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教师主页

姚圣教师主页

姓名 姚圣 性别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部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学位 讲师 学历 讲师
职称 讲师 联系方式 【了解更多】
邮箱 【了解更多】 人气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 |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 |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
集群智慧云企服 / 知识产权申请大平台
微信客服在线:543646
急速申请 包写包过 办事快、准、稳
姚圣教师简介

更新日期:2021年9月17日 姓 名 姚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3年10月 籍贯 浙江宁波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讲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arsyao@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1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单位电话 020-87114747 个人简介 姚圣,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际性学术组织“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SUF)”成员,伯明翰大学城市形态研究中心成员(UMRG)。研究领域为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形态学、城市发展理论等,探索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城市保护、城市更新等规划实践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面上项目,参与多项基金研究项目。研究文章多发表于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新建筑等城乡规划和建筑学领域的核心学术期刊中。同时具有丰富的城乡规划设计和项目研究工程经验,负责完成了大量关于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产业策划、政策研究等相关项目。 工作经历 2013/12-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任教 教育经历 2001.9 — 2006.6 (本科)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2006.9 — 2008.6 (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2010.6 — 2012.6 (联合培养博士) 英国伯明翰大学 地理、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School of Geography,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2008.9 — 2013.9(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 获奖、荣誉称号 2015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评教结果排名前10%)2018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            顾问专家 研究领域 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形态学、城市发展理论师从西方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Conzenian Group)代表人物,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SUF)主席吉米•怀特翰德教授(J.W.R.Whitehand)和中国城市形态研究代表人物田银生教授,探索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城市保护、城市设计等规划实践中。 科研项目 纵向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8204,基于形态区域理论的广州旧城住区形态演替与调控优化研究,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研,主持项目2) 基于形态区域理念的广州历史街区形态演变机制和管控干预研究,项目编号:x2jzD21552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面上项目,2015/7-2017/6,结题,主持项目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8234,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2015/01-2017/12,结题,参加项目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8195,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修缮理念的发展历史研究,2016/01-2018/12,在研,参与项目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中、荷比较视角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实施评估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2015ZM115,2015年7月-2017年6月、结题,参与项目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修缮理念发展沿革研究,x2jzB5151640,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结题,参与项目横向课题:1) 番禺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概念方案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专题负责人     2018年-至今2) 琶洲地区发展规划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专题负责人     2018年-至今3) 罗定市长岗坡渡槽两侧景观风貌控制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8年-至今4)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题负责人     2017年5) 广州市城际轨道(广佛东环、琶洲支线、广佛江珠)场站综合体零换乘一体化建设及沿线土地综合开发规划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专题负责人     2017年6) 成都双流西站交通站综合体规划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专题负责人     2017年7) 广州地铁14号线从化段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TOD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     2016年8) 广州市南沙蕉门站TOD综合开发策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题负责人     2016年9) 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题负责人     2016年10)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祥龙汇别墅盘)康大商住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华南理工大学 &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2015年11) 广州市状元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4年12) 广州市从化市区温泉镇(镇区)整治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4年13)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焦南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4年14) 新郑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题负责人     2014年15) 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城市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4年 发表论文 [1]站城融合的立体都市巨型建筑全流程全要素设计方法探讨——以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J]. 黄敏恩,梁智锋,许成汉,刘中莹,姚圣.  建筑技艺. 2019(07)[2]创新驱动下的产业蓝图——番禺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及概念城市设计[J]. 梁智锋,姚圣.  城乡建设. 2019(14)[3]日本轨道站城协同指向型的城市开发策略和方法[J]. 姚圣,曾春霞.  南方建筑. 2019(03)[4]有轨电车规划中城市空间的通行权博弈和交通管理分类分级[J]. 冯少波,姚圣.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10)[5]广州南沙蕉门站枢纽综合体零换乘一体化设计[J]. 黄敏恩,梁智锋,刘雨菡,姚圣.  规划师. 2018(09)[6]基于形态区域的景观管理方法及其在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应用[J]. 姚圣,车乐.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2)[7]形态学视角下东京城市更新的矛盾与复杂性[J]. 姚圣,车乐.  新建筑. 2017(05)[8]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J]. 姚圣.  规划师. 2017(08)[9]形态类型学理论以及本土化的探明[J]. 陈锦棠,姚圣,田银生.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2)[10]康泽恩城市形态学视角下住区研究的启示[J]. 陈锦棠,姚圣,田银生.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2)[11]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及其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姚圣,田银生,陈锦棠.  城市规划. 2013(11)[12]康泽恩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破解[J]. 姚圣,陈锦棠,田银生.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3)[13]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J]. 姚圣.  华中建筑. 2012(06) 教学活动 城市规划设计(一、二)     2013年12月至今城市发展史(本科)           2014年2月至今城市发展史(研究生)        2014年9月至今 指导学生情况 2020年WUPENiCITY 2020 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优秀奖 指导教师2020年WUPENiCITY 2020 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提名奖 指导教师2019(金莲花杯)国际(澳门)大学生设计大赛优胜奖 指导教师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竞赛评优二等奖 指导教师 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二等奖 指导教师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竞赛评优三等奖 指导教师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三等奖 指导教师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设计竞赛二等奖 指导教师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二等奖 指导教师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佳作奖 指导教师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设计竞赛佳作奖 指导教师 我的团队 工作团队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城市更新、TOD规划设计、乡村规划等项目。 本文来自织梦

姚圣
姚圣
SCI学术指导
老师留言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版权登记申请