训教师,2022.0816. 2021-2022年度 同济大学新生院 优秀班主任,2022.0817. 受理发明专利26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4项代表性论文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27篇,《机械工程学报》等EI期刊论文8篇,5篇论文(曾)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一篇入选热点论文,10篇代表性论文如下:[1] 第一作者, A Fuzzy-Logic System-Based Cooperative Control for the Multi-Electromagnets Suspension System of Maglev Trains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23, doi: 10.1109/TFUZZ.2023.3257036. (IF=12.2,一区Top期刊)[2] 第一作者, RBF Neural Network-Based Supervisor Control for Maglev Vehicles on an Elastic Track with Network Time-Delay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2, 18(1): 509-519.( IF=11.6,一区Top期刊,47次,ESI高被引/热点)[2] 第一作者, Deep Learning Based Semi-Supervised Control for Vertical Security of Maglev Vehicle With Guaranteed Bounded Airgap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1, 22(7): 4431-4442. (ESI高被引,IF=9.5,一区Top期刊,37次)[3] 第一作者, Adaptive neural-fuzzy robust position control scheme for maglev train systems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9, 66(11): 8589-8599. (IF=8.2,一区Top期刊,引用100次,ESI高被引)[4] 第一作者, Internet of Things-based online condition monitor and improve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a medium-low-speed maglev train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 16(4): 2629-2639. (SCI一区, 顶级期刊,IF=11.6,57次,ESI高被引)[5] 第一作者,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for Levitation System of Maglev Vehicle with Input Time Delay[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2.71:1-13, Art no. 7500813.[6] 第一作者, Dynamic analysis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a maglev vehicle-guideway coupling system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23, 188: 109954. (IF=8.9,一区Top期刊)[7] 第一作者, An optimal performance based new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heat and power hub in large scale users [J]. Energy, 2018, 161: 1234-1249. (IF=8.8,一区Top期刊)[8] 第一作者, Modified repetitive learning control with unidirectional control input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J], 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 2018, 30(6): 2003-2012. (IF=5.6, ESI高被引,被引60次)[9] 第一作者, Hopf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maglev vehicle–guideway interaction vibration system and stability control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theory[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19, 108: 197-209, (IF=11.2, 一区Top期刊)[10] 第一作者,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maglev system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minimum parameter learning method [J], Measurement, 2019,141:217-226. (IF=5.1,中科院二区,被引65次)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注册教师主页会员,申请查看完整信息,请准确输入邮箱地址用于接收信息,网址处请填写本页面的网页地址。
本页面网址为:https://www.jiaoshizhuye.com/a/shanghai/tjdx/10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